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 簡單遼寧旅游景點的導游詞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 簡單遼寧旅游景點的導游詞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一

從全球看,沈陽地處東北亞地區中心地帶,與日本、朝鮮、韓國、蒙古、俄羅斯等國家鄰近。從全國看,沈陽地處東北經濟區與包括由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五省區和北京、天津兩市構成的環渤海經濟區的結合部。

從遼寧看,在沈陽周圍還聚集著鋼鐵之城鞍山、煤炭之城撫順、化纖之城遼陽、煤鐵之城本溪、糧煤之城鐵嶺、構成了以沈陽為中心的經濟聯系特別緊密,市場容量相當巨大,發展前途十分廣闊的遼寧中部城市群體。沈陽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她在東北亞經濟圈的發展,環渤海經濟區的開發和遼寧中部城市群的開放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工業基礎雄厚

沈陽地區四周分布著豐富的能源,黑色金屬,冶金材料等礦產資源。全市有大型煤田2處,探明總儲量18億噸;探明石油儲量3億噸,已打出3口油井,日產油千噸以上;鐵礦儲量工2,500萬噸。此外,還有鋁、花崗巖粘土等礦產資源,可供建設和開展綜合利用。沈陽的農、林、牧、副、漁業資源也較豐富。這些,都為沈陽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二

遼寧大連冰峪溝位于莊河石碑40公里處,全區面積110多萬平方公里,以自然山水為主要風光。這里山奇水秀,風景宜人,有云雀峰、花果山、雙龍匯、仙人洞、通天洞、玉女峰、金雕石、猛虎聽弦、古猿聽濤等人文景觀、景點400多處。區內奇峰林立,山谷清幽、溪潭澄澈、林茂花繁。有動物及時忠、植物上千種,堪稱“天然動植物園”,英納河、小峪河川流其中,其河水清澈,水質優良,含有20多種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山、河、林、溪、泉有機結合,形成冰峪原始幽靜、古樸自然的風光特色。冰峪風景區有龍華山、小峪河谷合英納河3個景區構成。

云水渡:

雙龍匯:所謂雙龍,指的是流經冰峪的兩條河,一條適應納河,另一條是英納河的支流小峪河,此處便是兩條河的交匯點。水中立的這塊巨石叫“劍劈石”。劍石周圍的水域叫“月劍潭”,這名字頗有詩意,一潭碧水倒影天上的明月和身旁的劍峰,寧靜中透出幾分悲壯、幾分殺氣。

北溝、英納河:

所謂北溝,指的是英納河流經的溝谷,而南溝則是指小峪河流經的溝谷,冰峪的主要景點大都被兩條河貫穿著。英納河石鰻魚“因納輝”的音譯,意為美麗的地方,河長94.9公里,是莊河境內最長的一條河流。莊河是的淡水資源占大連地區首位,而英納河的淡水則在莊河市的首位。為了增加碧流河水庫的容量,大連市已于20xx年5月引英納河的水進入了碧流河水庫。據化驗,在英納河水中含有23種微量元素,具有抗癌和健身爽膚等多種功效。冰峪石林地貌比較集中,山峰連成一片,而有的地方卻是孤峰突兀,頗有點小桂林的味道。又有人稱其為“天然大盆景園”,因為景區內有“大象吸水”、“金雕”、“豬馱龜”等許多奇景。

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三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沈陽市全體市民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沈陽的風景名勝之一的“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遷都之際草創,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極建成。1644年,大清遷都北京,“沈陽故宮”從此成為“陪都宮殿”?!吧蜿柟蕦m”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修建并使用過的宮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歷史。在全國現存宮殿建筑群中,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僅次于北京故宮居全國第二位。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后的一個封建王朝的發祥重地,也是清統一中國后東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

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有樓臺殿閣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個院落組成,總計房屋300多間。故宮按自然布局分為中路、東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極時期的大內宮闕。南端是大清門,也是故宮的正門。向北依次是崇政殿、鳳凰褸、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筑。

大清門是日常朝會時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明朝著名將領洪承疇降清后,就從此門進入,受到皇太極的接見。大清門東側這處建筑叫祖廟,祖廟是愛新覺羅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廟也稱“太廟”。

順著大清門北面的御路拾階而上,臺正中便是氣勢宏偉被稱作“金鑾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聰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為崇政殿。崇政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門,前后是石雕欄桿。殿頂蓋為黃琉璃,十分壯觀。殿內掾間繪滿飛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璽” 彩繪,給人以高潔典雅之感。殿內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龍蟠柱,柱后有貼金雕龍扇面大屏風和金龍寶座,寶座兩側有鼎式香爐、軒轅鏡和太平有象等裝飾之物。殿前有大月臺,月臺東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臺上還設有四口大缸,都盛滿清水以防水災。古代稱它是“門?!?,來象征缸中水多似??蓳錅缁馂?,所以又被稱作是“吉祥缸”。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點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會議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極的稱帝大典及清天聰十年四月“后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典禮就在這里舉行。1644年清遷都北京后,歷代皇帝東巡時,都在這里臨朝聽政。

