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戲曲進校園的簡報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戲曲進校園的簡報篇一
為豐富同學們的暑假生活,學校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戲曲進校園”演出活動。今天,我早上7點鐘就起床了,雖然我還是一個門外漢,對于戲曲了解甚少,但我還是滿懷期待,非常激動。
來到了學校,我看見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布置場地和舞臺,我和同學們一起加入幫助工作人員做準備工作的行列。
經過緊鑼密鼓的準備,戲曲表演終于拉開帷幕,我的心情激動不已,手心甚至緊張到冒汗。主持人發言過后,便是萬眾期待的戲曲表演。今天的表演有三個,它們都是折子戲,而折子戲指的就是一部戲中的其中一折。演員們先表演了開頭戲,然后正片緊隨其上。
首先,為我們表演的戲曲是《林沖夜奔》,一名演員腰間配著一把刀,表演著武藝,嘴里還唱著曲,雖然我聽不明白他唱的內容,但還是覺得很精彩。一部終了,我還回味無窮,更期待下一部戲。下一部戲是《武松打虎》。看!武松提著捎棍,喝醉了酒走上了“景陽岡”,走了一會,便放下捎棍,躺下睡著了。忽然,一只老虎突然沖了出來,武松猛然跳起來,喝下酒都變成冷汗冒出來了。我心頭一緊,也隨著情節緊張到呼吸停滯,眼睛更是瞪著,不敢眨眼,生怕下一刻武松就被老虎吃了。武松果然沒有令我失望,憑借著一身武藝,奮力搏斗,終于打死了老虎。這部戲在我的緊張中落下帷幕。
最后一部戲是長稠舞。和前兩部不同的是長綢舞的表演者是一位大姐姐。她舞長稠時非常自然,沒有一點生硬。整個表演,我全程盯著表演的大姐姐,怕我眨眼的瞬間她就如仙女一般踏著祥云而去。最后,大姐姐還請了四個同學上臺學習了一下長稠舞,在她們學習的過程中,臺下的同學們時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真是太有趣了。
看了今天的戲曲,我內心十分震撼,這就是中國戲曲,它是中化文化的瑰寶,它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傳承。戲曲,讓中國的文化蓬蓽生輝!
戲曲進校園的簡報篇二
在一次早晨時聽到:許多女英雄,也把功勞建,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這女子們,那一點不如男。就腦子里浮現當時的花木蘭替父當兵,充男子,上場打仗。不逃脫訓練的艱苦替父從軍的勇于擔精神。
晚上爸爸回家了,我問爸爸:花木蘭的故事有哪些。爸爸先給你講花木蘭的從軍前和之后的事跡:花木蘭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歡練武。花木蘭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從小就把木蘭當男孩來培養。木蘭十來歲時,他就常帶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時間,木蘭還喜歡看父親的舊兵書。
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聽完爸爸講花木蘭的故事,心里覺得花木蘭有股堅韌而又不屈的意志。爸爸告訴我花木蘭在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很小的時候就練功習武。你長大也得心中有股堅毅的決心。我滿懷信心的答應了。
戲曲進校園的簡報篇三
為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20xx年5月24日“戲曲進校園”來到中牟縣大學路小學,為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戲曲藝術盛宴。
孩子們的極大興趣,《卷席筒》小倉娃扮相滑稽,表情豐富;《包青天》表演的老師,演技嫻熟,技巧高超;《朝陽溝》的表演者扮相俊美,字正腔圓,五年級的小戲迷洪靜怡也大膽登臺為大家表演了巜花木蘭》選段,贏得臺下陣陣掌聲,主持人介紹完戲曲行當:生、旦、凈、末、丑之后,孩子們也登上了舞臺,跟著老師學習基礎動作——耍花槍,一招一式有模有樣,贏得了全體師生的贊揚,最后戲曲表演巜穆桂英下山》將此次活動推向高潮。
本次“戲曲進校園”活動,讓廣大師生接受了傳統文化熏陶,讓大家了解了戲曲,關注了戲曲,培養了學生高雅情趣和美學素養,有力地推動了戲曲文化發展。
戲曲進校園的簡報篇四
今天下午,陽光明媚,我們學校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戲曲進校園活動。
戲曲進校園,顧名思義,就是有一些專業戲曲的演員來我們學校表演一些戲曲。
剛開始,我便發現了臺子下面有一些人,每人手中都拿有一種樂器,二胡、笛子、嗩吶等。突然,我發現有一位叔叔正在吹一個由許多高低不同的竹管系在一起的樂器。呃,好像在哪里見過,在哪里見過呢?哦!想起來了!這不就是“濫竽充數”課文中的齊宣王讓300多名樂器師吹的竽嘛!嘿!現在真的見了真面目啦!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哇!竟然開始唱《花木蘭》了!看!戲臺子上的人在唱,底下的二年級小弟弟小妹妹也竟然輕聲哼起了起來!厲害!
