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寇準(zhǔn)六句格言90條

網(wǎng)絡(luò)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北宋寇準(zhǔn)六句格言90條

北宋 寇準(zhǔn)《書河上亭壁》翻譯賞析

蕭蕭遠(yuǎn)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譯文] 

秋風(fēng)蕭蕭,草木搖落,遠(yuǎn)處有一片稀疏的樹林,紅日西沉?xí)r,夕陽所照,只及山的一半,那秋山披帶著夕陽余暉。

[出自] 

北宋 寇準(zhǔn) 《書河上亭壁》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欄思何長。

蕭蕭遠(yuǎn)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注釋:

這是四首(春、夏、秋、冬)組詩中的第三首。詩前有序,說明此詩是作者被貶謫時寫的。

河:黃河。

檣(音“墻”):帆船上掛風(fēng)帆的桅桿。

危檻:高高的欄桿。

憑:靠。

危:高。

蕭蕭,風(fēng)聲。

譯文:

一個秋日的傍晚,獨自倚著危檻,憑高俯瞰,只見河面煙波滔滔,浩渺無際,河闊船稀,悠長的水流勾起綿綿思緒。秋風(fēng)蕭蕭,草木搖落,遠(yuǎn)處有一片稀疏的樹林,紅日西沉?xí)r,夕陽所照,只及山的一半,那秋山披帶著夕陽余暉。

賞析:

《書河上亭壁·岸闊檣稀波渺茫》寫的是秋景。

一個秋日的傍晚,詩人獨自倚著危檻(高樓長廊上的欄桿),憑高俯瞰。第一眼看到的是水。河岸靠近高樓的一邊,所以望下去,河岸顯得很寬闊。檣,桅桿,這里指船。水中,船只稀少,因此越發(fā)襯得那煙波滔滔,浩渺無際。

水,后浪推前浪,滾滾東流。凝望著它,詩人心潮翻滾,綿綿思緒也像視野中的水一樣悠長。他暗暗詢問自己:這是為什么?其實,他很清楚:當(dāng)初,詩人在參知政事任上,曾破格提拔了幾個賢才,遭到群小圍攻,被排擠出朝廷。不過,詩人善于克制自己,他知道,要消除不快,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忘掉它。于是,他抬起眼睛,看到了樹林,看到了秋山。

秋風(fēng)蕭蕭,草木搖落,遠(yuǎn)處有一片稀疏的樹林。目光越過這片樹林,詩人發(fā)現(xiàn)一個奇妙的景致:“一半秋山帶夕陽。”“一半”,紅日西沉?xí)r,夕陽所照,只及山的一半,故稱。秋色正濃,山也染上“秋色”了。這一半秋山,此刻在夕照之中,一片燦亮。遠(yuǎn)遠(yuǎn)望去,不像是殘陽照著秋山,倒像是那秋山披帶著夕陽余暉。“帶”字極妙,不僅變秋山的被動為主動,且將常景寫成了異景,饒有韻味。

全詩由觸景生情,到以景撇情,隱隱地傳達(dá)出了詩人情感上的掙扎過程。一個遭到貶謫的詩人,其思緒,其“愁情”,常常縈繞在他的心頭。在詩人面對景物、景與情會時,在詩人孑然獨處、百無聊賴時,這種愁情便會翻涌上來。然而,詩人是一位剛毅的政治家,他不允許這思緒、這愁情肆意泛濫,因此,他往往一洗悲酸之態(tài),將自己的注意力引到風(fēng)景的'觀賞上,把讀者也帶進他描繪的景色之中,此詩便是如此。

賞析二: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絕句,題寫在黃河邊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黃河上的景象,一是“闊”,王灣的“潮平兩岸闊”,被詩人濃縮為“岸闊”,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黃河恢宏闊大;二是“渺茫”,因為河闊,一眼望不到邊,加上太陽快要下山,自然是“煙波微茫信難求”,看不到對岸;三是“檣稀”,河上沒有幾條船,雖然看不見“百舸爭流”的熱鬧場面,卻使人覺得河似乎更闊了,煙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煙波又能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問題,獨自靠在亭邊的欄桿上,詩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許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許想到“欲渡黃河冰塞川”,也許想到“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瀉入胸懷間”……性格剛毅的詩人此時也許蕩上了一絲憂愁,但面對著“奔流到海不復(fù)回”的黃河,豈能“恨到歸時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這首詩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讓人聯(lián)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來。這一半沐著柔和斜陽的秋山,雖然沒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艷麗,卻給人以安閑、親切,也讓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見不到陽光的秋山,詩人卻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悵惘,在這壯麗的黃河落日圖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還有多少余味,就讓讀者自己去品嘗。

