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治病正面描寫的句子匯集200句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教案
教學目標:
【第1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2句】:聯系有關詞句,體會扁鵲的醫術高明和醫德高尚,懂得做什么都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心理,認識人物形象,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法、創設情景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句】:游戲導入,了解寓言
【第1句】:看圖猜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特點。
【第2句】: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第3句】:介紹扁鵲。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介紹寓言,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明確了寓言的特點。
【第2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1句】: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
【第2句】:檢查自讀情況:認讀生字、詞語。
蔡桓公 理睬 高明 無能為力
敷燙 幾劑湯藥 腸胃 骨髓
【第3句】:辨析生字,指導書寫。
腸:與身體有關。燙:溫度很高。湯:能喝的。
書寫:蔡
【第4句】:通過讀課文,誰知道這篇文章寫得是扁鵲和誰的故事?(蔡桓公)。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告訴大家,這個故事在講什么?
設計意圖: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還有一定難度,改變提問的方式,把生硬的“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換成了“用簡單的話告訴我們故事在講什么”,在對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思考方法的指導,降低了難度。
【第3句】:抓住“名醫”,讀悟感知
(一)感受“醫術高明”。
【第1句】:默讀課文,用“ ”劃出能體現出扁鵲醫術高明的句子。
匯報交流:(課件出示)
交流、匯報
A: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站著看了一會)
B:又過了十來天,扁鵲又拜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只隔了十來天,就知道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
C: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拜見,對蔡桓公說:“你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再不治會更加嚴重。”(隔了十來天你,扁鵲又看出蔡桓公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知道病情十分嚴重)
D: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老遠望,看了幾眼)
E:扁鵲解釋道:“皮膚病…………所以我不再請求給她醫治”(病到什么程度,怎么醫治,分析得很清楚,胸有成竹,不愧為名醫)
扁鵲通過簡單的看、望便能知道蔡桓公的病情,真不愧是醫術高明啊!(板書:醫術高明)
(二)感受“醫德高尚”。
醫術如此高明的神醫扁鵲為什么還會讓蔡桓公死去呢?難道是他不想給蔡桓公治病嗎?(不是)是蔡桓公拒絕治療,他勸蔡桓公了嗎?幾次勸說?(三次)請用雙橫線劃出扁鵲勸蔡桓公治病的句子。
句子1:“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指導朗讀:恭敬、誠懇的態度和語氣。指名讀,齊讀)
句子2:“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指導朗讀:著急的語氣,語速稍快。)
句子3:“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再不治會更加嚴重。”(指導朗讀:更加著急,語速更快。)
扁鵲一次又一次地勸說蔡桓公,你認為,扁鵲是個什么樣的人?
(板書:醫德高尚)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本環節重視朗讀的指導,以讀促悟,體會人物形象。
【第4句】:桓公之死,追根溯源
既然他是這樣一位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名醫,結果大王蔡桓公還是死了,究其最終根源是——蔡桓公拒絕治療。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畫出蔡桓公拒絕治療的.句子。
交流匯報
第一次: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扁鵲走后,蔡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你體會到了什么?提示看插圖。這是一個怎樣的蔡桓公?(自以為是:板書;聽不進意見、傲慢、不以為然)那你能帶著這種自以為是,不以為然的語氣讀讀這段話嗎?(指名讀)(評價)
第二次: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蔡桓公為什么沒有理睬他?表現出他怎么了?(不耐煩,生氣)生氣的蔡桓公雖然沒有說話,他可能會想什么?(指名說)
想象補白:蔡桓公很不高興,他心想( )。
第三次: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第1句】:當扁鵲第三次勸告蔡桓公,而且說他已經很嚴重的時候,他僅僅是一點點的不高興嗎?(憤怒)想象補白:蔡桓公非常不高興,他心想( )。
如果扁鵲再次勸告下去的話,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所以扁鵲連忙退了出了。
幾次勸說都不聽,還可以看出蔡桓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固執己見)
【第2句】: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態度。(個別學生展示)
【第3句】: 想象補白。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蔡桓公最終自食其果,五六天之后,蔡桓公的病的病已經到了骨髓,躺在床上,急著派人請扁鵲的時候,他心里可能會想什么?可是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已經逃到秦國去了。
