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元宵】我縣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元宵佳節
縣文廣新局開展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
為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活躍節日氣氛,讓居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元宵佳節。2月14日,縣文廣新局、縣文化館精心組織,子羽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與東望志愿者聯合開展“龍騰虎躍中國年 多彩非遺鬧元宵”猜燈謎活動。
這天的騰泰財富廣場顯得格外熱鬧,活動現場張燈結彩,人頭攢動、喜氣洋洋。下午兩點整,猜燈謎活動正式開始,過往居民對本次猜燈謎活動十分感興趣,紛紛駐足圍觀,許多年輕人興致勃勃、摩拳擦掌,爭先恐后的答題,轄區內的燈謎愛好者們也陸續趕來,將活動現場圍的滿滿當當,由縣文化館精心準備的300條謎語懸掛在彩繩上,謎面涉及知識廣泛,趣味性強,大家在一條條謎語前駐足思索、絞盡腦汁,各路高手可謂大顯神通。有的一家人齊上陣,有的則三五成群一起討論,不一會功夫,一條條謎語都被解答出來,人群中不時的爆發出陣陣的贊嘆和驚呼。活動現場還精心準備了金龍魚食用油、老虎公仔、卡丁車券、李錦記醬油、立白肥皂、白貓洗潔精等豐厚的獎品,猜對者可兌換一份禮物,收獲一份喜悅與快樂。通過猜燈謎這種中國獨有的民間文娛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文化,還增添了節日氛圍,更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深受居民群眾的喜愛,讓大家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來源:子羽社區 付秋娟、文旅局 鄧小勇)
長山晏鄉開展元宵猜燈謎活動
2月14日,長山晏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文化站聯合開展“‘我們的節日·元宵節’猜燈謎”活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讓傳統節日氛圍更健康、更濃郁、更有文化品位。
活動現場,長山晏鄉文化站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工作人員早早就張掛了橫幅和燈籠。大家駐足在謎面前時而冥思苦想,時而互相討論,不斷傳出因猜中謎面而發出的歡呼聲。
據了解,本次猜燈謎活動,謎面共涉及人名、生活常識、成語、難易程度不等,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文化程度群眾的參與率。猜對燈謎的群眾能獲得一份獎品,為大家帶來節日的喜慶。
“我覺得猜燈謎很好玩,也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湯圓更預示著我們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工作更上一層樓!”長山晏鄉政府職工廖鴻說。
“今天開展的猜燈謎活動,吸引了廣大干部職工參與,效果非常好,大家都非常高興,以后我們會經常舉行這樣的活動,豐富大家的文化生活。”長山晏鄉副鄉長樂歡說。
梅莊鎮:情牽敬老院 共迎元宵節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團圓佳節,為切實關心關愛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們,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2月15日上午,梅莊鎮黨委書記胡昕飛攜鎮民政、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一行深入到敬老院開展元宵慰問活動,與老人們共度元宵佳節。
在敬老院,胡昕飛與老人們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生活和身體狀況,向他們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問候,并為每位老人送上慰問金。中午時分,敬老院食堂內飯香四溢,老人們圍坐一堂,一片歡聲笑語,胡昕飛與老人們一同舉杯共飲,祝愿他們元宵節快樂、身體健康。志愿者們和工作人員還為老人們端上熱騰騰的湯圓,讓他們感受象征節日團圓與圓滿的濃濃氛圍。