寇準(zhǔn)《書河上亭壁》詩詞鑒賞

書河上亭壁

宋代:寇準(zhǔn)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yuǎn)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譯文

寬闊的黃河,只有不多幾條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滾滾,一派渺茫。我獨自登上河邊的亭子,斜靠著欄桿,愁緒像河水,源源不斷。

那河邊、遠(yuǎn)處,蕭瑟秋風(fēng)中,有片稀疏的樹林,林后是聳立的高山,一半沐浴著西斜的陽光。

注釋

這是四首(春、夏、秋、冬)組詩中的第三首。詩前有序,說明此詩是作者被貶謫時寫的。

河,黃河。

憑,靠。危,高。

蕭蕭,風(fēng)聲。

危檻:高高的'欄桿。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寇準(zhǔn)三十七八歲時,前有小序,說在咸平元年(998年)鎮(zhèn)河陽,說明此詩是作者被貶謫時寫的。這是四首(春、夏、秋、冬)組詩中的第三首。

鑒賞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絕句,題寫在黃河邊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黃河上的景象,一是“闊”,王灣的“潮平兩岸闊”,被詩人濃縮為“岸闊”,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黃河恢宏闊大;二是“渺茫”,因為河闊,一眼望不到邊,加上太陽快要下山,自然是“煙波微茫信難求”,看不到對岸;三是“檣稀”,河上沒有幾條船,雖然看不見“百舸爭流”的熱鬧場面,卻使人覺得河似乎更闊了,煙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煙波又能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問題,獨自靠在亭邊的欄桿上,詩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許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許想到“欲渡黃河冰塞川”,也許想到“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瀉入胸懷間”……性格剛毅的詩人此時也許蕩上了一絲憂愁,但面對著“奔流到海不復(fù)回”的黃河,豈能“恨到歸時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這首詩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讓人聯(lián)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來。這一半沐著柔和斜陽的秋山,雖然沒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艷麗,卻給人以安閑、親切,也讓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見不到陽光的秋山,詩人卻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悵惘,在這壯麗的黃河落日圖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還有多少余味,就讓讀者自己去品嘗。

書河上亭壁古詩鑒賞

峰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yuǎn)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升庵詩話》載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明代的“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是個頑固的“詩必盛唐”派,“嘗言宋人詩不必觀”。有一天,楊慎抄了四首詩給他看,并問他這是何人詩。何看后不假思索地就說:“唐詩也。”其實這四首都是宋詩,其中有一首就是寇準(zhǔn)的《江南曲》。詩曰:“煙波渺渺一千里,白蘋香散東風(fēng)起。惆悵汀州日暮時,柔情不斷如春水。”這首詩氣象闊大,感情纏綿而真摯,確有“唐詩”的風(fēng)韻,遺憾的是何景明一味尊唐抑宋,差一點把寇準(zhǔn)埋沒了。結(jié)果招來楊慎的一頓譏諷:“此乃吾子所不觀宋人之詩也!”

這個故事意在為宋詩“正名”,批評了一些人對宋詩評價的偏頗。不過,何景明也并不是詩的門外漢,他把這幾首詩看成是“唐詩”,固然有他“不觀宋詩”態(tài)度偏激的一面,但也有他畢竟看出了這些詩中唐人氣象和風(fēng)格。如從這兩個方面來認(rèn)識和評價寇準(zhǔn)乃至宋初的某些詩人的詩作,就會比較中肯。

