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漁者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上漁者教案篇一
1.理解詩句的思想內容,從中體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和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培養學生讀詩句展開想象,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并會默寫課文。
1.根據詩句想象《舟夜書所見》中描繪的美麗景色。
2.從詩句的聯系中,體會《江上漁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2課時
一.教學目的
1.深入理解《江上漁者》詩意,體會詩人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會背誦。
3.學會根據詩句意思,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簡介作者
(二)理解全詩
1.揭示詩題初識詩意
2.細讀詩句,理解詩意
(1)憶上首古詩學習方法
(2)用上面學法導學前兩句,想想“往來人”多指什么人?
(3)自學后兩句,想想“舟”上“出沒風波里”的人,多指什么人
3.熟讀全詩,體會感情
(1)讀全詩想象,兩種不同的人都在做什么?都是什么景象?
(2)感情朗讀這首詩,認真思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3)練習背誦
(三)鞏固練習
1.聽寫本課生字詞
2.補充下面詩句,并寫出所填字的意思
江上()_________________
()鱸魚美_______________
()風波里_______________
江上漁者教案篇二
1、學會“者、宋”等8個字,會認“范、仲”等8個字,學習多音字“沒”。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知道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知道文學創作的實質是要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感受。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體驗詩人創作的情感。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2課時
1、學會“者、宋”等8個字,會認“范、仲”等8個字,學習多音字“沒”。
2、正確地朗讀課文。
2、這是一只在風浪中捕魚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議)
3、宋朝大詩人范仲淹看到這種情景也有許多感觸。他把自己的感受通過一首詩表達了出來,這就是——《江上漁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詩人寫的這首詩吧!
1、自己讀課文,勾畫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3、四人小組合作識字,互相檢查讀生字的情況。
4、指名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開火車讀、齊讀。
5、學生練習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6、學生自己再讀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地方不太明白?
1、出示生字“者、宋、酒、南”,學生觀察。
重點指導:
“酒”注意第九筆是什么?。
2、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個別輔導。
1、學會“味、鮮、危、險、舟“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3、體會詩人的創作情感。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指名讀《江上漁者》這首古詩。
3、質疑: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知道的?
4、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再讀讀課文吧!
1、自由讀全文,思考:文章的哪些內容可以解釋詩句的意思
2、學生邊讀邊勾畫有關句子。
3、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江山往來者,但愛艫魚美?!熬茦抢镒鴿M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的肉嫩味鮮。”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爸灰娊嫔喜龥坝?,一只漁船像一片樹葉,隨風浪起伏。一會兒被打入浪尖,一會兒被卷入浪谷。人們都知道,這些漁民是多么艱辛,捕魚是多么危險啊!”
4、由此范仲淹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
5、帶著自己的體會練習吟誦古詩《江上漁者》。
6、練習背誦古詩。
1、漁民捕魚的艱辛和危險。
2、詩人對捕魚的人的同情。
1、出示生字“客、濤、洶、君”,學生觀察字形,想一想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重點指導:“濤”的筆順
3、學生練習描紅,寫字,教師個別輔導。
4、作業練習。
(一)抄寫背誦古詩,用書中的語言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說說本體和喻體各是什么?在仿寫一個比喻句。
(三)用下面的詞語寫句子。
一會兒……一會兒……
一邊……一邊……
江上漁者教案篇三
1、學會“者、宋”等8個字,會認“范、仲”等8個字,學習多音字“沒”。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知道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知道文學創作的實質是要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感受。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體驗詩人創作的情感。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1、學會“者、宋”等8個字,會認“范、仲”等8個字,學習多音字“沒”。
2、正確地朗讀課文。
一、圖畫導入,激起共鳴。
2、這是一只在風浪中捕魚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議)
3、宋朝大詩人范仲淹看到這種情景也有許多感觸。他把自己的感受通過一首詩表達了出來,這就是——《江上漁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詩人寫的這首詩吧!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己讀課文,勾畫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3、四人小組合作識字,互相檢查讀生字的情況。
4、指名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開火車讀、齊讀。
5、學生練習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6、學生自己再讀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地方不太明白?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者、宋、酒、南”,學生觀察。
重點指導
“酒”注意第九筆是什么?。
2、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個別輔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味、鮮、危、險、舟“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3、體會詩人的創作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質疑。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指名讀《江上漁者》這首古詩。
3、質疑: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知道的?
4、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再讀讀課文吧!
