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誦讀經典感悟成長
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感悟如何寫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篇一
古詩中的四季有詩曰:“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
初春時節,細雨在夜里靜悄悄的降落,睡夢中的人兒無知無覺。次日出門,驚喜地發現地上已長出綠茸茸的細草。描寫的是大自然的無言獨化,表現的卻是詩人心靈無所牽掛的安詳與淡泊,暗喻著這世間的不求名利從容寧靜的那一群體。
春來草自青,與人無關。春天來了,草兒就蔥蘢起來,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世間萬物,自生自長,循環往復,與人毫不相干。重要的是人心也不會執著于草青不青,草何時青。草,該青時自然便青了;春,該來時自然便來了,這一切都有造物主的安排。
其實,只要人們能以尋常無事的恬淡之心關照生機盎然的自然之景,就能從“春來草自青”中體會出人生的情趣,心靈境界一經拓展,整個人便極具詩意地棲居于世了。就不會睡時不肯睡,吃時不肯吃,百般需索了。
人既然能領悟時序代換萬物榮枯的道理,那么又有什么放不下甩不脫的呢?一切都不系于心的人,又怎會固執拘泥,胸襟狹窄呢?只不過是一個物我兩忘的境界罷了。
人要做的,無非就是在春天來臨的時候,享受春光,沐浴春色,在順應季節的變化中編織夢想的花籃,在淡淡的日子里以寧靜的心靈領略生命的燦爛。
人這一生,就是自然界中一個生命的流程,無論愿意的還是不愿意的都得經歷。哪怕你在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日子里,哪怕你走著一段寸草不生的路,那也沒關系,就當是在走一段夜路,拐彎時亮著的路燈突然滅了,你的眼前一片昏暗。此時你可以短暫停留,閉眼片刻,讓你的眼睛做好暗適應的準備,當你睜開眼睛的時候,黑暗中的一切依然清晰可辨。你是不是就不會再感到慌張無助了呢?那就繼續走吧!
當日子鉆出黑漆漆的時空隧道,陽光依舊明媚,而你對生命充滿了熱愛。此時,你哪有時間去在意那些對你生活意義不大的東西?你哪有精力去管顧那些你勢必要經歷的苦痛和磨難?該來的就來,想去的就去,任由一切嚴寒霜雪奔生命而來,也任憑所有的和風細雨離生命而去。你只顧去快樂地讀書,開心地助人,去把微笑送給愛你的每一個人吧!
嫩色宜新雨,春來草自青。平靜地接受生命的賜予,一定會有什么融入你的內心,一定會有什么在滋潤你的生命,也一定沒有什么能再次擋住你的去路。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篇二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這句話就是《弟子規》的第一段——總敘。《弟子規》是按孔子這些古先圣賢的教誨編寫的生活規范。
《弟子規》這本書從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讓我讀過,直到上了小學在古詩誦讀里面再一次學習到了《弟子規》,開始理解里面的意思,慢慢的在生活學習中去落實。是它給我在學習生活中帶來了許多的幫助:讓我知道了讀書時要心到、眼到、口到;自己的的房間要收拾干凈整齊,墻壁要保持干凈,文具要擺放整齊。
記得從上幼兒園開始,媽媽讓我每天早上讀一遍《弟子規》,晚上再讀一遍《弟子規》。媽媽告訴我早上讀是提醒我今天一天的生活要按照《弟子規》里面的去做,晚上這一遍是檢查自己今天的所有行為有沒有按照《弟子規》里面做,反省自己的一天生活中的錯誤,下次不要再犯了。記得有一次,我跟往常一樣又去幼兒園了。在幼兒園里,我對一個班上的同學說:“明天我送你一本漫畫書,你要不要呀?”那個同學就高興地說:“好呀!我當然要啦!”第二天一到幼兒園,那個同學就急切的問我:“那本書帶了嗎?”我看著他那個樣子,就邊笑邊說:“你還當真了啊!我也就只是開個玩笑,你就當真啦!”我話一說完,就看見他一副悲傷的樣子,淚水在眼眶里打轉,但還是忍住了,沒有流下來。晚上回家讀《弟子規》的時候讀到這一句“凡出言,信為先,詐語妄,奚可焉”,讀到這我就停了下來,想起在幼兒園我對同學的欺騙,升起了慚愧之心。第二天我就把漫畫書帶去送給了他,昨天看到的悲傷表情在他的臉上已經消失了,只有那張興奮的臉。看到他的樣子,我的心里也很高興,原來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做到了也是一種快樂。從這件事情以后,我就更加的守信用,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直到現在我還在讀《弟子規》,它讓我明白了讀誦經典不光是讀,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前幾天,我和一個好同學發生了沖突,他動手打了我,雖然我打不過他,但我還是不甘示弱的回擊了他。明明知道弟子規里說過“言語忍,忿自泯”,可是自己就是忍不住做不好。后來等我冷靜下來以后,還是去給他道歉了,因為只有我道歉了,他看到我這樣做以后他就會做好的。媽媽說過做事之前要先學會做人,《弟子規》就是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現在我的一言一行都盡量按《弟子規》里面去做,因為它主要是講謙恭,就是孝敬、有禮。所以先要從孝上去做,要孝順父母、尊重長輩、友愛兄弟姐妹,把自己的德行提高。我現在就是理解一句做到一句,做好一句再去做下一句,不把自己的目標定的太遠,一條一條的做。爭取今后做到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學習這些日常生活中做到守禮講信修睦。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篇三