寇準(zhǔn)(961~1023),字平仲,下邦(今陜西渭南縣東北)人。北宋前期著名的宰相,民間流傳許多關(guān)于他的故事,如寇準(zhǔn)背靴,寇準(zhǔn)罷宴等。他是個有著多方面才干的人物,不僅有著忠貞廉潔的品格和杰出政治才干,詩文寫得也很好。七歲時隨父登華山所寫的五絕:“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云低”就傳誦人口,被目為神童;十四歲時所作的一首《寓居有懷》:“疏林頻落葉,孤僻繼離騷。獨坐聞鴻遠(yuǎn),閑吟見月高。夢回更自永,思苦夜何勞。寂寂西郊內(nèi),披衣聽海濤”已可儕入宋初佳作行列。寇準(zhǔn)與宋初山林詩人潘閬﹑魏野﹑“九僧”等為友﹐詩風(fēng)近似﹐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類﹐情思凄婉﹐確實很有賈島詩的風(fēng)味。他的七言絕句意新語工,最有韻味,如“蕭蕭遠(yuǎn)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書河上亭壁》),“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夏日》)等,情景交融,清麗深婉,都是值得玩味的佳作。有《寇萊公集》七卷存世(《兩宋名賢小集》本);《寇忠愍公詩集》3卷(宋知河陽軍范雍初刻、有序,清代有圣香樓刊本及辨義堂刊本)。

《書河上亭壁》寫于真宗咸平元年(998)五月,寇準(zhǔn)在被遷為尚書工部侍郎后又出知河陽軍之時。詩前原有序,序云:“予頃從穰下移蒞河陽,洎出中書,復(fù)領(lǐng)分陜。惟茲二鎮(zhèn)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帶之地也。每憑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景物,久而方成四絕句,書于河上亭壁。”

穰下即鄧州,今河南鄧縣。太宗至道二年閏七月,寇準(zhǔn)知此州。河陽即河陽軍,今河南孟縣、孟津、夾灘及沁陽縣一帶。真宗咸平元年(998)五月,寇準(zhǔn)在被遷為尚書工部侍郎后又出知河陽軍。“分陜”即是“分陜而治”的意思,《公羊傳.隱公五年》:“自陜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后來“分陜”就成了出任地方官的代名詞。陜州、河陽、均瀕臨黃河,附近又有嵩山、茅山從東西兩側(cè)下控西都洛陽,形勢險要。寇準(zhǔn)出知兩地,經(jīng)常登臨觀覽,指顧吟詠,積久而成四首七絕,分別吟詠春、夏、秋、冬四時之景,并書于黃河邊一個亭子的墻壁上。這是其中的第三首,吟詠黃河秋景。

這首詩以寫景為主,全詩四句,有三句皆是景物描寫,其構(gòu)圖上最大的特點是畫面宏大,線條壯闊,色彩斑爛。首句“峰闊檣稀波渺茫”雖著眼于遠(yuǎn)山、帆船、河水,但對這些物體并不作工筆細(xì)描,而是用“闊”、“稀”、“渺茫”狀其空寂博大。這種畫面對欣賞者來說,可以產(chǎn)生兩種效果;一是由此寥廓而生“壯美”之慨;一是以此空寂而有惆悵空虛之感。

【第3句】:四兩句“蕭蕭遠(yuǎn)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亦是寫景,仍然用寫意的筆法。就景而言,這是第一句的繼續(xù),就情而言,這是第二句的補注。“蕭蕭”、“疏”與“檣稀”互補互應(yīng),“一半”與“獨憑”又機契暗合。所有這些狀貌的形容詞使用的結(jié)果,使筆調(diào)空靈,境界幽闊。這些形容詞看似重迭雷同,但就是在這一筆又一筆的抹蓋下,悽婉之情濃重欲溢了。