雖然臺上的阿姨唱得很好,但是,對于我這個對戲曲一竅不通的人,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雖然我對戲曲一竅不通,但臺上賣表演的叔叔阿姨也是頭頂著火辣辣的太陽來給我們表演,即使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但也要尊重他們,認真觀看,該鼓掌時就鼓掌。
中國戲曲的歷史十分悠久,經過了漢、唐到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而且,中國的戲曲種類也有許多,有豫劇、京劇、湘劇、粵劇、淮劇、川劇等多種戲曲種類。
而學校請來了演戲曲的叔叔阿姨來為我們表演中國傳統的戲曲,就是為了讓我們了解戲曲,走進戲曲,讓中國的戲曲永遠流傳下去!
戲曲進校園,這是一年一次的!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做為祖國花朵的我們,不能讓它到了我們這一代,便不再問世了,一定要讓它流傳永遠!
中國乃世界歷史文化最悠久的家國了,而戲曲,更是祖國獨特的藝術。那么,戲曲進校園就是為了讓我們將戲曲這個獨家藝術傳承后世!讓我們中國的歷史一直流傳下去!
戲曲進校園的簡報篇五
今天,我們學校進行了戲曲進校園的活動,大家都異常的興奮,因為戲曲大家接觸的都不多。
這場演出在上午,第一場戲是楊家女將穆桂英請求佘太君上戰場的一個,大家都很認真地傾聽,佘太君的扮演者也很好地詮釋了這一角色。第二場戲是花木蘭征途,只見花木蘭拿起馬鞭,在臨上戰場前,思念著家里的一切,但最終還是去找劉大哥,并說出了他參軍的原因,這雖然只是一場戲,但其中,花木蘭說她上戰場的原因時,他語調激昂,確實體現出了保家衛國的英雄氣。
之后,主持人,邀請了幾位同學上臺,并由老師手把手的教他們,這大概就是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的原因吧,之后就是著名的見皇姑中的一個片段,也可以說是包公智斗皇姑,當包公質問起皇姑時,皇姑也娓娓道來,她的苦衷,但是這都是借口,因為犯了法就是犯了法,當報案人哭訴其她的冤情時,皇姑秦香蓮眼中的不屑,可見,她權之大,官之貪,欺壓人之多,但包公中會找到真相。
之后,還表演了痛說革命家史中一個片段,講了一家人和小日本斗智斗勇的故事,將老一輩的革命家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的面前。
之后,還有作品,都很好,等這一活動結束后,我感嘆道,來這些傳統文化還是需要這些年輕人來繼承。
戲曲進校園的簡報篇六
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在學校舉行了戲曲進校園的活動。
首先是花木蘭。戲曲家穿著的服裝是藍色的,有許多的條紋,頭飾是金黃色和紅色相間的,腰間還插著一把紅色的劍。恰一看還真像花木蘭。花木蘭表演的可真好。我看的是津津有味,同學們也是高興的直較好。
沒想到花木蘭老師還舉行了教學。老師有耐心地為我們介紹著花木蘭的寶劍,并細心地幫同學糾正那句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可體現出了花木蘭的鋼氣。
第二個《見皇姑》那一個個穿著粉色衣服的老師,就像仙女下凡一樣,個個都很漂亮。還有一位面帶胡須臉上畫著面具的老師,直爽的走上來,可以看出來他很大氣。這個老師唱的可真好。剛的聲音里邊突出一點柔聲,真就像白里透紅。
表演結束啦!同學們都悻悻的離開,誰都舍不得這次表演,誰都有想再看一次。操場上響起了同學們的熱情聲!