崇政殿前,東西各有五間廂樓,東為飛龍閣,西為翔鳳閣。殿后是一個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約4米的高臺,臺上是皇太極極其后妃的寢區。沿臺階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輝煌的高樓----鳳凰樓。它的原名叫翔鳳樓,直到1743年才有鳳凰樓之稱。鳳凰樓是清寧宮的門戶,也是皇帝策劃軍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與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樓為三層,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層深廣各三間,周圍有回廊,下層的門洞是聯絡臺上臺下的道。風凰樓既是后宮的大門,又是整個宮殿建筑的制高點。在樓上觀看日出,極為美妙。所以“鳳樓曉日”、“鳳樓觀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觀。鳳凰樓正門上額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過了鳳凰樓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后宮了。正中是清寧宮,清寧宮原叫“正宮”,是五間十一檁硬山式建筑。東一間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稱暖閣。正中隔一間璧,把寢宮分為南北兩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稱“龍床”。1643年皇太極就在南室“端座無疾而終”,終年52歲,后葬于昭陵。西四間為皇帝祭神、行禮的神堂。清寧宮庭院的東南角有一根朱紅色木桿,木桿頂端有錫斗,這木桿叫索倫桿,滿族人稱它為神桿。錫斗內放米谷碎肉來喂烏鴉。

清寧宮兩側是東西配宮,東配宮有關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東西配宮均為皇太極和妃子們居住之所。清寧宮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壘起,低于屋背的煙囪,人們從正面是看不見的。從清寧宮這一系列建筑中,我們可以發現沈陽故宮的兩大建筑特點:一是保存了濃厚的滿族特色即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二是宮高殿低,清寧宮及其四所配宮均高于皇帝議政的崇政殿和東路的大政殿。這是因為清朝奪取政權前,滿族是一個牧獵民族,受生活習慣的影響,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處,以防野獸和洪水的侵襲。這與北京故宮恰好相反。

清寧宮高臺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園”,內有碾磨房、二十八間倉、后宰門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給區。并有地下窨道與清寧宮相通。

傳說:早年,努爾哈赤在明朝總兵李成梁手下做勤務兵時,因他腳下長有紅痣,認為他是未來奪取大明江山,有帝王之相者,便要除掉他。努爾哈赤聞訊倉皇逃跑,李率兵疾追,就在即將發現他時,一群烏鴉落在他的身上,在烏鴉的掩護下,才得以生還。努爾哈赤數年后成為后金之主,為感謝烏鴉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鴉。所以索倫桿飼鴉便延續下來。

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四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營口望兒山風景區游覽觀光。我是導游員_x,能夠為大家做導游服務,我感到非常高興。祝愿大家能夠在望兒山風景區游覽盡興,愉快地度過這一段美好時光。

望兒山風景旅游區,位于營口市熊岳城境內,景區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這里四季明顯,氣候宜人,歷史悠久,物產豐富。聞名的蘋果栽培和盡人皆知的熊岳溫泉是這里引人入勝的兩大旅游名牌。此外,海濱浴場和亞洲植物標本園亦有其獨特的魅力。

望兒山風景旅游區正是熊岳旅游花環中的最醒目的一朵奇花異卉。它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_年又晉升為國家aaa級旅游區。望兒山形成于燕山褶皺及全新世以來的新構造運動時期距今約有3000多萬年之久。

望兒山海拔106米,相對高度82米。望兒山是遼南名山,也是以母愛為主題而命名的名山。望兒山不但外貌氣勢雄偉,令人贊嘆不已,而且還是一個令人神往的母愛圣地。有關山名的由來,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望兒山下是一片大海。靠山的海邊上,有一個小漁村。這里居住著一位慈善的母親和她年幼的兒子。她的丈夫死于海難。她只能依靠紡線織布賺些錢,省吃儉甩地供兒子讀書。母慈兒孝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幾年過去了,兒子學業有成,母親喜出望外,一天送兒子進京趕考。海灘上兒子含淚別母,母親灑淚送子。不曾想:兒子此去遇難海中,海灘送子竟成永訣。年邁的母親盼兒心切,日復一日地登上這塊山巔,期待著能見到兒子的身影,能見到兒子的歸來。寒暑交更、冬去春來,直至眼枯淚干也沒能如愿,這位年邁的慈母終于化為一尊石人。

現在請大家看山顛的望兒塔,它建于明末,是后人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母親而修建的。下面就其中主要的景點,向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下。

現在我們來到"慈母像"前,這是為了紀念天下所有慈母修建的。她是天下所有慈母的縮影;我們可以在這里和母親一起合影留念,讓慈母永遠留在我們心里。呈現在大家眼前的"步母石",傳說這是當年那位慈母和她孩子留下的。從而引起我們對母恩的懷念。

山下這一池碧水叫母恩池;山上流下來的汨汨泉水是報母泉。這兩處雖然是人工所為,卻表達了母恩浩蕩、報答母恩要似水流長的深刻寓意。這一高一低的兩座水泥橋稱為母子橋,當年是母子倆經常走過的破舊的獨木橋,為了給后人留下永恒的紀念,今人重新設計修建。

現在我們攀登望兒山。請大家互相關照,注意安全。

這里是望兒山頂。山頂上清風習習,我們縱目遠眺,山下阡陌縱橫,果園飄香,熊岳古城歷歷在目。這就是剛才我講過的望兒塔。那邊有"拜母詞"和"憶母像"。"憶母像"就是傳說當年老母化作的石人。下面,給大家十分鐘休息、留影時間,然后我們集合下山。我們再從原路下山。望兒山景觀,以自然景觀為基礎,以人文景觀為線索,以母愛為主題,是一處令人感動的風景名勝區。在新開發建設的人文景觀中,極其具有代表性。

下面,請大家先到"慈母館"。"慈母館"建于1995年,是一座仿古建筑,全中國第一座也是惟一的一座慈母紀念館。館內塑有一尊慈母像,內壁刻有毛澤東為紀念母親而寫的祭母文和古往今來偉大母親的雕像及其生平事跡;外壁刻有古代24孝的動人故事。

當您步入這莊嚴肅穆的慈母館昧會想起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的艱辛哺育,從中受到深刻教育。"母愛世界",是我國為表現母愛和愛母這一恒主題所建的面積最大、工藝最精、質量最好的雕塑群像。

它塑造了古今中外各民族、各行業母親的偉大形象。當您身臨這母愛世界中,漫步在這情感的海洋里,您能無動于衷嗎?您一定會深有感觸。"禮園"是為了更好地讓游人瞻仰母親的風采,在優雅的環境中紀念母親、并為之增福添壽所建造的仿江南園林似的場所。

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五

親愛的各位游客,大家上午好!

