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幼兒教育隨筆挑食 挑食的小班教育隨筆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挑食篇一
在我們班級現常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小a是個帥氣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來臉上還露出兩個小酒窩,是個蠻可愛的小男孩,可是他每天中午吃飯就是個大難題啦不管我們怎么去哄他,說好話給他聽就是無動于衷,每天就是在耗時間,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時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飯放在嘴巴里,這幾粒飯在嘴巴里可有好長時間好嚼呢;等過了一會兒他眼睛又開始東張西望等到其他小朋友吃的差不多時,他還是沒有吃完。不僅有小a情況類似也有小b他先看到今天的菜是什么菜,看著菜合不合口,她每天吃飯先是把飯吃完,然后看到不喜歡的菜就開始用勺子一點點的在摳,當老師說你趕快把這個菜吃下去時,她說老師呀我這個菜真地不喜歡吃可不可以不吃;在我們的鼓勵下他開始慢慢的嘗試,可過了沒過多久,她又不動勺子。我每天看著他們這樣也真的很無奈有時和家長聊起,得知家里每天要喂很長的時間。
從以上這兩個孩子的身上發現有不同的點一個是吃飯慢,而另一個孩子是看菜是否對胃口。總之這他們都不愛動手吃飯,愛挑食,但家長在家又代替的太多,可每次他們又想在幼兒園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能夠愉快的進餐不要挑食。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要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予孩子肯定,不要因為做不好而一切代替。指南中還提出要引導幼兒學會一些自理的基本要求。不過在這兩個事例中我也開始琢磨,找一些原因的存在。我開始反思我也有做的不足之處,有時看到他們實在是太慢太慢我只好幫忙開始喂了,可一喂他就大口大口的吃,這就表現出孩子的本性,其實他不是不會吃,也不是慢而是要等著老師來喂。這就表明了有些孩子在家時過于照顧,而導致孩子的懶惰。還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挑食我們想了一個辦法,把愛挑食的孩子和不愛挑食的孩子座在一起得到一些幫助。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挑食篇二
小班的孩子年紀小,所以老師總會對他們多進行一些照顧,不過,在老師們看來,吃飯總是幼兒園小班一件頭痛的事情。孩子們在家里任性慣了,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一頓飯老師使出渾身解數讓孩子們吃下去。不挑食教育隨筆小班 浩浩是挑食孩子中很特別的一個。因為他脾氣特別倔,說不吃就不吃,一點點也不吃。今天吃豬肝,看他的樣子估計又是一點也不吃了。
我這個老師做得還真無耐,讓孩子吃點東西他說不吃我就妥協了。今天我決定要再試一試。
“浩浩,今天我們吃一塊豬肝好嗎?就吃一塊。”
我都有點低三下四的。
“不吃,我咬不動的。”
“今天的豬肝是湯里的,一定能吃得動,而且豬肝是補血的,吃了你的小臉會紅紅的哦。”
“可是吃豬肝我會吐的。”
“我們再試一下嘛!”
我都有點哀求他了。
“我不吃!”
我真的是黔驢技窮了。雖然說有“軟硬兼施”兩種方法,剛才“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但估計他只會含淚“就范”,甚至于“號啕大哭”來抵抗。想想孩子心情不好,吃啥也不長肉啊。看來我真的要放棄了!
轉念一想,我又想到了一個對策。浩浩不是一直把我當他的朋友嘛,時常跟他媽媽說:“老師是我的好朋友。”還要帶著小餅干跟我分享。
“浩浩,我不想跟你做朋友了,豬肝很有營養的,你一點都不吃怎么會健康。”然后我不說話就走了。
孩子們都吃得差不多了,我也準備帶孩子們去散步。浩浩走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吃半塊行嗎?”
看來他是真的有點動搖了,我決定堅持立場。
“你自己覺得呢?”我自顧自帶著小朋友準備散步。眼睛偷瞄到他慢慢走回座位,拿起勺子把剩在碗里的豬肝放到嘴里,用力嚼了幾下吃掉了,并很快的放好碗跟了上來拉著我的手說:“老師,我吃完了,你還是我的好朋友嗎?”
我對他微笑著說:“那當然!”