這首絕句的第二個特點是把自然之景和人的感慨緊密結(jié)合,因此使畫面帶有更多的“寫意”的色調(diào)。詩的第二句“獨憑危檻思何長”即是對上句“峰闊檣稀波渺茫”的感慨抒情。與描寫的宏大壯闊之景相比,詩人所抒發(fā)的并非慷慨豪邁之氣,而是惆悵凄婉之情。不少分析文章都認(rèn)為,這里采用的是反襯法:“景美而情惡”。認(rèn)為這是由于寇準(zhǔn)在澶淵之戰(zhàn)立下殊勛后,遭到王欽若等的嫉妒打擊,加上為人“與人無城府,接物無崖岸”,“喜風(fēng)干,善議論,不但多次得罪了太宗,更招怨于同僚。因此,他始終有用非所宜之慨,此時雖被真宗賞識進為尚書工部侍郎,但立刻又‘分陜’于地方,這不能不使他對自己的前途產(chǎn)生疑慮,這就是‘思何長’的內(nèi)涵”。因此詩人面對大好河山,抒發(fā)自己疊遭小人攻訐,被放外任,壯志難遂的苦悶之情。其實,這是由詩人后來遭王欽若等人陷害,流放海南的人生結(jié)局而產(chǎn)生的主觀臆測。因為此時的寇準(zhǔn)不但沒有壯志難遂,相反因為立儲之事備受太宗恩寵,并受登上帝位的襄王(英宗)萬分感激,準(zhǔn)備膺于重任的人生上升期。我們只要大略考察一下當(dāng)時的背景,就不難得知:當(dāng)時宋太宗在位日久,一直未立皇儲。

這件事也一直是令太宗頭疼的事情。因為太祖趙匡胤死后,按照兄弟二人在母親面前的約定,由弟弟趙匡義(太宗)踐祚。太祖之子德昭要等到太宗百年之后。因此太宗傳位,就面臨兩個選擇:違背當(dāng)初誓言,立自己的兒子;還是違背自己心愿,立太祖的兒子。當(dāng)時一般大臣都諱言立儲一事。大臣馮拯曾上疏請立皇儲,被太宗貶到嶺南。從此朝野上下很少有人再敢議論此事。寇準(zhǔn)剛從青州還朝,入見太宗。太宗當(dāng)時正患足疾,讓寇準(zhǔn)看過傷情后,先是深情地詢問:“你怎么現(xiàn)在才回京?”接著便問起應(yīng)立誰為皇太子。寇準(zhǔn)已猜到太宗這次召見他的目的,早已成竹在胸,但并沒有直接回答太宗的問題。他告訴太宗: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后妃、中官(太監(jiān))商量,也不能與近臣謀劃,應(yīng)選擇眾望所歸者立為太子。太宗低頭想了好久,屏退左右的人,輕聲問道:“襄王如何?”寇準(zhǔn)心中暗喜,便順?biāo)浦鄣卣f:“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認(rèn)為襄王可以,就請決定吧。”第二天,太宗便宣布襄王趙恒為開封尹,改封壽王,立為皇太子。確立太子后,太宗與太子拜謁祖廟回來,京城的人們擁擠在道路兩旁喜氣洋洋,爭著看皇太子。

這時人群中有人喊了聲“少年天子”。太宗聽后很不高興,問寇準(zhǔn):“人心歸向太子,將把我放在什么位置?”寇準(zhǔn)連連拜賀說:“陛下選擇的皇儲深得人心,這是國家的福氣。”太宗恍然大悟,賞寇準(zhǔn)對飲,大醉而罷。此后太宗更加依重寇準(zhǔn)。有人獻給太宗一個通天犀,太宗令人加工成兩條犀帶,一條自用,另一條賜給了寇準(zhǔn)。此事被確立為太子的襄王自然深知而心存感激。咸平元年(998)即位后即將寇準(zhǔn)由鄧州遷為工部侍郎;不久又出知黃河沿線軍事要地河陽軍,讓他歷練理政治軍本領(lǐng),以堪大用。三年后,景德元年(1004)即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所以,說寇準(zhǔn)在河陽登臨詩中的“思何長”,是抒發(fā)自己疊遭小人攻訐,被放外任,壯志難遂的苦悶之情,恐怕沒有什么現(xiàn)實依據(jù)作為支撐。

那么,這個“思何長”的內(nèi)涵究竟是什么呢?面對大好河山又是人生的上升期,為何又要“景美而情惡”呢?我以為與下面兩個因素有關(guān):