此次走訪慰問活動元宵節謎語兒童謎語,切實將關懷送到老人們心坎上,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和節日問候,營造了“尊老、愛老、敬老”的良好社會風尚。同時,也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健康幸福、安度晚年。
民和鎮:溫情元宵節,慰問暖人心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元宵節到來之際,民和鎮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轄區上下營造出團結祥和、幸福安康的氛圍。
2月14日上午,民和鎮趙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進賢商業聯合會帶著新春的祝福,帶著對困難群眾的關懷之情,對村轄區的14戶困難家庭進行元宵節慰問。
活動現場,志愿者為困難群眾送上大米和食用油等慰問品,并祝大家元宵節日快樂。隨后志愿者們還與困難群眾聊家常、談生活,并鼓勵他們要微笑面對生活,用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生活。“你們送來的物品都是我們生活上離不開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十分感激大家,同時也要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困難百姓的幫扶”脫貧戶付金蓮激動地說到。
在院澤村、山前村、江前村、白果村、北門村、鳳嶺村、涂家村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們紛紛邀請轄區老人及困難群眾到村里一同過元宵、吃湯圓,“每年都能吃到村里準備的湯圓,心里甜蜜蜜的,感謝黨和村委會對我們的關心,有你們真好!”院澤村90多歲的老人李發根笑著說。
李渡鎮:黨員志愿者走進敬老院開展實踐活動
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上午,李渡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機關黨員志愿者走進李渡鎮敬老院,積極開展以“我們的節日·元宵節”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向敬老院老人們致以節日的關懷,與老人們一起歡度元宵佳節。
活動中,志愿者們帶著特地準備好的湯圓來到李渡鎮敬老院,為老人們煮好并端上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與老人們歡聚一堂,詳細了解他們在生活、健康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并祝愿各位老人元宵快樂、身體健康!
志愿者們還自發給敬老院打掃庭院內外,為老人們整理房間。黨員志愿者們的身體力行是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具體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同時也為老人們送去了元宵佳節最真摯的關懷與問候。
白圩鄉:元宵送溫暖 情暖敬老院
在元宵佳節到來之際,為讓老人們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和社會的關愛,2月15日,白圩鄉組織鄉文化站、鄉團委、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鄉退役軍人服務站在鄉敬老院開展“元宵送溫暖情暖敬老院”活動,志愿者們為老人煮湯圓、送祝福,共同歡度元宵佳節。
當天上午,志愿者們早早就采購好食材,來到鄉敬老院煮起象征闔家團圓的芝麻湯圓和花生湯圓。隨著湯圓出鍋,志愿者們將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陸續端到老人們手中,品嘗著香甜軟糯的湯圓,老人們臉上個個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溫馨的氣氛瞬間在敬老院里彌散開來。
“每逢過節,鄉政府都會組織志愿者來看望老人,為老人帶來歡樂和溫暖,并及時幫助敬老院解決實際困難,我們非常感謝。”白圩鄉敬老院院長胥美珍感動地說。志愿者們也紛紛表示,今后還將繼續發揚志愿服務精神,用實際行動將愛心傳遞下去,讓更多的老人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來源:白圩鄉 付嘉欣)
縣市場監管局開展元宵節主題活動