設計意圖:通過想象補白,理解蔡桓公的態度,以及蔡桓公的人物形象。
【第5句】:聯系生活,理解寓意
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要善于聽取別人的勸告。要防微杜漸。(板書:微)進行及時的防治(板書:防)就能杜絕病情的漸漸變化。(板書:杜 漸)。這就叫做“防微杜漸”。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事例,如:(聯系生活實際舉例:出示幻燈片)
【第6句】:按照順序,復述課文
(現在,我們理解了故事,明白了道理,那么這個寓言故事是按照什么順序寫得呢?)(時間順序)找出時間順序的詞語。
(有一天, 過了十來天,十來天后,又過了十幾天,五六天后,不久。)
哪位同學能根據這幾個時間,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不錯,能夠根據這幾個時間把故事清楚地講出來)希望同學們無論是寫作文還是平時的說話能按照一定的順序,這樣才會條理清楚,簡潔明了。
設計意圖:能夠復述故事內容,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本環節旨在教給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去復述故事內容。
【第7句】: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第1句】:把今天學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
【第2句】:推薦閱讀。
《濫竽充數》《自相矛盾》
《老馬識途》《鄭人買履》
設計意圖:課后通過給爸爸媽媽講故事,鞏固復述故事內容。推薦閱讀書目,擴大孩子的閱讀量。
板書設計:
29 扁鵲治病
扁鵲 蔡桓公
醫術高明 諱疾忌醫
醫德高尚 自以為是
聽取意見 防微杜漸
《扁鵲治病》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扁鵲治病》教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第1句】:正確認讀、理解新詞。
【第2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
【第3句】:明白這則寓言故事闡明的道理。
教學重點: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
教學難點: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課前準備:①查閱有關扁鵲的資料。②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第1句】: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第1句】:喜歡聽故事的孩子舉手。在故事中學習,在故事里成長,從故事中有所收獲。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第2句】:齊讀課題扁鵲治病。通過今天的學習要達成學習目標。
【第2句】:設疑讀文,明確任務
【第1句】:學完第一課時,同學們的收獲肯定很多。
誰來回答
神醫扁鵲為誰治病?治病的結果呢?
【第2句】:設疑:
既然病人死了,作為醫生,扁鵲應不應該承擔責任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成
立一個調查小組。我自告奮勇任組長。行嗎?
【第3句】:研讀課文,閱讀感悟
【第1句】:直奔主題,調查的重點扁鵲治病的經過。
【第2句】:(出示調查記錄表)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然后小組討論完成調查表中病情記錄的填寫。
從這三次的診斷記錄上,你看出什么?(看來,病情在不斷地發展,一次比一次嚴重。)
(一)扁鵲勸說
過渡:于是,扁鵲是一再勸說蔡桓公治病。
咱們的調查指向扁鵲。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扁鵲勸說蔡桓
公治病的語言?用﹏勾畫出來。
學生回答,教師投影相機出示扁鵲三次勸說的語言。
A、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B、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C、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第1句】:請學生找到相關的語句。我們依次讀一讀這三次勸說,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1)病情越來越嚴重。
能不能通過朗讀把這越來越嚴重的病情表現出來?
(2)你還發現了什么?扁鵲一次比一次擔心,心里非常著急。
師小結:是呀,蔡桓公的病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加劇,扁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來拜見,因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時醫治的話隨時就有生命的危險因為他知道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因為他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足見扁鵲醫德高尚(板書)。
【第2句】:小組練讀、賽讀扁鵲勸說的句子。
【第3句】:小組推選個別學生朗讀。
評價:我聽出來了,你越來越擔心;你的勸說情真意切,如果我是蔡桓公一定會聽你的了;你強調了這病的嚴重性,看來是非治不可了;你的勸說沒有說服力,可不像一位名醫。
(二)蔡桓公的反應
過渡:扁鵲情真意切,面對扁鵲的勸說,蔡桓公的反應如何呢?接下來,調查指向蔡桓公。
【第1句】:快速瀏覽課文,找到相關句子,用勾畫出來。
A、蔡桓公毫不在意地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
B、蔡桓公假裝沒聽見,沒有理睬他。
C、蔡桓公聽了滿臉不高興。
【第1句】:扁鵲再三勸說,蔡桓公卻是一再拒絕,請你自己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1)神態、語言(第一次:不相信自以為是)
(2)神態(第二次:不理睬固執己見)
(3)神態(第三次:不高興諱疾忌醫)
【第2句】:自由練讀,從讀中體會蔡桓公的語言、神態和隱含的.心理活動。
【第3句】:小組賽讀。
(評價預設:真是龍顏大怒啊,蔡桓公火冒三丈了)
(三)學生分角色朗讀。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合作,通過朗讀體會扁鵲與蔡桓公的心理活動。
老師讀敘述部分,男生讀蔡桓公,女生讀扁鵲。
(孩子們的朗讀已經再現了扁鵲治病的場景。)
【第4句】:深化主題,揭示寓意
過渡:又過了十來天,扁鵲老遠望見到蔡桓公,立刻掉頭就跑。作為醫生,他是見死不救呢?還是他一開始就沒有醫治的良方,根本是個沒本事的庸醫呢?