千像寺位於天津市薊縣盤山風景名勝區的盤山園陵東,屬乾隆行宮“靜寄山莊”。為行宮外八景之一,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唐刻千佛像、千像寺遺址、遼代《盤山千像佑唐寺創建講堂碑》等。

千像寺又名叫“佑唐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唐末毀於兵火。遼初重修,建有佛殿、僧堂、庫廚。佛殿分三層,前殿供彌勒佛;中殿供南海圣佛;後殿為清代所建藏經閣,供玄奘法師像,像兩旁有六個紅木巨箱,內裝經卷。藏經閣兩邊有配殿,西供藥王,東供真武。乾隆十年奉敕重修,正殿懸乾隆書額“雨花福地”。

寺周圍的巨石巖壁上,有線刻佛像三百馀尊,大小不一,高1.5-2米,寬0.4-0.49米,佛座高1.3米,蓮座寬1米。佛像分立式、趺座兩大類,有的三四尊一組,有的一尊獨占一石。佛像面頰豐腴,儀態端莊,頭戴寶冠,褒衣博帶,背托佛光,腳踩仰俯蓮花,淺條流暢,頗具唐代藝術風格。

千像寺院中的《盤山千像佑唐寺創建講堂碑》,系遼圣宗耶律隆緒統和五年(987年)所立。高三米,寬一米。碑額四角雕飾蟠螭,線條流暢,形象生動。碑正面銘文一千六百馀字,系薊州軍事判官李仲宣撰,燕臺愍忠寺僧德麟書。書法剛勁俊秀,是難得的藝術珍品,被譽為“京東第一碑”。

碑文中記述了遼代薊州和盤山的開發情兄,及該寺的創建經過。碑中稱薊門“地方千里,藉冠百城,紅稻青粳,實漁鹽之沃壤,襟河控獄,當旆戟之奧區?!睘檠芯勘P山地區的歷史、地理、物產等,提供了史料。又記載了千像寺得名的來由:“自昔相傳有尊者挈杖遠至,求植足之所。僧室東北隅,巖下有澄泉,恍惚之間見千僧洗缽,瞬間而泯,因此構精舍宴坐矣。厥後,於溪谷澗石之面,刻千佛之像,而以顯其殊勝也?!北腵側面為遼重熙十五年(1046年)補刻的一段文字,是千像、妙香兩寺因土地問題發生爭訟後,共同立下的疆界記錄。

此碑西面,有《盤山古剎佑唐寺重銘碑》與之并立,為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孟夏,松溟德庵撰書。在藏經殿前,尚存傾圮的《重修千像寺藏經殿碑》。

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六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鞍山千山旅游!

千山,古稱千朵蓮花山。位于鞍山市東南17公里處,南臨渤海,北祖長白,總面積72平方公里,是我國重點風景名勝區。雖無五岳的雄偉,卻有千峰之壯美,以峰秀、石俏、谷幽、廟古、松奇、花盛而著稱,具有景點密集、步移景異、玲瓏剔透的特色。千山屬于‘園林寺廟型風景區’,自古以來就有“無峰不齊、無石不峭、無寺不古”之譽。千山北部景區廟宇成群,名聲繁多,風景優美,是千山景觀的精華所在。

站在千山正門廣場,首先進入視野的是兩根‘千華寶杵chu’?!扒A”是取其千年華夏之意,“杵”是佛教的一種兵器,能降妖伏魔,驅邪安邦,所以,千華寶杵又具有鎮山之意。寶杵分左右兩根,左為道教,右為佛教。

千山大門是一座大型仿古山門,正中匾額上書‘千山‘兩個大字。千山歷史悠久,曾引歷代帝王將相和文人雅士來游覽觀賞,他們留下了許多詩詞、游記。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將來,千山都以其秀麗多姿的景色款待八方來客。

這是鞍山道觀之首的無量觀,是道教徒在千山建立起的第一座道院。始建于1667年。無量觀為千山道教最大廟宇,共分6個建筑群,19幢建筑。從山下至山巔,人文景觀星羅棋布,有明清開發的摩崖,有前人開鑿的古洞,還有眾多的廟碑和塔體。特別是于自然景色渾然一體的殿宇,或聳立于山巔,或相倚于崖下,或半懸于山澗之上,或嵌于峭壁之中。這里現有西閣、羅漢洞、三官殿、老君殿等建筑,景點繁多,素有這樣的說法:走進無量觀,景點連成片,石、塔、松、洞、天處處惹人戀,欲要細觀賞,至少一天半。

西閣是無量觀最優美的建筑,石墻的門額上刻有‘小蓬萊’三字,內又有一碑樓式小門樓,上額刻‘紫氣東來’四字。

祖越寺為千山五大禪林之一,殿宇與自然景色渾然一體。初建于唐代,相傳祖越從寺前經過,故名祖越寺。游覽祖越寺,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山門”。山門又稱“三門”,即數字的3,“三”象征佛教的“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

