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女人出嫁格言匯集60句
少數民族結婚的特色禮儀
少數民族的結婚禮儀
【第1句】:云南拉祜族:已婚女子剃光頭
是中國云南雙江縣的拉祜族婦女一種獨特的風俗習慣。她們認為光頭更好看。傳說,在很早以前,拉祜族人善長打獵,每次男人出去打獵,妻子也要去幫忙。為了防備在打獵中被猴、熊、虎、豹這類動物抓住頭發,都把頭剃得光光的。現在,拉祜族婦女已經不再和男人一起進山打獵,但她們仍覺得剃光頭舒適、衛生、不妨礙勞動,同時覺得這是民族婦女美的標志。因此,姑娘們從結婚之日起就把頭剃得光光的。
【第2句】:云南普米族:出嫁忌回頭
在中國云南普米族的婚俗中,也有許多禁忌。在迎娶新娘時,不能當天進男家,只能在村邊的一個僻靜的地方留宿一夜﹙如新娘、新郎相隔很近,能在早晨太陽剛升起的時候把新娘子接到男家,可以不留宿野外),男方要先搭好木棚,留宿之夜男方家和村子里的人都可以前去游玩、作伴。入睡前由主人燒香,念上幾句祝詞,一般不舉行什麼儀式。另外,新娘在出嫁途中不能回頭張望,是一心向著夫家的象徵。新娘子不能騎騾子和穿白衣服。是出于對生育和忌白的表現。
【第3句】:滿族:結婚搶吃餃子
滿族的婚禮很有特色。姑娘出嫁那天,要吃完娘家包的餃子,然后才由新娘的兄弟、叔嬸護送上車,這叫押車。到了婆家,便在新房舉行結婚儀式。新房的外屋開始煮上了大、中、小個頭不等的子孫餃子。不等餃子煮熟,前來參加婚禮的男女老少便一齊去搶餃子,氣氛十分熱烈。但是不論怎樣搶,都會給新娘、新郎留下一碗。
【第4句】:獨龍族:新人同喝同心酒
獨龍族青年男女相愛之后,必須喝過同心酒后,才算正式結婚。在結婚儀式上,雙方父母都要介紹自己的孩子情況,并勉勵新郎新娘婚后要互相關心,勤儉持家,和睦相處,白頭到老,永不分離。然后遞給新郎新娘一碗米酒。新郎新娘接過酒后,當著來賓向父母表示﹕一定遵從父母的教誨,互相尊重,互相愛護。然后兩人箍緊肩膀,臉腮相貼,捧起酒碗,同飲喝干。喝過這同心酒,就表明兩人今后將同心協力,相親相愛了。
【第5句】:彝族:新娘子絕食,新婚潑水
彝族姑娘有在結婚前絕食的習俗。這種絕食風俗來源于一個傳說:“有個姑娘出嫁到遠方。走到半路,她要解大小便,不幸被藏在林中的`一只老虎吃掉了。老虎吃了新娘之后,變成新娘的樣子。后來,新郎的妹妹在無意中發現了這個秘密,告訴了哥哥。哥哥從山上砍了許多竹子編成籬笆,把屋子圍往,把虎妻關在里面。但等新郎回來后,妹妹也被虎妻吃掉了。后來,新郎用計把虎妻灌醉,綁在木樁上放火燒死了”。在結婚前十天,新娘就開始絕食。如果口干,就就漱一下口。哪位姑娘絕食的時間越長、就顯得新娘越堅強、越懂禮節,會受到贊頌。其實,新娘絕食的主要目的是避免結婚去新郎家的路上解大小便。因為這被認為是傷風敗俗的事,會受到眾人的取笑。
彝族認為,清水能驅惡除邪,帶來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時一定要潑水,為能經受住這個考驗,在迎親時,男家要選派未婚小伙子去接親,既要身體強壯,招架潑水的受寒之苦;又要精明能干,完成“搶走”新娘的艱巨任務。有些地方的迎親是通過“搶”的方式完成的。在“搶親”的頭一天晚上,姑娘們會向小伙子展開猛烈的水戰。于是,聰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減輕“水災”的襲擊。
【第6句】:臺灣阿美族:婚前實習
中國臺灣省的阿美人把婚姻看得特別著重,他們在女子出嫁之前必須先到男方家實習,男方家認為滿意后,才能結婚。阿美人認為,女子持家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家庭的興敗。因此,阿美人的家庭事務多由女方負責。女子在婚前到男方家實習,是為了鍛煉和檢驗女子的持家能力。阿美人把這段時間稱為婚前難關。男女青年戀愛后,女方要主動去男方家實習。接受男方家的考驗。在實習期間,女子除住宿在自己家外,吃飯、干活都在男方家。在男方家實習過程中,要把她當成一家人來看待。男方家對女子的實習感到滿意后,就通知女方實習結束,這時男女雙方就可喜結良緣了。
【第7句】:白族:“轉山嶺”找情人
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有著自己燦爛的文化,在戀愛、結婚、家庭問題上也是高度的文明和開化。雖然有婚外情的人會受到投江溺死的嚴厲懲罰,但是如果婚姻存在問題,每年都會有機會“轉山嶺”去尋找真愛。白族規定,每年在某個時段要給每個家庭成員三天時間,凡是婚姻存在些問題的家庭成員,在這三天中可以找往日的情人去到周圍山中某個安靜的地方互訴衷腸,可以卿卿我我甚至可以同居,以宣泄這一年的思念之情,別人無權干涉。三天過后則必須回歸家庭。
關于少數民族的禮儀習俗
僳僳族:客人來訪,總是要用家中最好的東西招待,飲雙人酒是僳僳族待客的最高禮節,常常用于貴客來臨或簽訂盟約和結拜兄弟等場合,飲時由主人斟一碗酒,然后主客各用一手捧起,同時喝下,以示主客親密無間,情同手足。重團結,講互助,一家有難,大家相幫,“自己有飯吃就不能看著別人挨餓”,是僳僳族傳統的道德觀念。