一是與宋代的邊患有關(guān)。北宋前期,最大的邊患是北方的契丹。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于唐末乘中原之亂統(tǒng)一各部即可汗位,創(chuàng)建奴隸制國家,國號契丹。太祖阿保機統(tǒng)治時期,確定皇權(quán)世襲,建立軍隊,制定法律,修建都城,制造文字,此后繼續(xù)向外擴張。遼極盛時期的版圖,北至今克魯倫河、色楞格河流域,東臨黃海,南至河北中部,山西北部,西近阿爾泰山,幅員萬里。乾亨四年(982),遼景宗崩,圣宗繼位,時年12歲,由皇太后蕭綽攝政。蕭綽時年30歲時,是位極為能干的女政治家。蕭太后執(zhí)政期間,進行了改革,并且勵精圖治,注重農(nóng)桑,興修水利,減少賦稅,整頓吏治,訓(xùn)練軍隊,使遼朝百姓富裕,國勢強盛。西吞并甘州回鶻,東滅亡渤海國,向南占領(lǐng)燕云十六州,以白溝河(今河北省境內(nèi)的拒馬河、大清河、海河)與北宋對峙。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宋朝進攻北漢,遼軍支援北漢,遼宋兩國正式開打。北宋打敗遼軍,消滅北漢,并乘勝進攻遼國。但先勝后敗,在高梁河功虧一簣。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二次伐遼,宋軍統(tǒng)帥潘美(楊家將故事中的潘仁美)敗于飛狐口;先鋒楊業(yè)(小說中的楊老令公)戰(zhàn)死,契丹占領(lǐng)山西云、朔、寰、應(yīng)四州。在此之后,契丹不斷南侵。

就在寇準(zhǔn)出知河陽軍的真宗咸平元年(998)的前一年二月,將河北梁門、遂城(今河北徐水)、泰州(今保定市)、北平(今和河北完縣)居民擄往契丹內(nèi)地;同月,契丹將領(lǐng)韓德威率兵攻破西北黨項,黨項歸附契丹,北宋失西北屏障;到了咸平元年三月,女真派使者向契丹納貢,五月,鐵驪(在混同江北)向契丹納貢。契丹又解除北方和東北的后顧之憂,更全力準(zhǔn)備南侵。因此,宋與契丹之間的決戰(zhàn)已不可避免。就在此時,寇準(zhǔn)由工部侍郎出知黃河沿線軍事要地河陽軍。河陽軍所在地屬河?xùn)|路孟州,與同屬河?xùn)|路的寧化軍均在與已被契丹占領(lǐng)的山云、朔、寰、應(yīng)四州對沖之處。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身為河陽軍最高長官的.寇準(zhǔn)此時“思何長”的內(nèi)涵了。這當(dāng)中,可能包括一位政治家對邊患的憂慮,也可能包含一位身為黃河沿線軍事要地最高長官的御敵乃至殺敵之策,更可能對國家如何長治久安的思考與謀劃。事實上,在這首詩后不到六年,身為宰相的寇準(zhǔn)就力排和議,勸真宗“御駕親征”,結(jié)果大敗契丹,射殺敵帥撻覽。只是由于真宗“厭倦”急于回京,才締結(jié)“澶淵之盟”與敵言和。澶淵之盟本身并不值得稱道,但在這次戰(zhàn)爭中,宋軍給遼軍以有力的反擊,使遼朝統(tǒng)治者認(rèn)識到宋軍和中原地區(qū)的人民是不可輕侮的。從此以后,契丹就不敢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入侵。澶淵之盟后,宋遼邊境干戈寧息,貿(mào)易繁榮,人民生活安定。從積極抗敵到澶淵之盟,寇準(zhǔn)平寇之功,朝野上下有目共睹。正如后來的宰相王安石在《澶州》一詩中所歌頌的:“歡盟從此至今日,丞相萊公功第一。”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首七絕不僅在中國詩歌史上有一席之地,在北宋史乃至中國民族史上也都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二是與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美學(xué)追求有關(guān)。因為此詩不僅是“景美而情惡”,而且景色的本身,疏林遠(yuǎn)樹、峰闊波渺、夕陽遠(yuǎn)山,危欄獨眺就有種凄迷和傷感,也就是說,詩人在構(gòu)圖和畫面上刻意追求一種凄清之美。前面說過,寇準(zhǔn)寫詩,是有意識地模仿唐人,尤其是賈島的“瘦骨”所呈現(xiàn)凄清美給他影響極大。為了證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舉寇準(zhǔn)在十九歲時做的《書山館壁》為證,詩云:“秋作西南使,千林覆去程。四時無日影,終夜有猿聲。路入溪云過,人穿鳥道行。不堪孤驛望,風(fēng)雨動鄉(xiāng)情。”這首詩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本來應(yīng)當(dāng)是很優(yōu)美的,但末聯(lián)卻有意抹上一層淡淡的哀愁的色調(diào)。此時的寇準(zhǔn)剛剛進士及第,少年得志,又無坎坷可言,何以有如此的凄惋之情呢?唯一的答案就是他在努力追求他的“凄婉美”,有意學(xué)習(xí)唐人尤其是賈島的清清美。試舉賈島的《暮過山村》詩為例:“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就風(fēng)格的總的基調(diào)看,寇準(zhǔn)的《書河上亭壁》確有與此首賈詩相近之處。然而,寇詩的情感雖“婉”卻“陵”,它是借助于疏林遠(yuǎn)樹、峰闊波渺、夕陽遠(yuǎn)山,渲染出一種蒼茫卻很壯闊的意境,又用放眼遠(yuǎn)眺、獨憑危檻來突顯詩人孤獨哀怨卻又偉岸倨傲的形象,這與賈島在詩中通過“怪禽啼”、“行人恐”,刻意營造一種陰森荒寂的氣氛,辭寒語苦的境界,還是有所不為的。所以南宋詩論家胡仔在論詩的“悽婉”一格時,就以寇準(zhǔn)的這首《書河上亭壁》以及《書山館壁》為代表,(見《苕溪漁隱叢話·詩思》)正是看到了寇準(zhǔn)的這種詩學(xué)追求,而將其作為“悽婉”風(fēng)格的代表之作。