“吃湯圓”、“猜燈謎”。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營造元宵佳節濃厚氛圍,2月15日,進賢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元宵節主題活動,進一步豐富全局職工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傳統文化認知。
本次活動,現在布置轟轟烈烈、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節日的氛圍充滿了每一個角落。該局干部職工紛紛踴躍參與活動當中,大家一起歡快的吃著元宵、爭先恐后的猜著燈謎,將現在氣氛一步步推向高潮。
此次活動,干部職工全程參與其中,親身感受節日帶來的喜悅氛圍,不僅給大家緊張的工作生活中增添一些愉悅的氣氛,還豐富了節日文化生活,同時進一步提升全局干部職工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大家紛紛表示,在新的一年,會以更高的思想認識、更好的工作狀態、更實的工作作風全力維護全縣市場環境、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歡樂吃湯圓冰墩墩“鬧”元宵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豐富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和諧、溫馨的節日氛圍,同時,為慶祝與奧林匹克的再次牽手,2月14日,農夫路社區聯合人民大道社區開展了“歡樂吃湯圓 冰墩墩‘鬧’元宵”活動。
活動中,社區志愿者向孩子們介紹了元宵節的傳統民俗文化,結合冬奧會冰雪之約,教孩子制作黏土版“冰墩墩”。通過搓圓、捏條、勾邊……慢慢地一個栩栩如生、憨態可掬的“冰墩墩”就出現了。孩子們都認真去完成屬于自己的“冰墩墩”,也體會到了收獲的快樂。實現了“一人一墩”的愿望,在動手中感受中華傳統民間文化的魅力,也表達了對北京冬奧會圓滿成功的祝福。隨后,社區工作人員為大家送上香甜的湯圓,湯圓湯圓圓又圓,一碗湯圓暖心間,大家圍在一起吃湯圓、品元宵,儼然一個大家庭,歡聲笑語一片,熱湯圓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元宵佳節撞上冰雪之約,通過這次活動既帶青少年領略傳統文化魅力,傳承傳統文化,過更有意義的元宵節,也滿足大家對冬奧會吉祥物的喜愛,實現“冰墩墩自由”。(來源:農夫路社區 黃丹)
鐘陵社區舉辦元宵節猜燈謎· 做花燈活動
為了豐富社區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使居民度過一個歡樂、喜慶、祥和的元宵佳節,2月15日,鐘陵社區舉辦“元宵節猜燈謎”活動,為社區居民帶來了一場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盛宴。
活動開始前,社區工作人員將準備好的謎語高高懸掛在社區活動中心五顏六色的氣球上,營造出濃厚歡樂的節日氛圍,來參與的居民有的與身旁的朋友“竊竊私語”,有的自己在手里不停地比劃、沉思。內容豐富的燈謎吸引了大家,謎面有趣而通俗,社區居民群眾、青少年們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提示和討論,猜對答案的居民歡歡喜喜地領取了一份小禮品,現場洋溢著歡樂、祥和、喜慶的氣氛。另一邊的手工燈籠也吸引了小朋友,小朋友們拉著家長,挑選自己喜歡的材料,排排坐,興致高昂地DIY起了自己的專屬燈籠,碰上較難的步驟,便撒嬌讓身旁的大人們幫幫忙,一個個充滿創意與童真的燈籠便在親子協作下展現。
通過此次活動,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元宵節謎語兒童謎語,豐富了社區居民們的業余生活,也增加了鄰里間的感情,讓居民們在歡樂中共同體味傳統文化佳節。(來源:萬艷萍)
社區聯合開展元宵節親子志愿活動
為豐富居民朋友文化生活,活躍節日氣氛, 2月14日,在元宵佳節來臨之際,大石橋社區聯合賢士社區開展“慶元宵·包湯圓·感恩情”我們的節日·元宵節親子志愿活動。
活動現場,社區干部拿出準備好的糯米粉、紅豆沙,并邀請了一些轄區居民和樓棟長參與到包湯圓當中,親身體驗傳統文化魅力。大家歡聚在一起,分工合作,其樂融融,家長們一邊現場示范,一邊耐心的為孩子講解步驟和要點,孩子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卷起衣袖,捏上塊面團、填上餡料,就開始搓起了湯圓,頃刻間,許多白白嫩嫩的湯圓就完成了。社區干部煮好湯圓,大家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香軟甜糯,心里美滋滋的。