戲曲進校園的簡報篇七
“太過癮了!不僅能欣賞到本地戲曲家的表演,還能現場學藝!”昨日下午,在市藝術學校的戲曲進校園活動現場,不少學生聽完我市藝術家表演的劇目后,十分興奮。
當天,來自市藝術劇院的藝術家為該校100多名師生送上一臺戲曲大餐。戲曲表演結束后,市藝術劇院的老師還現場教學生唱戲。記者了解到,這是我市自7月份啟動的“戲曲進校園”活動的一個縮影,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文體新廣局主辦,市藝術劇院承辦。
根據工作實施方案,20xx年底活動將覆蓋全市各大中小學校。我市將在20xx年12月底前,編寫出版符合學生心理特點、適合學生接受的地方戲曲通識讀本。20xx年上半年,將培育表彰一批優秀戲曲學生社團(興趣小組)。鼓勵中小學校聘請名家名師、非遺傳承人等擔任學校兼職戲曲教師或戲曲輔導員。
看完了,回班了。同學們都淡忘了。
同學們的表現讓我感嘆,因為他們對民族藝術竟無一知半解,嘴里唱到的是流行歌曲,學的是高雅藝術如鋼琴,洋琴等。試問有誰還在聽著京劇,相聲等民族藝術?那個欣賞民族藝術的地方幾乎荒無人煙了。
戲曲進校園的簡報篇八
11月30日下午八、九節課,我們在北一階觀看了“戲曲進校園——評劇專場”,讓我們得到了精神食糧的補充。
首先,由侯順成侯老師為同學們系統地講解并普及了戲曲及評劇的知識,使同學們了解了戲曲。
戲曲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共三百六十余種。每一個地方幾乎都有本地方言的劇種,根據數量的多少而分出六大劇種,分別是:北京的京劇、河北的評劇和梆子、河南的豫劇、上海的越劇、安徽的黃梅戲,而在這六個劇種中,京劇和評劇是唯二有國家級劇院的劇種,其它的則都是地方上的劇院。評劇是從唐山地區發源的,評劇的代表作有《花為媒》和《小二黑結婚》。侯老師接著又給我們講了各個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劇種,如:曲劇和越調、山東的呂劇等等。接著又給我們講了唱戲的唱法,現在90%以上的戲曲演員都是用普通話的唱腔、念白,但也是有特殊的,如:演員趙麗蓉在年輕的時候曾經是一名戲曲演員,她唱戲的時候就是用唐山話唱的。還有就是評樂隊,它是由古代樂器和現代樂器結合而成,古代樂器有弦樂、二胡、笙、嗩吶、梆子、鐃鈸等,現代樂器有提琴、黑管、長號、小號、大號等。
之后,就是劉和軍老師介紹笙。劉老師先講了笙的歷史。笙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樂器,它最早發源于3500年前,并且很多西洋樂器都是受笙的建造原理的啟發而創造出來的,例如:口風琴。笙還有17、21、27、30孔之分。之后,劉老師還親自現場為我們吹奏了笙。
接著,馬旭峰老師為我們講述二胡和板胡的知識。它們兩個的用處很多,如:電影《地道戰》和電視劇《西游記》中都有用到板胡的地方。拉二胡的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激發大腦,保持體形。
最后,還進行了互動,還進行了現場演唱,并且唱得都很好,臺下掌聲雷動。
我相信這次活動,讓我們了解了許多戲曲知識,還讓我們在繁忙的學習中得到精神上的緩解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