我無法把握心的神韻,迷茫在人海中的我,整日神魂顛倒,自我陶醉、陶醉。
題記
不知是否是天意的安排,我與詩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讀詩的時候,我的心總是為之跳動、跳動似乎從此便踏上了真正的人生旅途。
陶醉在詩的田園中,我想灑脫揮筆;在這書香四溢的田園中,正適合去追求那濃濃的詩意般的人生。我睜開雙眸,慢慢地欣賞這里的一切。我感受到了,我感受到了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壯志;我感受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豁達胸襟;我感受到了花木蘭代父從軍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氣勢這一切的一切,都已融入古人赤子之心。而這放射著永恒的光芒,都將會激勵著我奮勇前進。
陶醉在詩的山野中,我想高歌一曲!在這甘芳盈頰的山野中,正適合去聆聽前人的心聲。我閉上雙眼,慢慢地聆聽這里的一切。我聽到了,我聽到了孟子的勸示: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聽到了宋濂所說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我也聽到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論語》中的告誡這一切的一切,都已融入在古人的思想中,而這意蘊深刻的高尚節操,都將時刻警示著我,警示著我!
陶醉在詩的竹林中,我像舞動一支。在這清香典雅的竹林中,正適合去為人生找尋一個正確的方向。我敞開心扉,慢慢地去貼近這里的一切。我領悟到了,我領悟到了杜甫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意境;我領悟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義的精神;我領悟到了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愛國情感這一切的一切,都已融入在古人的情感中,而這愛國憂民的人間情感,都在不停的感染著我,感染著我!
陶醉于神州大地的經典中;
陶醉于中華民族的美德中;
陶醉迷茫人海,人最難尋一知己,心醉卻吟書香滿乾坤!
那就盡情陶醉吧!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篇四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三字經》、《百家姓》、四大名著、唐詩宋詞都是先輩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食糧。這些文化經典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龍的傳人,它就像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明珠,光芒四射。
我的童年是在經典中成長的,我的一言一行都離不開經典的悉心教導。可以說,沒有經典,就沒有如今品學兼優的我。你若不信,且聽我慢慢說來。
早在三、四歲時,我就開始熟讀《三字經》,這是一本我國的傳統啟蒙書籍,以三字一句的方式,簡短的敘述了一些廣為人之的歷史故事和一些道德觀念及人生哲理。因為它通俗、順口、易記,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直到今天我還能熟練地背出來。“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一句是“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意思是說人之子,不好好學,不應該如此。小時候不知道認真學習,長大以后就不會有所作為。正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為了將來能有所作為,能早日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我決定要好好學習,掌握好知識,不讓寶貴的時間悄悄流逝。
到了五、六歲時,父母給我買來四大名著等經典書籍,這些圖文并茂的書籍,讓我對它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只要放學一回家,我就會坐在書桌前仔細品讀。遇到不會的地方就問父母,他們總會耐心地給我講解。那時一到寒暑假,電視里就會播放《西游記》等影視作品,我就一邊收看一邊和書中的情節相比較,使我對書的內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品讀《西游記》讓我感受到了唐僧師徒四人永不言棄的精神,哪怕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也動搖不了他們取經的決心;品讀《水滸傳》讓我看到了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的英雄壯舉,為他們遭受迫害而感到無比痛心;品讀《紅樓夢》讓我目睹了一個龐大家族由盛轉衰的歷程,為賈寶玉與林黛玉的凄美愛情而感到悲傷;品讀《三國演義》更讓我領略到了諸葛亮舌戰群儒的風采,為魏、蜀、吳三國之間的矛盾和斗爭而感到緊張。