本次元宵節活動,不僅豐富了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增強了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也拉近了鄰里的友好關系。(來源:大石橋社區 陳靈)
社區聯合開展
“做燈籠品元宵,喜迎元宵佳節”主題活動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為了慶祝傳統節日的到來,弘揚傳統文化精神,2月15日,昌盛路社區聯合中山路社區、后萬社區開展“做燈籠品元宵,喜迎元宵佳節”主題活動。活動邀請了轄區的困難老人家、退役軍人、兒童以及團員。
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和老人小孩一起動手和面、和餡、搓湯圓、煮湯圓。當熱氣騰騰的元宵出鍋時,大人孩子們都迫不及待的品嘗著自己制作的元宵,大家邊吃邊拿起手機拍照,歡聲笑語不絕于耳。最后,到了小朋友們最期待的手工燈籠制作環節,社區干部耐心地向大家講解燈籠制作步驟,隨后在家長和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一盞盞喜慶的紅燈籠制作完成,活動現場其樂融融,節日氣氛濃厚。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增進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交流,拉近了大家的距離,而且加強了未成年人對傳統節日的重視,讓參與的孩子在制作的過程中收獲了快樂、提高了想象力和動手能力,更是極大的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來源:昌盛路社區 劉麗玲)
民和坊社區:送湯圓走訪慰問困難群眾
為了讓困難群眾感受節日氣氛,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度過元宵佳節,民和坊社區黨委組織開展走訪慰問困難戶志愿服務活動。
社區黨委書記舒韶萍帶領社區干部,上門入戶來到了轄區困難群眾的家中,親手為他們送上了湯圓以及慰問金等物資,并向他們表達了節日的美好祝福。在走訪慰問中,社區干部和他們拉家常,了解關心他們的生活近況,并鼓勵他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增強信心,積極面對生活。(來源:民和坊社區李田)
子羽社區開展有獎競猜活動瑞虎迎春逢盛世,歡天喜地鬧元宵。為增添節日氣氛,更好地貼近居民,子羽社區聯合九江銀行進賢支行共同策劃舉辦了“九銀鄰里慶元宵 歡歡喜喜趣味多”有獎競猜活動,既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又宣傳了金融知識,為居民營造歡樂喜慶的節日氣氛。
2月15日,九江銀行進賢支行工作人員早早的來到社區,與社區志愿者積極對接,并準備了謎語、湯圓、紅包以及精美禮品。活動中,銀行工作人員和社區居民互動起來,由銀行工作人員精心準備的謎語,謎面涉及知識廣泛,趣味性強,居民齊心協力想答案、猜燈謎,小小的謎題讓大家體驗到了濃濃的節日歡樂氛圍。隨后,九江銀行理財經理吳夢環圍繞今年春節前后發生的新型非法電信詐騙類型進行講解,詳細介紹非法電信詐騙的新形式、新特點和嚴重后果,通過現場對真實案例的解讀,教授大家如何分辨金融機構短消息的“李逵”和“李鬼”,為廣大群眾送上溫馨的“金融知識大餐”和“防騙小貼士”,并對大家提出的疑問一一進行解答,活動最后,工作人員為每位居民送上了“愛心元宵”,整個活動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來源:子羽社區 付秋娟)
人和社區開展元宵節趣味猜燈謎活動
2月14日,人和社區開展做燈籠、猜燈謎活動,讓轄區小朋友們體驗不一樣的“元宵節味”。
活動現場,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燈籠,經過細心的拼裝、創作,最終讓一盞盞五彩花燈成功“綻放”,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大家都感受到了濃濃的過節氣氛。
燈籠做好被貼上社區工作人員親自手寫的謎語后,高高懸掛在社區門外的繩子上,營造出濃厚歡樂的節日氛圍,顯得格外喜慶。來參與的居民有的與身旁的朋友“竊竊私語”,有的自己在手里不停地比劃、沉思。內容豐富的燈謎吸引了大家,燈謎有趣而通俗,社區居民群眾、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互相提示和討論,猜對答案的居民歡歡喜喜地將燈籠提回了家,現場洋溢著歡樂、祥和、喜慶的氣氛。
社區居民鄒女士表示:“今天我和孩子一起來到了人和社區參加了元宵活動,讓我們知道了元宵節的來歷,大門前的猜燈謎活動給孩子增添了許多傳統的文化課外知識,讓我和孩子從中得到了快樂。”(來源:人和社區 葉寧)
青嵐社區開展“猜燈謎 送湯圓 鬧元宵”活動