他也開心的對我笑了。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我那一句看似平常的“浩浩,我不想跟你做朋友了”,一定在浩浩小小的心里掀起了小小的波瀾,他不愿失去我這樣一個朋友,不想失去和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最終,浩浩放棄了自己的堅持,愿意嘗試自己內心里原本深深拒絕的東西。把老師和孩子放在天平的兩端,在平等、尊重和友誼的基礎上,孩子和老師都會獲得一種較快樂的情態。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挑食篇三
柏柏是我們班非常喜歡學習的一個男孩子,從兩歲左右開始,他就對書面文字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不僅早早就背完了《三字經》、《弟子規》等傳統著作,而且認識不少的漢字,他也十分喜歡讀書。在家長的眼里,他是一個十分聰明乖巧的孩子。
但是自從來到幼兒園,柏柏小朋友遇到了十分大的困難,這些困難全部來自于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
由于爺爺奶奶的溺愛,柏柏小朋友在吃飯、穿衣、整理物品等方面很吃力,他不僅不愿意自己吃飯,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時總是很為難,而且他的咀嚼能力很差,吃飯時基本上是將飯菜整個吞下,這些因素導致他在吃飯問題上有很大的心理障礙,他的咀嚼能力也有待提高。
另外,在穿鞋、穿外套、整理被褥等生活問題上他也不能夠自己完成,并且沒有努力學習這些事情的心思,他總是在等待,想要老師或者家長幫他完成。
因此,盡管進入班級已經較長時間了,但他的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的3歲左右時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叛逆期,他的成長讓他感覺到自己有自主的能力,并且會表現出極大的欲望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愿意讓家長幫忙,如果家長能夠順應幼兒的發展規律,在這個時期給予幼兒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自己探索,給與他自主的權利和機會,并且教會他正確的方法,他就會在生理和心理上順利度過這一時期,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但是由于柏柏爺爺奶奶的溺愛,以及兩代家長教育觀念的不統一,導致柏柏現在的這種情況。
針對柏柏小朋友的具體情況,我們首先和他的家長溝通,希望家長能重視這個問題,并且和我們幼兒園共同合作,幫助柏柏盡快解決生活自理的問題。
在家庭方面,我們建議家長一方面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穿鞋,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他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在家庭的飲食方面不宜將食材做地太過精細,以鍛煉和發展他的咀嚼能力。
在幼兒園,我們從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鼓勵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他體驗到成長和自主的快樂。在吃飯方面,我們采取了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鼓勵他自己動手吃飯,耐心地指導他咀嚼食物,在碰到自己不喜歡的食物時,通過小故事、表揚等方法引導他。并且指導他在活動區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
通過我們和家庭的共同合作,柏柏小朋友在生活自理方面的`問題得到了明顯了改善,他的自信心也逐漸建立起來。相信在我們不斷的努力下,將會看到他更大的進步!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挑食篇四
現在越來越多的幼兒有挑食的毛病,近來我班上的一位新同學就十分的挑食,幾乎都不愛吃,讓老師非常頭痛。挑食對兒童的影響是十分大的,人體健康成長需要六種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這些營養素存在于某一類或幾類食物中,只有保持均衡膳食,才能保證營養攝入的全面與平衡。挑食容易導致某些營養素攝入不足,從而導致營養不良,體質虛弱,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甚至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造成孩子挑食的主要因素