二、讀懂文章內容,朗讀課文。
1、自由讀全文,思考:文章的哪些內容可以解釋詩句的意思
2、學生邊讀邊勾畫有關句子。
3、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江山往來者,但愛艫魚美?!熬茦抢镒鴿M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的肉嫩味鮮。”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只漁船像一片樹葉,隨風浪起伏。一會兒被打入浪尖,一會兒被卷入浪谷。人們都知道,這些漁民是多么艱辛,捕魚是多么危險?。 ?/p>
4、由此范仲淹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
5、帶著自己的體會練習吟誦古詩《江上漁者》。
6、練習背誦古詩。
三、從課文中,你還讀懂了什么?
1、漁民捕魚的艱辛和危險。
2、詩人對捕魚的人的同情。
四、練習書寫。
1、出示生字“客、濤、洶、君”,學生觀察字形,想一想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重點指導:“濤”的筆順
3、學生練習描紅,寫字,教師個別輔導。
4、作業練習。
(一)抄寫背誦古詩,用書中的語言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說說本體和喻體各是什么?在仿寫一個比喻句。
(三)用下面的詞語寫句子。
一會兒……一會兒……
一邊……一邊……
江上漁者教案篇四
1、學會8個生字,會認8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從而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發現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也能通過故事更好地理解詩意。
通過學習課文和反復誦讀文中古詩,讓學生在感受古代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時,也能了解詩人范仲淹創作古詩《江上漁者》的經歷,體會詩人同情勞動人民的情感,受到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
2課時
cai課件,舒緩音樂。
1、指名帶讀詞語。
2、上節課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鱸魚味道鮮美,很多人都愛吃, 大詩人范仲淹為此寫下了《江上漁者》這首詩,今天我們繼續了解“江上漁者”的勞動艱辛,一起感受這首詩創作的過程。
3、齊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1、簡介范仲淹,師讀第1自然段。
師:有一天,范仲淹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 (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勾畫有關句子。)
2、請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同桌之間讀一讀。
3、教師引讀第1自然段“宋朝大詩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游覽”。教師接著讀第2自然段第1句“有一天,范仲淹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一邊”――引學生接著讀”
一邊飲酒――邊觀賞風景”。請大家想象一下,作者一邊飲酒,一邊觀賞風景, 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指名學生根據課文描寫回答)
4、指導讀“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這一句。想象酒樓里品嘗鱸魚的客人在稱贊鱸魚時會說些什么?(可以鼓勵學生朗讀或表演,體會“坐滿”“不住地稱贊”等詞語。)
5、剛才大家讀的這句話,老師數了數,有27個字,但你們瞧,作者范仲淹卻只用了一句很簡單的句子就描繪出當時的情景。(出示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誰想讀?(引導學生讀這句詩)
6、你們覺得這句寫得怎么樣呢?到底好在哪里?
(1)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2)你從詩中讀懂什么了?(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指導學生說說客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體會“南來北往”這個詞,從而理解“往來人”的意思。)
(3)讓回答、體會得好的學生讀詩句,還可以有針對性地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7、鱸魚是非常好吃的,這些客人大老遠地來吃鱸魚,還“不住地”稱贊鱸魚的味道鮮美。這時,范仲淹站起身來.向江面望去。他看見了什么?(指名學生讀課文這一句.相機運用評價和合作指導讀出捕魚危險的情景。)
8、江面上風浪這么大,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出危險。引導學生說出可能造成船毀人亡的后果,引導他們體會漁民的艱辛和危險。
9、可是這些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卻不知道捕魚的辛苦和危險。
10、請大家再讀讀課文,你從哪兒知道捕魚的艱辛和危險,把描寫的句子好好讀讀。
11、指名學生反饋。想想看,一片樹葉在波濤洶涌的江水中哪里還看得見,誰知道會被江水沖到什么地方去。
12、再請學生讀這一句:
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評價學生:在江上捕魚真危險啊,老師聽出你很同情那些漁民。還可以由同學來評價他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以給小伙伴提意見。
13、出示詩句: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14、教學至此,高潮出現。
這時,教師在哀婉的民樂聲中用深沉而緩慢的語調小結,把學生的思緒引到更深更遠:在茫茫的江面上,漁民隨時會遭強風暴雨的襲擊;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濤洶涌,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都會有翻沉的危險,可這些漁民為了生活,不得不在風浪中捕魚……這不由地又讓老師想到一首我們學過的寫農民種地艱辛的詩――《鋤禾》,老師誦讀《鋤禾》,學生受到感染也會跟讀。