這里是龍泉寺。龍泉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坐北朝南,居于群山環抱之中,是千山僧廟之中規模較大的一座。但隨著歷朝歷代的山火焚燒、山洪沖洗都已不復存在,留下來的早期建筑都是明朝的建筑風格,為單檐歇山式建筑。黃山有迎客松,千山有迎賓石。俗語說:松迎客,文質彬彬;石迎客,實心實意。

沿石徑而上,東西兩山欲合處是一道石砌山門。古剎龍泉寺的第二道山門,走進此門也就走進了中國第一部反特故事影片《古剎鐘聲》的外景拍攝地。

后世盛傳這里是王爾烈借館讀書之所,據此現已將其辟為“王爾烈書房”。王爾烈是遐邇聞名的.遼東才子。進入書房,會看到王爾烈70大壽文武百官送給他的百壽書畫,其中有大學士紀曉嵐畫的鶴和禮部尚書劉墉寫的“壽”字。

五佛頂是北部景區最高點,為千山風景區的第二高峰。這里流傳著“登不上五佛頂,看不盡千山景”和“山高不過仙人臺,廟高不過五佛頂”的說法。五佛頂開發于明萬歷年間,由于山頂時光禿禿的山峰,其上多沙而少土,無草無木,如僧人光禿的頭,故名‘佛山頭’。

在五佛頂群山簇擁中,有一座上闊下窄的山峰,有古城遺址,真是“山上有城,山中有峰”。山峰于古城渾然一體,這就是千山著名的古城峰。這古城的獨特魅力,會使游人沉入到那久遠的歷史長河中,追溯那中華民族的滄桑歲月,尋求那美麗的傳說和史實,更加激勵我們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懷。

千山風景名勝區共有名勝景點380多處,我們不可能一天內游完。為了不虛此行,其他的著名景點以及一些神奇的美麗傳說,我會在下山的路上再細細道來,以便各位對千山風景名勝區有更多的了解!

謝謝大家!

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七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榆林綏德.

綏德地處黃河中游的陜北中部,無定河與大理河在此交匯??h城四周群山環抱,二水繞城,歷史上為北方重鎮,邊塞要地。

這里曾是古代戍邊要塞,戰爭的烽煙經久不息。秦時,秦始皇派大將軍蒙恬率30萬之眾在此戍邊,戰功卓絕,名垂青史,并修筑長城、直道。漢武帝時飛將軍李廣在此勇克匈奴,共經歷大小戰役70多次,威震塞上。西魏時驃騎將軍宇文測在此東殺西戰,戰功卓越。宋時抗遼、戰金、與西夏交戰更是頻頻發生,主要戰役有無定河大戰等。唐·陳陶《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這首詩是當時發生在這里的戰爭的真實寫照。 這里是信天游的故鄉,那首唱紅了大江南北的《三十里鋪》:提起個家來家有名,家住在綏德三十里鋪村,四妹子愛上那個三哥哥,他是奴家的知心人……這首悠揚動聽的《三十里鋪》,定會把大家重新帶回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陜北綏德三十里鋪村,當時有一對年輕人,他們就是三哥哥郝增喜和四妹子王鳳英。他們倆青梅竹馬、私訂終身,卻遭到雙方父母的堅決反對,封建禮教硬把一對鴛鴛拆散。今天,三哥哥己離開人世,70多歲的四妹子仍健在,2004年她還去了北京,上了電視。

這里是民族英雄韓世忠的故鄉,這里是秦太子扶蘇屈死的地方,這里是具有歷史、藝術價值的陜北漢畫像石出土和保存最多的地方,這里是養育剽悍、粗曠、頗有北方陽剛之氣的“綏德漢”的地方。這里是被譽為具有“民族之魂”、“眾藝之深”的石獅之鄉。這里濃厚的陜北文化、黃土文化定會給您留下難忘的印象。

我們今天去參觀的是綏德最知名的幾處景點:天下名州、扶蘇墓、蒙恬墓、綏德漢畫像石館、一步崖——蘄王廟。 現在我們站在綏德縣城大理河石橋上,一抬頭就可以看見“天下名州”這四個碾盤大的隸字,題字石長20米、高6米,每字3米*3米。它從1848年起就立在橫崖斷壁上,已經立了約一個半世紀,雖然幾經劫磨,至今仍工整如新。

綏德究竟為什么稱為 “名州”?就是本地人也不太明白。原因之一,綏德這個地方古代設置州、縣建制的歷史較長,素來有些名氣,被稱為“天下名州”,是以它的歷史悠久、古跡頗多,文化傳統源遠流長的緣故。原因之二,從古至今綏德也出了一些名聲不大不小的人物,如韓世忠、李定國等,歷史上 一些名家、大家曾在此留有足跡和墨跡,范仲淹、沈括、司馬光等都曾親臨這里,并留下不少詩詞文章。這里眾多古樸的民歌、舞蹈……民間藝術都是名州的州寶。

扶蘇墓坐落在綏德城內最高處的疏屬山巔。墓葬呈不規則形,長約30米,寬6米,高約8米,原清代所留“秦太子扶蘇墓”墓碑在 “文革”中被破壞?,F在墓前所立碑石 “秦扶蘇墓”,是1978年文物部門新立。當我們站在扶蘇墓前,思緒早已飛得遙遠遙遠。