受大人飲食習慣的影響:經常見到的現象是小孩隨著父母不吃這個而愛吃那個父母有挑食毛病,子女就跟著學,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挑食的壞習慣。
不良的飲食習慣:孩子不能按時定量進餐,吃零食太多,就會影響食欲,俗話說"餓吃甜如蜜,飽時蜜不甜"。孩子的胃本來就不大,胃內食物排空需要3-4小時,到了吃飯時間有饑餓感覺,吃飯就香。如果不是定時吃飯,而是點心,鍋巴,餅干,各種飲料,亂吃亂喝,胃內總有食物,胃就得不到休息,這樣到吃飯時間孩子就沒了食欲,再好的東西他也沒胃口,自然就挑三揀四。
孩子的口味與成人不同:孩子需要清淡,甜味的食物,而大人的食物大都味濃,調料翻雜。這些飲食問題沒有引起父母的重視。
疾病及藥物的影響:各種急慢性傳染疾病,寄生蟲病,消化道疾病,某些元素缺乏特別是微量元素如鋅和鐵缺乏是常見的引起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另外患病期間服用各種藥物其副作用的影響也是一個因素。
針對以上因素采取如下辦法:
避免大人的挑食習慣影響孩子。父母一定要起到榜樣的作用,自己不再挑食,從而帶動小孩合理進食。
想方設法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教育孩子不吃零食,少喝飲料,要定時進食,按頓吃飽。
為了增進孩子的食欲,要盡量把飯做得好吃一些,變換花樣,烹調時使色香俱全,一種菜可以多種做法,再取上個好聽的菜名,引起孩子的好奇與興趣,從而想吃,愛吃,多吃。
在孩子患病期間,飯食一定要做得清淡,多做流食,適宜于小孩的口味。藥物要注意合理使用,盡量選用胃腸道副作用小的藥物。按時給小孩查體,聽取保健醫生的建議。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挑食篇五
午飯時間到了,今天幼兒園的食堂里做的飯菜是用肉燉冬瓜,我把飯菜一提到餐廳,有的小朋友就說:“老師,今天的菜好香啊。”“老師,我要多吃一碗。”我一面回復著孩子們的話,一面給他們盛飯。
飯盛好了,孩子們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老師,楊東潤不吃冬瓜,他說冬瓜不好吃。”
“是嗎,怎么能這樣呢?”我走到楊東潤身邊,問道:“你為什么不吃冬瓜呢?冬瓜的營養很多,又好吃,又美容。”
“老師,冬瓜不好吃,媽媽在家做的我也不吃。”
“你媽媽做的不如幼兒園里做得好吃,不信你嘗一口。”我舀了一勺放到他嘴邊,可是他就是不張口。
怎么辦呢,總不能讓孩子從小養成愛挑食的壞習慣吧。我隨手拿起電話和他媽媽進行了溝通,通過溝通,我了解了楊東潤出現挑食的現象主要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媽媽過分溺愛他,任由他任性,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給他吃。平時又愛吃零食,最終影響了正餐,而導致挑食。
針對這種現象,在教育的同時,我還采取游戲地方法,依孩子的興趣變換花樣,和他說一句悄悄話:“你今天真棒,飯菜都讓你吃完了。”“你把菜吃完,老師獎勵你。”同時還要通知家長,在家里做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準備,讓他體驗勞動的成就感,來提高孩子進食的興趣。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挑食篇六
時光飛逝,我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了快有兩個月,從中我也發現身邊的孩子們開始慢慢地成長起來。我們班的張民哲,他的改變非常得大,在一件事件之后我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在一次區域活動中,剛開始孩子們手里拿著書本認真地看著。突然,聽到“嘶”地一聲,書本被撕破了。只看到孫佳佳拿著一本破書傻傻地楞在一旁,之后開始嚎啕大哭起來,這時張民哲忙站起來對她說:“對不起,對不起。”看到這個情景,我來到佳佳身邊對她說:“乖,不哭了,告訴老師是怎么回事?”她哭著說:“張民哲搶我的書,還把它撕破了。”這時張民哲馬上接上說:“老師,我已經和她說過對不起了。” “好了,張民哲知道自己已經犯了錯誤,他也主動向你認錯了。我們就原諒他吧。”于是我摸摸佳佳的頭說,佳佳聽了邊擦著眼淚,邊點點頭。我又對張民哲說:“這次我們原諒了你,下次你不許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哦。如果你要看這本書,應該和佳佳兩個人商量,如果她同意了,你才能拿,知道了嗎?”張民哲低著頭說:“老師,我知道錯了。”之后,我拿出了紙巾,讓張民哲幫佳佳把眼淚擦干凈,他倆都開心地笑了。