15、你們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大詩人范仲淹看到這樣的情景也和你們一樣,對漁民產生了同情,于是他就寫下了這首《江上漁者》。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把你的感受都讀出來吧。
16、師生一起滿懷情感誦讀全詩。
歸納小結:范仲淹寫的這首詩和我們學的其他許多文章一樣,不僅文字優美,而且很有思想。其實我們班也有很多小作家,只要你們注意積累好詞好句,學會像范仲淹那樣注意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加入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你也能寫出好的文學作品。
1、大家的課文讀得這么有情感,字也一定寫得很美,讓我們一起來寫字吧。
2、出示生字濤、洶、君,用學過的記字方法,自己試著記一記。
3、教師范寫要注意的關鍵字。
4、生練寫。
江上:往來人 但愛 鱸魚美
(吃魚者)(鮮美)
漁民生活
艱辛危險
江中:一葉舟 出沒 風波里
(打魚人)
江上漁者教案篇五
1.學會“者、宋”等8個字,會認“范、仲”等8個字,學習多音字“沒”。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知道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知道文學創作的實質是要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感受。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體驗詩人創作的情感。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2課時
1.學會“者、宋”等8個字,會認“范、仲”等8個字,學習多音字“沒”。
2.正確地朗讀課文。
2.這是一只在風浪中捕魚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議)
3.宋朝大詩人范仲淹看到這種情景也有許多感觸。他把自己的感受通過一首詩表達了出來,這就是——《江上漁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詩人寫的'這首詩吧!
1.自己讀課文,勾畫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3.四人小組合作識字,互相檢查讀生字的情況。
4.指名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開火車讀、齊讀。
5.學生練習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6.學生自己再讀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地方不太明白?
1.出示生字“者、宋、酒、南”,學生觀察。
重點指導:
“酒”注意第九筆是什么?。
2.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個別輔導。
1.學會“味、鮮、危、險、舟”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3.體會詩人的創作情感。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指名讀《江上漁者》這首古詩。
3.質疑: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知道的?
4.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再讀讀課文吧!
1.自由讀全文,思考:文章的哪些內容可以解釋詩句的意思
2.學生邊讀邊勾畫有關句子。
3.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江山往來者,但愛艫魚美?!熬茦抢镒鴿M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的肉嫩味鮮?!?/p>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爸灰娊嫔喜龥坝?,一只漁船像一片樹葉,隨風浪起伏。一會兒被打入浪尖,一會兒被卷入浪谷。人們都知道,這些漁民是多么艱辛,捕魚是多么危險??!”
4.由此范仲淹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
5.帶著自己的體會練習吟誦古詩《江上漁者》。
6.練習背誦古詩。
1.漁民捕魚的艱辛和危險。
2.詩人對捕魚的人的同情。
1.出示生字“客、濤、洶、君”,學生觀察字形,想一想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重點指導:“濤”的筆順
3.學生練習描紅,寫字,教師個別輔導。
4.作業練習。
(一)抄寫背誦古詩,用書中的語言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說說本體和喻體各是什么?在仿寫一個比喻句。
(三)用下面的詞語寫句子。
一會兒……一會兒……
一邊……一邊……
江上漁者教案篇六
1、學會寫8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沒”。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理解課文內容。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詩的經歷。發現詩是由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
利用課文幫助理解詩意。 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發現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
1課時
一、導入
師:板書“魚”,誰來讀讀這個字,(指名讀),大家都知道這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魚。(加上三點水旁)這個字誰認識?(指名讀)這兩個字意思一樣嗎?師解釋“漁”。(捕魚,也就是打魚)那漁者就是——指名生答(打漁的人),那江上漁者就是——生答(江上打漁的人)。
今天我們就跟隨宋朝的大詩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打漁的人。
二、初讀課文,了解范仲淹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生自由讀課文。 師:生字大家都預習了,再讀讀,讀完后,同桌互查生字讀音。 師開火車檢查生字讀音,字讀得好,詞會讀嗎?指名讀重點詞 語。
了解多少呢?師隨機介紹范仲淹。
三、再讀課文,談談感受