公元前212年,秦統一中國后,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兵30余萬駐守上郡,北逐匈奴,收復河套。同時,秦始皇又采納丞相李斯 “焚書坑儒”的建議,坑殺儒生460多人。這件事引起秦始皇長子扶蘇的憂慮,扶蘇在始皇20多個兒子中,是最賢良明達的一個,頗負重望。扶蘇及時直言相諫:“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以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秦始皇聽后大怒,貶扶蘇到上郡做蒙恬的監軍。

扶蘇來到上郡后和蒙恬將軍精誠團結,愛民如子,既保得邊關安寧,又使得上郡出現“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墒沁^了兩年,也就是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因病重無治,死于原趙國沙丘宮,臨死前曾遺詔扶蘇,讓他回咸陽。但隨行的中車府令趙高,趁機勾結左水相李斯及始皇幼子胡亥,秘不發喪,假造詔書,廢掉太子扶蘇,立胡亥為太子,并把始皇臨終前命太子扶蘇 “與喪會咸陽”的遺囑進行篡改“膚巡天下禱祠名山諸神,以延壽命。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十有余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乃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以不得罷歸為太子,日夜怨望。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本瓦@樣,以一紙偽詔就逼死了太子扶蘇。

“舉國賢良盡垂淚,扶蘇屈死戍邊時。至今谷口泉嗚咽,猶似秦人恨李斯?!碧拼娙撕倪@首《殺子谷詩》,真實地描述了這個悲壯的歷史故事。

綏德有許多關于扶蘇的傳說,傳說扶蘇接到詔書后深信不疑,為父皇的絕情而悲痛,他強忍悲痛打馬出城,兩眼緊閉。伏在馬背上,任其自由馳騁。一個時辰后,扶蘇來到縣城東南一座大山石前,睜眼一看,一座巨大的石壁立于面前,眼前已無路可走了。扶蘇失聲痛哭于大石壁前,三日三夜不止,淚干而泣血,聲竭而嗚咽,然后拔劍自刎。突然,石崖縫里竟流出一股泉水來,汩汩作響,嗚嗚咽咽,仿佛也為他的不幸而哀鳴,村民就把這股泉水叫嗚咽泉,把附近的盧家灣村更名嗚咽泉村。把此地叫做“殺子谷”,并把他的尸骨埋在對面的疏屬山上,讓這位不幸的靈魂永留邊關。扶蘇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僅有的一位被派往邊地做監軍、冤枉屈死的皇長子。 城北二里處有一個晉溪洞,相傳曾是扶蘇當年在綏德監軍時閑暇時賞月的故地。后人在這里曾建過一座 “月宮寺”,以示懷念?,F僅留存石崖穴洞一孔,有清、民國年間所留詩詞石刻十余塊,多為興詠、悲秋、思鄉、懷古之作。此外,綏德城內還曾有過扶蘇廟一座,是明代建筑,現在也早已無存了。

扶蘇墓墓區占地1600平方米,依山就勢迤邐而上,進入墓區大門,一座巨大的五龍石壁立于眼前,其實,五龍壁原為縣城文廟壁,建于1908年,因原址環境所致,1998年縣政府批準,五龍壁遷址于扶蘇墓區。在五龍壁后一平臺上,有一座復原漢墓,這座漢墓是20世紀70年代在綏德縣蘇家巖鄉蘇家圪嶗村發現的一座漢畫像石墓,為了方便人們參觀、直觀地了解漢畫像石墓的墓葬形制,有關部門把此墓遷至扶蘇墓區。

在扶蘇墓區的山頂,有一個磚木八角小亭,當地人稱它為“賞月亭”,在八角亭的東南下方,還建有扶蘇祠。根據碑記記載,扶蘇詞始建于1544年,清康熙年間補修過,1995年重新修繕。

蘄王廟,位于綏德縣城南5公里的一步崖。1767年,綏德知州在此修建韓世忠祠。1822年、1838年先后重修。當我們來到蘄王廟,會覺得它與其他名剎古寺相比,實在是太普通了,正殿為拱券式窯洞,和陜北的民居窯洞幾乎一樣,窯內正中塑有韓世忠坐像,四周香火繚繞,冥冥之中我們似乎看到這位剽悍的綏德漢子在抗金的戰場上,英勇無敵,精忠報國。

正殿對面是樂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樂樓是1938年抗日戰爭勝利一周年時,綏德人民捐資修建的,意義深遠。

樂樓西側有石牌樓,建于1844年,上有橫額,分上下兩段,上段刻 “宋韓蘄王故里”,下段刻“中興佐命”。牌樓正面石柱刻著一副楹聯:“恢復中原志同諸葛,再扶宋室功邁汾陽?!迸茦潜趁嬗幸桓睂β摚秧n世忠比作三國時的諸葛亮和唐代的汾陽王郭子儀。這座牌樓上面的字是當時綏德知州凌樹崇所書。殿前這些碑石記載了韓世忠抗金衛國的.生平事跡。

此外,在綏德城內,千獅橋頭矗立著民族英雄韓世忠像,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為雕像題詞 “民族英雄韓世忠”,這座雕像及主座高9.4米。