在中華經典的陪伴下,我上了小學。這時,我開始接觸到更多的中華經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詩詞了。我對古詩詞,有著深厚的感情,經常沒事的時候就去讀它們,感受一下詩人寫詩時的情境,那感覺仿佛自己就是詩的作者。每每翻閱古詩時,我都猶如遨游在一個神奇的世界中,如魚得水一般暢快淋漓。那慷慨激昂的詩句中迸發著詩人的雄心壯志;如火如荼的勞動場景透著勞動人民的勤勞;如詩如畫的美景蘊含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之情……“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令我如癡如醉,品讀它們如同喝了美酒,回味無窮。
中華經典,如同一位老者,時刻關愛著我;中華經典,如同一位恩師,時刻教育著我;中華經典,如同一位朋友,時刻陪伴著我。如今,我在中華經典的陪伴下,已度過了十個春秋,在這十年里,誦讀經典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和人生哲理,凈化了我的心靈,更成為了我生活中的良師益友,成長的道路上有它相伴,我會變得更好。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謝謝,中華經典!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篇五
書是一葉扁舟,帶你遨游知識的海洋;書是一駕馬車,帶你暢游博大的歷史;書是一雙翅膀,帶你領略萬千的世界。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我就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爆笑探險隊》。
這本書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立陶宛人麗娜·祖塔特。她是一位美麗的青年作家。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夢想和友誼的故事。主人公大貓費迪南、小狗阿普、母雞矮牽牛是三個不離不棄的好朋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去“澳大利亞”探險。一路上,他們迷過路,挨過餓,遭遇過沉船。經歷了無數次坎坷,他們并沒有放棄,而是突破重重困難,最終完成了夢想。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書里個性鮮明的人物,書中有天真單純的小狗阿普,有膽小的母雞矮牽牛,還有蠻不講理的紅蟻……我最喜歡的是大貓費迪南。作者把它描寫的栩栩如生。書中是這樣寫的:費迪南眼珠子一轉,動了動嘴唇;皺了皺眉,扭了扭鼻子;費迪南低下頭,用爪子托住額頭……通過這些動作描寫我感受到了費迪南是一只愛思考的大貓。在生活中,我們要向費迪南學習,做一個愛思考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要動腦思考,解決問題。
這本書不僅人物個性鮮明,而且還有生動形象的語言描寫。比如:一小塊赤色地毯斷開,變成了“小溪”,流到阿普和矮牽牛那里。矮牽牛咯咯嗒地叫起來,迅速躲到了樹枝后面,它的身體就像沾滿了赤紅的`面包渣。這段文字中作者恰當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紅蟻比喻成面包渣。生動的寫出了紅蟻的數量之多,同時也寫出了母雞看到紅蟻的驚訝之舉。
通過閱讀,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人生總會遇到坎坷,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要放棄,要與它戰斗到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夢想。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聽完我的介紹,是不是非常想看呢?不如行動起來吧!和我一起享受讀書的快樂吧!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篇六
在夕陽升起的那一刻,我又開始翻開了那一本已經被我看了很久的書——《冰心作品精選》。這是一本讓我開啟知識大門的道路的書,它伴著我成長。它好像我的一個伙伴,在我天真的童年里帶給我知識,它教會了我生命是短暫的,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童年是美好的,不要等童年已經拋棄你時,才會去找童年。生命雖然是無法控制的,但是回憶卻是抹不掉的,就像冰心奶奶說的一樣:“假如生命是無味的,我不要來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滿足的了。”在冰心奶奶的每一篇散文、詩歌、小說中,我都能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感受到愛的價值。
在這本經典作品中,有對宇宙的精妙的探索,有對生命的意義的思考,有對童年歡樂的回憶有對少年友誼的禮贊,有對未來的憧憬,有對春光的贊美,有對弱者的同情……在藝術表現上,作者從細處落筆,擷取生活中一個片段,凝結在美的意境中,引發詩的情意,在行云流水般的傾吐中,閃射出智慧的光華。
這本書告訴我們的不僅是這些道理,還有許多的有趣奧妙,等著你去閱讀,等著你去感受。