1、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吧!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述:范仲淹喜歡到各地去游覽,一天,他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一邊飲酒一邊欣賞風景。此時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范仲淹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將有關句子勾畫下來。
2、指名反饋,師隨機出示相應的句子。誰再來讀讀這句話?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生(1):我覺得酒樓里的人很多。我是從南來北往這個詞體會到的。師隨機理解“南來北往”。我們都是酒樓里的客人,客人們,你們都來自哪里呀?又要到哪去呀?像這樣來自不同的地方,又又要去到不同的地方,我們便稱之為“南來北往”,指導讀詞。再指名讀此句。
生(2):我覺得鱸魚很好吃。我是從不住的稱贊體會到的。師隨機指導:客人們都會怎樣稱贊呢?指名生反饋。再指名讀此句。
3、就在客人們在不住的稱贊鱸魚的肉嫩,味鮮,味美。(板書:客人)這時范仲淹又看到了誰呢?指名生答(板書:漁者),他看見漁者在江面上怎樣打漁呢?誰來把找到的句子讀一讀。指名生反饋,師隨機出示這兩句話。
4、師:怎樣的波濤被稱作洶涌呀?生述,師畫簡筆畫,指導讀詞“波濤洶涌”。
5、師:在這洶涌的波濤中有一片樹葉隨風起伏,(出示“一葉小舟”圖片)這是一片樹葉嗎?那作者為什么稱他為一片樹葉呢?(生體會:洶涌的波濤力大無窮,小舟輕飄飄,又渺?。┲笇ёx好詞句。
6、師:小舟是怎樣隨風起伏的呢?指名生上臺邊聽師述邊在簡筆畫上演示“一會兒一會兒”師隨機問:這是(浪尖),在浪尖上的小船是怎樣的?生演示師述:船頭朝上,船尾朝下,很危險,有翻船的可能。這是(浪谷)怎么到浪谷的?生演示(打入)。在浪谷的小船又是怎樣的?生演示師述:船頭朝下,船尾朝上,更危險,更有翻船的可能。誰來讀讀這句話?請你一定要把漁民冒著生命的危險在洶涌的波濤中作斗爭的情景展現在大家面前,指導讀好這句。
7、既然打鱸魚這么危險,漁民們為什么還要還要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打漁呢?體會生活艱辛。
9、詩人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寫的,于是范仲淹情不自禁的拿起筆寫下了這首《江上漁者》。師出示古詩,配樂朗讀全詩。短短幾句詩就將范仲淹所看到的情景展現在大家面前,大家也想讀讀嗎?學生自由試讀,指名讀,生結合上文談談聽后的感受,再談感受的過程中,師引導學生重點體會“但愛”,“出沒”的意思,并知道“君”指誰。指導讀詩。
10、讓我們像他們這樣一起來讀讀這首詩吧!生配樂齊讀古詩。能背的同學可以試著背一背。
四、學習生字
你認為生字中哪個字最難寫,指名生答。 觀察這個字怎么記?怎么寫才好看?關鍵筆畫的位置。師范寫,生仿寫。
板書設計:
客人 文中相應的句子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漁者 文中相應的句子
君看一葉舟 簡筆畫 出沒風波里
成功之處:
重難點突破較為成功。我用最生動,直觀的方法教會學生理解何為浪尖,何為浪谷,然后,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己體會一下,你站在船上,一會被卷上浪尖,一會被打入浪谷是何種感受。由于選擇了正確的學習方法突破了重難點,所以到文章的最后,要理解漁民捕魚的艱辛就水到渠成了。另外,在學完整篇課文后,再來學古詩,這一教學理念經過教學實踐后,我發現的確很適合文包詩這樣的課文。因為,學生對整篇課文了解后,也就是理解了整首詩的意思,再回過頭來學詩,只用文詩對照就能逐句理解詩意了。
不足之處:
1、三年級的孩子在語文課堂上,必須保證5——10分鐘的識字寫字時間,這點很重要,哪怕課文沒有理解,哪怕文章沒有讀出感情,只要時間到了,就得停下教授課文,進行識字寫字的教學。而在我的這節課上,這一點做得還不夠。
2、句子是表達一個意思的最小單位,在讀書的過程中,不能把一句話給分開,進行分角色來讀。這樣,對學生在理解句意上會造成一些影響。 既然知道癥結所在,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讓自己的教學再上一個臺階。 自己選一個字用同樣的方法學習。
江上漁者教案篇七
1、學會8個生字,會認8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從而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發現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也能通過故事更好地理解詩意。
通過學習課文和反復誦讀文中古詩,讓學生在感受古代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時,也能了解詩人范仲淹創作古詩《江上漁者》的經歷,體會詩人同情勞動人民的情感,受到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
2課時
cai課件,舒緩音樂。
1、指名帶讀詞語。
2、上節課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鱸魚味道鮮美,很多人都愛吃,大詩人范仲淹為此寫下了《江上漁者》這首詩,今天我們繼續了解“江上漁者”的勞動艱辛,一起感受這首詩創作的過程。
3、齊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1、簡介范仲淹,師讀第1自然段。
師:有一天,范仲淹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勾畫有關句子。)
2、請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同桌之間讀一讀。
3、教師引讀第1自然段“宋朝大詩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游覽”。教師接著讀第2自然段第1句“有一天,范仲淹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一邊”――引學生接著讀”
一邊飲酒――邊觀賞風景”。請大家想象一下,作者一邊飲酒,一邊觀賞風景,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指名學生根據課文描寫回答)
4、指導讀“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這一句。想象酒樓里品嘗鱸魚的客人在稱贊鱸魚時會說些什么?(可以鼓勵學生朗讀或表演,體會“坐滿”“不住地稱贊”等詞語。)
5、剛才大家讀的這句話,老師數了數,有27個字,但你們瞧,作者范仲淹卻只用了一句很簡單的句子就描繪出當時的情景。(出示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誰想讀?(引導學生讀這句詩)
6、你們覺得這句寫得怎么樣呢?到底好在哪里?