韓世忠,南宋名將,綏德人,蘄王是他死后追封的謚號。韓世忠生于1083年,當時,東北方的契丹、女真族,西北方的黨項、羌族分別建立了遼、金、西夏政權,與宋王朝分庭抗爭,兵戈相見。陜北這一帶,尤其處于宋與金、西夏交戰的中心地帶,戰禍不已,百姓民不聊生。18歲的韓世忠應募鄉州,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1105年,在與西夏的交戰中,他勇冠三軍,斬關殺將,擲敵軍人頭于城門,夏軍大敗,隨后他又躍馬斬了西夏監軍駙馬,遂被提為統制官。1121年,他以非凡的軍事才能率領僅50名精銳騎兵,在河北一帶襲擊金兵3000人;在真定戰役中,又率統300精兵,一舉打亂金軍大營,從此,他威名遠揚,受到宋王朝的重用,成為獨當一面的抗金將領。1130年,金兀術又統兵十萬大軍大舉南犯,這時,有人勸宋高宗放棄臨安遷都長沙,面對投降派的屈辱行為,韓世忠義正嚴詞地說:“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于是高宗任命,他為浙江制置使,守衛南宋三朝的重要門戶——鎮江。當時正值元宵佳節,韓世忠屯兵焦山寺,阻擊金兵,他的夫人梁紅玉與丈夫并肩作戰,她在金山親自擂鼓,打退金兵一次又一次進攻,這就是千古流傳的“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歷史故事。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民族英雄,卻觸犯了南宋小朝廷求和媚外的投降政策,為投降派所不容。岳飛蒙冤,舉朝文武多不敢言,而他敢于當面質問秦檜。當秦檜以“莫須有”三個字回答時,他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來,他終于被解除兵權。解職后居家十余年,1151年這位一代名將憂郁而死,終年68歲。

韓世忠去世的消息傳到故鄉綏德后,家鄉父老遙望南天,泣不成聲,便集資建世忠祠。1767年,綏德知州舒世祿在一步崖修建了蘄王廟,紀念這位民族英雄,每適農歷七月八日韓世忠誕辰日,都要在這里唱戲,或吹瑣吶過會,以獨特的方式緬懷這位名州人民的英雄。

如果你是在春暖花開時去拜謁見蘄王廟,會看到個個陜北農民擔著水桶,扛著鐵锨,在蘄王廟周圍種樹。和他們攀談,他們會告訴你。這已是老一輩留下多年的習俗了。

蒙恬墓位于綏德縣城西,大理河西岸,與扶蘇墓隔河遙遙相望。原墓為饅頭形,黃土夯筑,據《綏德州志》記載,原墓高度為50多米,現在我們看到的因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呈不規則形,原有清代石碑兩塊,“文革”中己毀。傳說蒙恬墓是部下將士用戰袍掬土堆成的。

蒙氏三代為將,蒙恬祖父蒙驁為秦將,在秦統一全國的大業中戰功卓著,蒙恬父親蒙武為秦裨將軍,攻占楚國并虜楚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戰功。公元前221年,蒙恬為上將,統兵破齊遷升為內史。秦統一后,將兵30萬北逐戎狄,修筑長城,守衛邊疆,在上郡長達十多年,威震匈奴。但是,就是這位大將軍、大英雄也只能服從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君命。扶蘇死后,趙高等又偽賜蒙恬死,蒙恬部勸其舉義旗,蒙恬至死不從,服毒死于陽州 (今子長縣)。

在綏德有關蒙恬將軍的傳說很多,最有趣的是蒙恬造筆的傳說。

傳說一日閑暇,蒙恬與侍衛出外圍獵,見一只狐貍和一只黃鼠狼從一座古廟中逃出,便招呼侍衛四周圍住,自己張弓搭箭欲射殺。狐貍和黃鼠狼見四周刀槍劍戟,無處逃生,又見將軍張弓欲射,便不再逃竄,伏地求饒,淚如雨下。蒙恬見狀,頓生惻隱之心,便收回弓箭,并示意侍衛放生。

幾天后,蒙恬也接到始皇遺詔,賜死,蒙恬知是朝中小人弄權,欲置他與扶蘇于死地。他為自己的遭誣陷而悲憤,更為秦室江山不穩而悲痛。沉思中,迷迷糊糊進入夢鄉,見兩位少女跪在面前,說道:“我倆就是將軍圍獵時放生的狐貍和黃鼠狼。我們知道將軍即將遇難,更知道將軍忠厚仁慈,必欲以死報國,我們受將軍活命之恩,卻不能救將軍于危難之中,愿以一死相報!”說完這番話便一起撞壁而死,死后現出原形,果然是蒙將軍曾放生的狐與狼。蒙恬救之不及,猛地驚醒,見一狐一狼躺在地上,已是死去。

蒙恬得此顯化,又得公子扶蘇己死的消息,便決定以死報君。他想在盡忠之前再上書一封,諫胡亥應珍惜始皇統一大業,納良避奸。想到此便起草奏章,但身邊無一侍衛,更沒有刀筆,只有已死的狐和狼。他嘆息一聲,不由用手撫摸狐,狼,竟覺得狐尾狼毫堅而韌,心里一動,分別揪下一撮狐尾狼毫,捆束在木桿上,蘸唾液在地上一畫,竟顯出字跡。于是他撕下袍袖,咬破手指,飽蘸熱血,痛心疾首地草寫了一篇奏章,而后自刎身亡!