但詩人在第二句中發(fā)出的感慨卻,而是那末,詩人此時此地所思的是什么呢?是景的“荒涼”引起詩人“茫茫然”的感慨,還是因為心情惆悵才把秋景看得如此“渺茫”呢?從詩歌創(chuàng)作角度看,這二者當(dāng)然都是下一詩句出現(xiàn)的因素,但是,如果我們要

“思”的真正內(nèi)容,不至于見仁見智地主觀臆斷,就得寇準(zhǔn)的經(jīng)歷和情緒。

《書河上亭壁》閱讀答案及賞析

書河上亭壁閱讀答案賞析翻譯寇準(zhǔn),這是北宋政治家、著名詩人寇準(zhǔn)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由描寫秋天的景色而勾起了詩人無邊的愁思。

原文:

書河上亭壁

寇準(zhǔn)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蕭蕭遠(yuǎn)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書河上亭壁字詞解釋:

①這是四首(春、夏、秋、冬)組詩中的第三首。詩前有序,說明此詩是作者被貶謫時寫的。

②河,黃河。

③憑,靠。危,高。

④蕭蕭,風(fēng)聲。

⑤危檻:高高的欄桿。

書河上亭壁翻譯:

寬闊的黃河,只有不多幾條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滾滾,一派渺茫。我獨自登上河邊的亭子,斜靠著欄桿,愁緒像河水,源源不斷。那河邊、遠(yuǎn)處,蕭瑟秋風(fēng)中,有片稀疏的樹林,林后是聳立的高山,一半沐浴著西斜的陽光。

書河上亭壁閱讀答案:

試題: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2)詩的最后一句描繪了怎樣奇妙的畫面:

(3)全詩以景寫情,隱隱傳達(dá)出詩人情感上的掙扎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怎樣的:

答案:

(1)秋日暮色中,詩人獨自上高樓,憑欄俯瞰:河面上煙波浩淼,船只稀少;河岸上,一片遼闊。望著那悠悠流水,詩人的心中不免生起綿長的思緒。

(2) 一帶遠(yuǎn)山,靜臥在落日余暉中;秋山本是無情物,卻似有情又有意,扯過夕陽余暉披在身,金燦燦,暖融融。

(3)前兩句詩人觸景生情,悠悠江水凄凄之境勾起  詩人綿綿愁緒,后兩句詩表達(dá)的是詩人不愿任這愁緒泛濫,于是“顧左右而言他”,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對景色的觀賞上,這就是所謂的“以景撇情”。