在平日生活當中,孩子們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由于他們年齡還比較小,因此他們的內心思想及表現出來的行為有時會如出一轍。他們有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意識,有時知道這件事是錯的,但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而往往他們在犯了錯誤的同時也不會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有時候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錯誤。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就如我們班的張民哲小朋友,在之前的生活當中,他犯了錯誤不會自己承認,往往需要我們老師的提醒和教育。而在這次事件中,他能知錯能改,馬上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說明他對于事情的對錯有著一定的判斷能力,這也說明他的內心已經慢慢地開始成長起來。
在孩子們的世界中,我們老師要充當好引導的角色,正確地引導他們去判斷事情的對錯,也要時刻地教育他們能勇于承擔自己所犯的錯誤。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挑食篇七
品德培養值日生是孩子們走向自我并投射于社會認知價值定位的關鍵期,這種簡單的小組合作交往性管理行為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找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交往方式。面對一個個如雨后春筍冒出來的新鮮敏感的問題孩子總會從他們的不足中找到問題所處的關鍵。用自己最方便最快捷的思維去改善問題的表像。知道問題的對錯,了解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方法。
晨宇是一個語言能力發展很好的孩子。一般再跟他交談的過程中你總會發現在他的世界,他的所做得一切事物都是對的。吃完水果之后孩子都自覺地到洗手間去清洗自己的小手,回來的時候,小朋友都來跟我告狀了,大聲地說:“老師,晨宇又在玩水了!”我便急匆匆地做到洗手間。很嚴肅地說:“晨宇,你在玩水是嘛?”這次小家伙低著頭輕輕的回答“老師,剛才只是水龍頭開了太大了才會打濕衣服的,下次我小心一點嘛!”然后轉身跑到教室靜靜地坐下來了。
看到晨宇的表現,從他的表現行為我進行了以下分析:
1、孩子已經學會覺察他人的行為表現,并以做出了是適宜的反應。
2、初步辨別是非,習慣遵守常規。
3、喜歡簡單評價他人的行為。
4、愿意接受成人的指令,及時完成任務
5、愿意共同分享歡樂及成果。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挑食篇八
吳雨昊在我們班是各方面能力都很弱的幼兒,比如,開火車排隊、起床穿鞋、上廁所解小便,他都需要老師幫助。特別是解小便,幫他拉下褲子都還不行。剛開始,小朋友都是自己去解小便,他就一個人站在那兒不吭聲,于是我便問他:“昊昊,是不是不會。”看他看著我不吭聲,我知道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在得到“是”的回答后,我把他的褲子拉了下來,隨即去關注別的幼兒。
尿完后,別的幼兒已經出去做到了位子上,這時發現昊昊的褲子是濕的,我覺得很奇怪,我明明幫他拉了褲子,為什么褲子還是濕的呢?難道是之前就已經解手了嗎?問他,他只是看看我,我只好給他換了褲子。
第二天,在入完廁后我發現他的褲子還是濕了,我便問于老師,她說:“我給他也是拉下褲子才去尿的。”這是為什么呢?于是我決心查個究竟。
睡覺前,我和往常一樣讓幼兒去解小便,給昊昊拉下褲子后我留心看看他,這時我才明白為什么昊昊總是把小便解到褲子上,原來他的小手一動不動,任由他的“小雞雞”搭拉著腦袋,于是“噓噓”時也就順著大腿跟流了下來。發現原因后,昊昊每次解小便時,我都要提醒他小手要捏牢“小雞雞”。這下,昊昊的褲子就不再莫名奇妙的濕了。
小班幼兒不但語言表達能力弱,而且動手能力也差,需要我們做老師的多觀察、多注意,做個細心的老師,使幼兒能開開心心的度過每一天。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挑食篇九
教師平時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如進餐前,先讓孩子洗凈手,進餐時要細嚼慢咽,不要吃得過快或者過慢坐姿要端正,不翹小椅子。
今天開飯時,我對小朋友說:“大家要愛惜每一粒糧食,不要掉飯粒。”誰知,我剛講完這話,一邊笑一邊將碗里的白菜挑到桌子上,我分析他這樣做不屬于控制能力差,而是故意的,他在挑食。
我極力控制自己,耐心與他交談,防止產生對立情緒,加深矛盾。同時對全班小朋友提出要求,防止對集體產生不良影響,經過這件事后,教師多次向孩子講述,多吃蔬菜對人體的好處和偏食對人體發育的害處。
從那起,他吃飯從不挑食,使我體會到孩子都是天真可愛的,每個孩子都有長處和短處,只要我們采取正確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孩子會天天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