(1)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2)你從詩中讀懂什么了?(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指導學生說說客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體會“南來北往”這個詞,從而理解“往來人”的意思。)
(3)讓回答、體會得好的學生讀詩句,還可以有針對性地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7、鱸魚是非常好吃的,這些客人大老遠地來吃鱸魚,還“不住地”稱贊鱸魚的味道鮮美。這時,范仲淹站起身來.向江面望去。他看見了什么?(指名學生讀課文這一句.相機運用評價和合作指導讀出捕魚危險的情景。)
8、江面上風浪這么大,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出危險。引導學生說出可能造成船毀人亡的后果,引導他們體會漁民的艱辛和危險。
9、可是這些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卻不知道捕魚的辛苦和危險。
10、請大家再讀讀課文,你從哪兒知道捕魚的艱辛和危險,把描寫的句子好好讀讀。
11、指名學生反饋。想想看,一片樹葉在波濤洶涌的江水中哪里還看得見,誰知道會被江水沖到什么地方去。
12、再請學生讀這一句:
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評價學生:在江上捕魚真危險啊,老師聽出你很同情那些漁民。還可以由同學來評價他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以給小伙伴提意見。
13、出示詩句: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14、教學至此,高潮出現。
這時,教師在哀婉的民樂聲中用深沉而緩慢的語調小結,把學生的思緒引到更深更遠:在茫茫的江面上,漁民隨時會遭強風暴雨的襲擊;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濤洶涌,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都會有翻沉的危險,可這些漁民為了生活,不得不在風浪中捕魚……這不由地又讓老師想到一首我們學過的寫農民種地艱辛的詩――《鋤禾》,老師誦讀《鋤禾》,學生受到感染也會跟讀。
15、你們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大詩人范仲淹看到這樣的情景也和你們一樣,對漁民產生了同情,于是他就寫下了這首《江上漁者》。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把你的感受都讀出來吧。
16、師生一起滿懷情感誦讀全詩。
歸納小結:范仲淹寫的這首詩和我們學的其他許多文章一樣,不僅文字優美,而且很有思想。其實我們班也有很多小作家,只要你們注意積累好詞好句,學會像范仲淹那樣注意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加入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你也能寫出好的文學作品。
1、大家的課文讀得這么有情感,字也一定寫得很美,讓我們一起來寫字吧。
2、出示生字濤、洶、君,用學過的記字方法,自己試著記一記。
3、教師范寫要注意的關鍵字。
4、生練寫。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吃魚者)(鮮美)
漁民生活
艱辛危險
江中: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打魚人)
江上漁者教案篇八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江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只喜愛味道鮮美的鱸魚。
你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在滔滔風浪里。
但:只。
愛:喜歡。
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
君:你。
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出沒:若隱若現。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波浪。
這首的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嘗味道鮮美的鱸魚,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斗的危境與艱辛。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后兩句將人們的視線引向水面,向讀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漁夫正在捕魚,那小小的漁船在波浪中飄搖顛簸,忽隱忽現,一會兒露出水面,一會兒又被風浪隱沒。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啊,你們只知道喜歡鱸魚味道鮮美,可以一飽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樹葉的小船,在風浪里捕魚多艱難多危險哪!鱸魚雖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敖稀焙汀帮L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
表現手法上,該詩無華麗詞藻,無艱字僻典,無斧跡鑿痕,以平常的語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達不平常的思想、情感,產生不平常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