好讀書,讀好書,會讀書,智慧性閱讀,走向智慧型人生。這就是我們的追求。從名著中汲取知識,在讀書中感悟人生。與名著同行,與經典為伴,相信這樣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篇七
不知道大家對冒險感不感興趣?今天,我要推薦的是羅德曼·菲爾布里克的《小荷馬的大冒險》。這本書曾獲紐伯瑞兒童文學銀獎,是常青藤國際大獎小說書系。
本書的作者羅德曼·菲爾布里克是美國的知名人物。他是美國著名的多才多藝又多產的兒童文學作家。從小學六年級就開始寫故事,至今已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榮獲了許多重量級獎項。
《小荷馬的大冒險》講述了12歲的孤兒荷馬·菲戈為了拯救被賣到軍隊的哥哥,逃出家鄉的松樹沼澤,踏上了一段冒險旅程。他歷經困難,一路向南,到處打聽,最后到達戰爭的焦點葛底斯堡,才終于有了哥哥的消息,即使在穿越火線的'時候,他也不曾放棄。
這本書細節的描述十分生動,全書充滿了明快的格調,如人物描寫,“他又高又瘦,肩膀很窄,比頭寬不了多少,瘦骨嶙峋的長胳膊從磨損的袖口里垂下來頭上那頂變了形的大禮帽在他進門的時候撞到了門框上”,他的模樣就漸漸在我的腦海中呈現出來。又如“第一次是在我躡手躡腳到馬廄里去把馬駒牽出來的時候,一梭子子彈在我耳邊突突突地呼嘯而過子彈像看不見的利刃從空中劃過”。這時,我的心也提起來了,為荷馬·菲戈擔憂,書中故事驚險重重,這是我推薦這本書的第一個理由。
這本書中的人物極富個性:主人公荷馬·菲戈膽大機智,利用智慧和口才,成功地從形形色色的盜賊、騙子、無賴和間諜的手中數次逃脫;他的哥哥哈羅德勇敢,雖然十七歲就被賣到軍隊中去,但面對槍林彈雨,他舉著國旗沖在了最前面;布魯斯特先生善良,雖然覺得荷馬可能是敵人派來的探子,但他還是給荷馬東西吃,還為他尋找哥哥買了火車票和船票,為他找來了監護人,護送他尋找哥哥。
“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快隨著荷馬·菲戈踏上尋找哥哥的驚險旅程吧!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篇八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等待著我們回顧,萬千遷客騷人的情懷等待著我們領略,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絕句等待著我們誦讀。
汨羅江上,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月星隱耀,山岳潛形。江畔,華麗的儒者,頂著風,灌著酒,他為奸臣的排擠而不滿,他為楚王的昏庸而失望,他為楚國的滅亡而悲憤,他為自己的無能而羞愧。于是,他縱身跳入滔滔江水之中,他想以死來喚醒國君、國民、國家,可是他失敗了,他是屈原,他走了,卻留下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絕句。
一壺酒,一把劍,一輪明月,一路征舞,一路豪飲,舞出一顆大唐的劍膽,飲出一位唐代詩壇的謫仙,醉臥長安,天子難尋,不是粉飾,不為功名,滄海一聲笑,散發弄偏舟,他,狂放不羈,正直不屈,逍遙自在。“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內不得騎驢”的軼事廣為人知,曾經一曲《嚇蠻書》,嚇退南蠻幾萬精兵。他,不畏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即是見證。他,對友人直敞胸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就是真實寫照。他哭即是哭,直哭到“護院坐啼墳上月”他笑即笑,笑得“仰天大笑出門去”方能盡興。他不滿官場里的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更看不慣高力士那副見風使舵、諂媚丑惡的嘴臉。于是,他發出了“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乍去籠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里生”的呼喊。于是,李白走了,揮袖而走。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歷史不會辜負的,他的千古絕唱源遠流長。
他,寧愿隱居深山,也不愿留在那蕩滌黑暗的官場;他,寧愿辭官而去,也不愿為五斗米折腰,他亦曾幻想在官場中實現抱負,一展宏圖,可現實卻令他大失所望。于是,他脫下官袍在“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后逅。實迷途其未遠,黨今是而昨非”的吟誦中融入了深山之中。從此,他與菊為伴,以花為友,他是陶淵明。他決然選擇了歸隱之路,為后人留下了無數詩篇。
他們都是詩人,都在史冊中留下了他們的身影。歷史在大浪淘沙中滾滾向前,風霜雨雪,歲月頻遷,時光的荏苒中。他們已去世千年,但他們所留下的古詩文卻被后人稱頌。
所朗誦之文,諸多含血淚,詩人之壯志豪情,皆隱其文。誦讀,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誦讀,造就文明世界,所謂中華經典誦讀,能讓我們領悟遷客騷人的諸多情懷,領略歷史的風采。由此可見,人生亦是如此,成長亦是如此。
峰巒如聚,浪濤如怒,華夏大地文人路。望古今,意澀苦,多少遷客都入了土,多少騷人都作了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