蒙恬造筆僅僅是一種傳說而已,根據考古發現,1954年湖南長沙左家公山15號戰國楚墓中,出土了完整的毛筆一支,距傳說中的蒙恬造筆早數百年,或許蒙恬對毛筆只是做了一點改進吧。

綏德漢畫像石館位于綏德縣城疏屬山之顛,展覽館建筑面積289平方米,為仿漢代建筑,啟功先生題寫館名,“綏德漢畫像石展覽館”,并撰對聯一副。綏德漢畫像石館是陜西省唯一的一所漢畫像石專題展覽館。1999年正式對外開放。

綏德是陜北出土漢代畫像石最多的地區,綏德漢畫像石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有發現,到目前為止,全縣境內出土漢畫,像石500余件,多數收藏保管于綏德博物館內,中國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也有部分收藏。展室內共展出110件畫像石。

綏德漢畫像石是以本地盛產細沙巖板石,稍加打制磨光,以石為地、以刀代筆,墨線勾樣淺刻浮剔,最后敷色彩繪而形成一種綜合藝術作品,一般裝置在墓門,鑲嵌在墓室四壁,它既是墓室的建筑構件,又有加固和裝飾作用,也有顯威赫;盡孝佛、鎮宅室、留志銘、祈吉祥等含意。全面記錄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生產,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

這里展出的這些畫像石,所反映的內容十分廣泛,具體有:車馬出行、迎賓拜謁、戰爭廝殺、獰獵農牧、庖廚宴飲、樂舞百戲、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珍禽瑞獸等題材。其中歷史故事數量較少,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和生活習俗的題材較多,特別是表現當地農耕、農牧等景象及充滿田園情趣的畫面大量出現,這在全國各地的漢畫像石中可謂獨樹一幟。

大家看到這組綏德四十鋪出土的一組墓門畫像中,橫額石右端刻出仙境景象:西王母頭戴華勝(同花勝,古代婦人的首飾),兩手合掌擁袖跽坐,側有二侍者執羽扇恭候,搗藥玉兔、三足鳥、九尾靈狐等圍繞近旁。左端為人間景象:一戴冠著袍的主人席地而坐,身體前傾,微微俯首,右手抬于胸前作迎賓狀,二侍者守候于身側。主人面前為進謁賓客,一人執笏作跪拜狀,三人躬身執笏謁見,墻上掛有環首刀和弩機,以顯示主人的尊貴身份。中部為仙草和飾有鋪首銜環的門扉把人與神分開。右豎石為賓主拜會場面,左豎石為宴飲場面,或投壺罰 酒,或促膝歡語,或揮臂揚袖,刻畫出賓主親密相聚、玩興正 濃的活動場面和他們的豪放性格。

這塊綏德劉家灣出土的畫像石,正中刻有體態健壯的羝羊,兩邊是相對稱的羽人馭鹿、行空天馬,最邊是鸛銜魚、祥云瑞氣、日月飛仙,以表達人們對生命長久、吉祥有余的美好祝愿。

這塊畫像石是一幅集狩獵、戰爭、放牧于一石的壯麗畫卷。左為狩獵圖:有騎馬射獵者,有徒步于山坡射獵者,有從半空中箭跌下的山雞,有負箭倒地的小鹿,更多的是驚慌逃命的禽獸。中間為戰爭圖:或中箭者優于馬背逃命,或尸首分家拋于荒原,或引弓射敵,或手舉敵首歡呼,生動地勾畫出一幅血淋淋的戰爭場面。右邊是放牧圖:群羊在草地上追逐嬉戲,一只玩累了的羔羊臥在草地上小憩,一對恩愛夫妻相擁騎一峰駱駝,另有拋球玩耍的、舉械打斗的和偷閑交歡的,貼切地表現出浪漫、豪放、歡快的草原生活景象。

綏德有眾多古樸熱烈的民間舞蹈,如果你能在正月十五元宵佳節趕到綏德,那么,你就可以大飽眼福了。這一天,是名州城鄉最為熱鬧非凡的日子,也是一年一度名州文化的大展覽、大檢閱。你遨游的將是一片歌的海洋,舞的海洋,花的海洋。

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篇八

我們現在就將船駛入紅海灘。紅海灘地上的建筑風格十分獨特,從大門開始一直到碼頭全部是木制的,它是全國唯一一處在泥灘上建起的木結構。紅海灘碼頭坐落在遼河三角洲的入??谔帯N覀兊酱a頭所經過的這座橋叫做‘九曲廊橋’,全長680米,由519根木樁支撐,自岸邊逶迤延伸,直探進海中。

這就是紅海灘!這種神奇的草叫‘堿蓬草’,因為它呈翅膀狀,學名叫‘翅堿蓬’。它是一種覆蓋在灘涂鹽堿上的特有植被,一種可以在鹽堿土質中倔強生長的野草,每年4、5月份長出地面,慢慢變紅,開始還很淡,到了9、10月份便紅得十分濃烈。

紅海灘形成并非神話,而是遼河移山填海的自然工程產物。遼河從上游帶來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在入海處形成咸淡相溶的大量物質在這里沉積,形成了退海之地---灘涂。由于灘涂含有大量的沉積物質,所以適于堿蓬草生長。堿蓬草從生長發育的初期階段到逐漸變紅,一簇簇、一蓬蓬,平平整整,一片錦紅,形成紅海灘。

那么紅海灘是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的呢?紅海灘的確切出現時間無法考證,有學者稱有了地球有了海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紅海灘。

好了,我們的船即將返回了。有人說:“紅海灘是活的,始終追趕著海浪的蹤跡。灘涂以每年50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紅海灘也就踩著它的足跡,一步步的走向大海。追隨紅海灘,也就追隨了生機與希望。”那么,最后我真誠地希望今日的紅海灘之行能帶給您無盡的遐想,無限的快樂!