書河上亭壁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寇準(zhǔn)三十七八歲時,前有小序,說在咸平元年(998年)鎮(zhèn)河陽,“予頃從穰下,移蒞河陽;洎出中書,復(fù)領(lǐng)分陜。惟茲二鎮(zhèn),俯接洛陽,皆山河襟帶之地也。每憑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景物,久而方成四絕句,書于河上亭壁。“說明此詩是作者被貶謫時寫的。這是四首(春、夏、秋、冬)組詩中的第三首。

書河上亭壁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絕句,題寫在黃河邊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黃河上的景象,一是“闊”,王灣的“潮平兩岸闊”,被詩人濃縮為“岸闊”,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黃河恢宏闊大;二是“渺茫”,因為河闊,一眼望不到邊,加上太陽快要下山,自然是“煙波微茫信難求”,看不到對岸;三是“檣稀”,河上沒有幾條船,雖然看不見“百舸爭流”的熱鬧場面,卻使人覺得河似乎更闊了,煙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煙波又能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問題,獨自靠在亭邊的欄桿上,詩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許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許想到“欲渡黃河冰塞川”,也許想到“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瀉入胸懷間”……性格剛毅的詩人此時也許蕩上了一絲憂愁,但面對著“奔流到海不復(fù)回”的黃河,豈能“恨到歸時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這首詩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讓人聯(lián)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來。這一半沐著柔和斜陽的秋山,雖然沒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艷麗,卻給人以安閑、親切,也讓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見不到陽光的秋山,詩人卻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悵惘,在這壯麗的黃河落日圖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戛然而止,還有多少余味,就讓讀者自己去品嘗。

個人資料: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xué)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zhuǎn)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后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乾興元年(1022年)數(shù)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圣元年 (1023年) 九月,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詔翰林學(xué)士孫抃撰神道碑,謚“忠愍”,復(fù)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仁宗親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寇準(zhǔn)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與白居易、張仁愿并稱渭南“三賢”。

信息流廣告 競價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經(jīng)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wǎng)絡(luò)推廣 自學(xué)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河北信息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買車咨詢 河北人才網(wǎng)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河北生活網(wǎng) 好書推薦 工作計劃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網(wǎng)絡(luò)推廣 石家莊招聘 石家莊網(wǎng)絡(luò)營銷 培訓(xùn)網(wǎng) 好做題 游戲攻略 考研真題 代理招生 心理咨詢 游戲攻略 興趣愛好 網(wǎng)絡(luò)知識 品牌營銷 商標(biāo)交易 游戲攻略 短視頻代運營 張家口人才網(wǎng) 秦皇島人才網(wǎng) PS修圖 寶寶起名 零基礎(chǔ)學(xué)習(xí)電腦 電商設(shè)計 職業(yè)培訓(xùn) 免費發(fā)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語料庫 范文網(wǎng) 工作總結(jié) 二手車估價 短視頻剪輯 情侶網(wǎng)名 愛采購代運營 保定招聘 情感文案 吊車 古詩詞 邯鄲人才網(wǎng) 鐵皮房 衡水人才網(wǎng) 石家莊點痣 微信運營 養(yǎng)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fā)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銅雕 關(guān)鍵詞優(yōu)化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yè)服務(wù)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nèi)版 chatGPT官網(wǎng) 勵志名言 兒童文學(xué)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狗狗百科 教育培訓(xùn) 游戲推薦 抖音代運營 朋友圈文案 男士發(fā)型 培訓(xùn)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網(wǎng) 滄州人才網(wǎng) 黃金回收 承德人才網(wǎng) 石家莊人才網(wǎng) 模型機 高度酒 沐盛有禮 公司注冊 十畝地 造紙術(shù) 唐山人才網(wǎng) 沐盛傳媒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bobo网址在线观看| 高级秘密俱乐部的娇妻| 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午夜小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小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炕上摸着老妇雪白肥臀| 一本之道在线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 777奇米影视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狼人综合网|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伦理eeuss|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视频| 激情黄+色+成+人| 香蕉免费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国产啊v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 雨宫琴音加勒比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在线看| 初女破苞国语在线观看免费| 大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少妇毛片 |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手机|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欧美色图亚洲图片|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你懂的|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国产人va在线| 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日本黄线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