【第1句】:下面我們齊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出示調查表)請各小組成員開展討論,把調查表中治療方案部分填寫完整
【第2句】:診病時間診斷記錄
【第3句】:仔細觀察病歷的治療方案,從中你發現了什么?(對癥下藥、有藥可治)扁鵲醫術高明(板書)。
【第4句】:思考:
從皮膚病開始,明明是有藥可治,最后連名醫也無能為力,究竟是什么要了
蔡桓公的命?(不聽勸告、自以為是、固執己見諱疾忌醫:隱瞞疾病,不愿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第4句】:拓展想象,抒發感想
【第1句】:過渡:現在該是我們調查小組出結論的時候了。我們的調查分析證明:蔡桓公的死,責任完全在在他自己。
【第2句】:但凡成功的人,都善于反思。參與了這項調查以后,把這個故事與我們的學習生活聯系起來想想,我們從這則寓言故事中吸取什么教訓呢?(【第1句】: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第2句】:及時改正自己的壞毛病、壞習慣。)
【第5句】:總結,作業
我們的調查小組工作進入下一個階段。我們的新任務是:組內每個成員都擔任故事宣講員,把《扁鵲治病》這個故事講給像蔡桓公這樣的人聽。接受新任務的同學起立,讓我們用掌聲迎接新的挑戰。
板書設計:
治病
扁鵲蔡桓公
不聽勸告
醫德高尚
固執己見
醫術高明
諱疾忌醫
小學語文《扁鵲治病》說課設計
【第1句】:說教材
《扁鵲治病》這篇課文是西師大版第六冊第三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取材于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不要諱疾忌醫、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第2句】:說目標
(一)學習目標
【第1句】:學習8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第2句】:了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過程,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等道理。
【第3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了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過程,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學習準備
【第1句】:查找有關扁鵲和蔡桓公的資料。
【第2句】: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初步理解不懂的詞語。
【第3句】:小黑板
【第3句】:說教法
【第1句】:根據教材的特點和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中,采用自主學習,自能閱讀的教學方法。即引導學生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并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第2句】:創設愉悅和諧的.情感氛圍,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以成功達成目標。
【第4句】:說教學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第1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2句】:學生自由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識情況。
【第3句】: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弄懂其中蘊涵的道理。,
【第4句】:板書設計,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與學生一同完成了板書的設計,清晰地展示了課文內容。
四年級語文《扁鵲治病》說課稿
【第1句】: 教學理念
《語言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在基礎教育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雙基的學習與訓練,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文化品味的提高、|審美情趣的'培養等。做好這些的前提,教師就要正確地把握語言教育的特點,重視語文課程的熏陶感染,充分利用課堂的實踐性,使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全方位地為學生提供語文學習和言語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能力。
【第2句】: 說教材
【第1句】:教材簡析
《扁鵲治病》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第八組中的一篇課文。是關于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主要寫扁鵲多次拜見蔡桓公,并勸戒他及時醫治自己的疾病,但蔡桓公堅信無病不肯從醫,導致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扁鵲治病》是第八單元的課文,該單元主要學習故事,感受故事的魅力,體會其中道理。在這篇文章中,一是讓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2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 會人物想法。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3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整體地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