遼寧旅游景點導游詞篇九

老虎灘灣是大連市南部海濱的一個重要景區,自然風光十分秀麗。虎灘樂園是在原老虎灘公園的基礎上,通過填埋東部海灘擴充后陸續建成的。整個虎灘樂園分3部分,即以菱角灣、半拉山為中心的西部區;以填海平地、攔海大壩為中心的中部區;以原有老虎灘公園為中心的東部區。

東部區的'老虎灘公園雄踞于伸人海灣中的一個小半島山丘上,園內曲徑通幽,松林覆崗,花卉交疊,景不勝數。碑石、亭閣、花壇,步移景異。有樹木約72種,總計900余株。園中鋪有6000平方米的綠草坪。

這里海岸因巖層斷裂而多懸崖險壁,崖頂與綠丘之間是綿延曲折的道路,或環繞岸邊,或隱沒林問,連通了一處處景點。崖壁之下,形狀不一的礁石或似虎牙,或似虎爪;礁石上布滿海蝕淺穴,海水積成一個個“袖珍湖”,展掌可覆,十分有趣。灘底有不大的浴場相問分布,海水碧清透藍。

虎灘迎客松、根雕藝術館、老虎洞、鎮山虎與美人魚石雕以及灘頭雙炮等,都是游人的必到之處。從公園東岸跨海到對面菱角灣的空中索道既為游客提供了方便,又為游客的空中賞景創造了條件。

中部區已成為虎灘樂園的核心游覽區域,該區由商業區和游樂區兩部分構成。商業區內,包括眾多的個體或集體攤臺以及濱海樓、咖啡廳、美食城等服務設施。游樂區內,設置有海豚表演場、科幻宮、游樂場、小型水上游艇等游樂設施。這里還是大連歷屆“虎灘山?!睙魰闹黧w區域,造型各異的巨型彩燈,引人入勝。暮色蒼茫時分,五色燈火齊明,使人恍入仙境之中。

從東部區可乘高空纜車直達西部區,沿途有“水下世界”、退役的104導彈驅逐艦、群虎雕塑、鳥語林等。

“水下世界”位于虎灘灣菱灣橋東側,占地3000平方米,是一座設置于地下的海洋生物展覽館。在展館兩壁鑲嵌著一排排玻璃。“窗口”,透過這些“窗口”,可看到五顏六色的珊瑚,珍奇的觀賞魚,靜靜的沙灘,各類海洋生物標本,配之以燈光、音響、布景,使人有如身在海底世界之感,全館設4個展區,即海水生物區、淡水生物區、熱帶水生物區、潛水區。該館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水下式海洋生物展覽館。

群虎雕塑是用巨大的花崗巖雕塑而成的“群虎”造型,位于虎灘樂園菱角灣廣場。該雕塑刻有6只猛虎,全長36米,高7米,由490余塊花崗巖組成,最大的一塊重18噸,最小的一塊重1.5噸。

鳥語林坐落在虎灘樂園菱角灣北部山谷間,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半自然狀態人工鳥籠。占地1.8萬余平方米,分為傘狀人工鳥籠和半封閉水禽園。人工鳥籠占地1.4萬平方米,高42米,由19個支撐柱支起聚乙烯網而成,網內放養著孔雀、丹頂鶴、鸚鵡、百靈、畫眉、信鴿、紅腹雞、珍珠雞等6類50余種鳥禽,共1000余只。水禽園占地將近5000平方米,為全鋼架拱型建筑,由彩色鋼玻璃、鋼板網封閉,地面設有水池,種植各種常青樹和草坪,放養天鵝、鴛鴦、仙鶴等珍貴水禽。鳥籠內的山石林木取之自然,游人隨山間曲徑迂回,有如置身自然景觀之中。

虎灘樂園作為一個集游覽、娛樂、休息、科普、購物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型的現化樂園,被人們稱為“大連迪斯尼樂園”。

周易 易經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絡營銷 旅游攻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 查字典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抖音代運營 易學網 互聯網資訊 成語 詩詞 工商注冊 抖音帶貨 云南旅游網 網絡游戲 代理記賬 短視頻運營 在線題庫 國學網 抖音運營 雕龍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常用文書 河北生活網 好書推薦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人才網 考研真題 漢語知識 心理咨詢 手游安卓版下載 興趣愛好 網絡知識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標交易 單機游戲下載 短視頻代運營 寶寶起名 范文網 電商設計 免費發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經典范文 優質范文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實用范文 石家莊點痣 養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型 搜搜作文 鋼琴入門指法教程 詞典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版 chatGPT官網 勵志名言 文玩 語料庫 游戲推薦 男士發型 高考作文 PS修圖 兒童文學 工作計劃 舟舟培訓 IT教程 手機游戲推薦排行榜 暖通,電地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應 ps素材庫 短視頻培訓 優秀個人博客 包裝網 創業賺錢 養生 民間借貸律師 綠色軟件 安卓手機游戲 手機軟件下載 手機游戲下載 單機游戲大全 石家莊論壇 網賺 職業培訓 資格考試 成語大全 英語培訓 藝術培訓 少兒培訓 苗木網 雕塑網 好玩的手機游戲推薦 漢語詞典 中國機械網 美文欣賞 紅樓夢 道德經 標準件 電地暖 鮮花 書包網 英語培訓機構 電商運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久久99精品视免费看| 野花视频在线官网免费1| 日韩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啪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软件|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 达达兔欧美午夜国产亚洲|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4乱码久久 | 十六一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三中文乱码视频|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色多网站免费视频| 性欧美hd调教| 人人干视频在线观看| 91香蕉视频黄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色老头永久免费网站| 很黄很色裸乳视频网站|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69女porenkino|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中国帅男同chinese69| 理论片手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色爱av综合网站|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91免费播放人人爽人人快乐| 金8国欧美系列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