為了豐富社區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了解傳統節日的魅力,2月14日,元宵節前夕,青嵐社區在社區小廣場開展“猜燈謎 送湯圓 鬧元宵”活動。
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將提前準備謎語懸掛在社區小廣場的繩子上,營造出濃厚歡樂的節日氛圍,謎語涵蓋內容豐富,謎面有趣而通俗,激起了居民們的濃厚興趣。現場氛圍其樂融融,大家齊聚一堂,在歡聲笑語中爭先恐后競猜燈謎,不僅拉近了社區與居民彼此間的距離,還使得大家進一步了解了我國的傳統文化。所有猜中燈謎的居民都送上湯圓一份,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社區把元宵節這份節日祝福送到他們手中,讓他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節日關懷。
通過此次燈謎活動,為居民們營造了一個溫馨、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讓居民們感受到中華民族魅力所在,活躍了社區文化生活,為構建和諧社區起到了積極作用。(來源:青嵐社區 陶華)
鳳凰街社區開展迎“包湯圓,慶元宵”活動
團圓“食”刻,共“享”人間歡樂, 2月14日上午,在這新年彌留之際,鳳凰街社區邀請社區居民共同慶祝元宵佳節,參加“包湯圓,慶元宵”活動。
活動現場元宵節謎語兒童謎語,社區工作人員準備好的面粉以及餡料,社區居民紛紛參與到活動當中。元宵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是各地的習俗,雖然兩地所制作的食物不同,但形狀相似,圓圓滾滾的身材,都寓意著團團圓圓,辛福美滿。因此,作為南方地區,大家都拿出來自己包湯圓的手藝。同時,社區工作人員還號召大家一起包餃子,餃子象征著財富以及美好期望,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包住福運,和和美美。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社區工作者與居民相互交流分享經驗,并送上美好的祝福,場面其樂融融,歡聲笑語一片。
社區通過開展本次的元宵活動,不僅讓居民們感受到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更能讓社區工作者與居民維系情感,為日后社區工作的開展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來源:鳳凰街社區 吳家琪)
二塘鄉舉辦春節返鄉學子座談會:
濃濃家鄉意 殷殷學子情
為了積極落實南昌“人才10條”政策,吸引更多的在外學子返鄉就業創業,上班伊始,二塘鄉利用春節、寒假二塘籍學子返鄉之機,在三樓會議室舉辦返鄉學子座談會,為在外學子搭建了一個與家鄉面對面溝通的便捷平臺。二塘籍的近二十位返鄉學子參加了座談會。
會議由鄉黨委副書記彭俊偉主持,他為各位返鄉學子詳細解讀了《南昌人才十條政策》。鄉政府副鄉長付燕萍傳達了《致春節期間返鄉學子的一封信》。鄉黨委書記徐軻廷致辭并講話。
座談會上,各位返鄉學子暢所欲言,就畢業后返鄉就業創業和家鄉建設,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體會、意見及今后的規劃和打算。大家都一致認為,回到家鄉,他們越來越深刻感受到家鄉的巨大變化,環境變美了,鄉村產業也正在發展和興起。現在,家鄉正奔跑在鄉村振興路上,家鄉本身就具備了相當大的吸引力,又有了《南昌人才十條政策》,在外學子學成后返鄉就業創業乃大勢所趨,勢在必然。來自二塘鄉新源村委會觀溪村的胡恩澤,就讀于華東交通理工大學計算機與技術專業,目前大三在讀。他說:“每次回到家鄉,我都會感受到家鄉的變化,尤其是家鄉的產業正在逐漸興起,但在規劃和推廣方面還有所欠缺,學成后我要回到家鄉,用我所學到的知識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出一份力。”譚保霞,二塘鄉中譚村羅家村人,本科在讀,學的是小學教育專業。她說:“我是從二塘走出去的大學生,還有一年多就畢業了,現在我已經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畢業后我肯定回到家鄉,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用自己的所學回報家鄉!”
在座的其他返鄉學子也一一發言,談了自己的規劃和打算,以及對家鄉的建議和期盼。座談會氣氛熱烈而溫馨,大家推心置腹,坦誠相待,既有家鄉人民的深情厚意,又有各位學子對家鄉的眷戀之情。(來源:二塘鄉徐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