佤族:喜歡以酒待客,“雞肉爛飯”是招待客人的一道佳肴。請客人飲茶、喝酒,主人先喝一口,以示衛生、無毒,然后再雙手捧給客人,敬給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佤族人很講究團結互助,鄰里有事,大家相幫,獵獲野獸,見者有份,正如俗話說的,“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活大家干”。
畬族:用好酒好飯菜款待客人,是畬族的'傳統禮節,凡客人或鄰里來訪,都要以茶相待,一般要喝兩碗。有種說法:“喝一碗是無情茶”。做以,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要喝第二碗。如果口很渴,就先說明,可以任意喝,再重沏也行。有些地方,酒席上還煮著大塊肉,讓客人散宴后帶回去。凡獵獲較大的野獸,獸肉大家平分,過路人若在野獸四蹄捆好之前看到,也同樣能分得一份。
高山族:尊敬老人是高山族人民普遍的社會風氣。凡有重大事情,都要先征求老年人的意見。孤身老人受到尊敬和特殊照顧。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鄰里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互通有無。過節時,人們還要帶上好酒好菜進行聚會,開懷暢飲,載歌載舞,以示團結和友愛。
拉祜族:對尊貴的客人,主人要殺雞,熬雞肉稀飯招待。吃飯時,家長盛飯,接著是客人,其余則按年齡大小的順序拿取。團結互助是拉祜族人的傳統美德,如村里有人要蓋房子,只要備好材料,全村人就會無條件的幫助。
水族:客人來時,主人熱情讓座、敬煙、端茶。對一般客人待以豆腐和肉類,對上客則殺雞、鴨款待,對貴客則殺豬招待。雞頭象征尊貴,所以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待客以酒為貴,客人不醉主人一般不罷休。逢年過節,出嫁的女子回娘家,鄰里都趕來看望并贈送食品,以示關心。水族有互相幫助的傳統,無論誰家有婚嫁、建房和喪葬等,大家都要結伴送禮表示關懷。
新娘的結婚禮儀
新娘在婚禮脫手套的方法
穿著婚紗是必須佩帶與之相配的手套的。但是,交換戒指的儀式時就要摘掉手套了。這時優雅地脫掉手套是個重點。摘下手套時,指甲應朝向正前方,手指應自然地并攏在一起再把手套摘下來輕輕捏住手套的指尖部,從拇指到小指順次摘下的會很得體。摘下的手套放在新娘身邊專門放置手套的地方。如果沒有設專門的地方就放在靠近新娘的地方,便于拿取。儀式完畢后,要帶好手套退場。宴會中干杯的時候可以帶著手套,進餐時可摘下來。
新娘在婚禮提裙子的方法
輕輕提起婚紗的前中部,提起的高度以不影響走路為宜。雙手沒有拿東西時,一手提婚紗,另一手作為協助拉旁邊的紗,最好不要露出腳面。大步伐地急匆匆地像行軍似的前進是不應出現的。行走時上身保持直立不要腿動肩膀也跟著擺動,目視前方。
新娘在婚禮轉身回眸
在婚禮進行中,不經意間被身后的人叫到的時候,會向平時那樣不經意的回頭看,這樣是不對的。僅僅回頭看過去的話會表現出不誠懇,即使心里并不是這么想的.,但這樣的動作和表情也會把不好的狀態表現出來。脖頸上會出現難看的皺紋,這種時候最好把身體也轉過來。輕柔的動作是優雅轉身的要領,用手提住身后婚紗的中心線,使后部的紗向與轉身相反的方向轉動。向后看的時候,不要只轉動脖子,身體也一起跟著轉動。不要大幅度地揮動裙擺,慢慢地轉身,時刻保持優雅。慌慌亂亂地轉身要盡量避免。
結婚禮儀常識
禮儀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對人,對己,對鬼神,對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識的,各種慣用形式和行為規范,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的結婚禮儀常識吧!
結婚禮儀常識
【第1句】:新娘婚禮當天應注意的禮儀細節
A.要注意迎賓時的站姿。
B.要注意鞠躬時的角度,不能太敷衍了事但是也要防止走光。
C.對于不同形狀的捧花也要知道有不同的握法,千萬不要像拿了個火炬進場一樣。
D.進場時候走路要抬頭挺胸、大方得體,轉身時候要注意幅度,因為當天是穿著婚紗并非平日的休閑裝。
E.坐的時候也要注意坐姿,上身要挺直,略微扭腰,這樣會顯得更苗條。
F.婚禮上的接吻儀式是神圣的,因此既不用表現得太扭捏,也不要太過激情,要掌握尺度。
G.交換戒指,手指的位置應該伸在對方腰部左右。
H.切蛋糕儀式,新娘應該雙手握刀,面帶微笑,慢慢入刀……婚禮上需要注意的禮儀其實很多,在婚前可以適當地通過形體訓練來達到當天收放自如的效果。
【第2句】:在伴娘選擇上,哪類人比較適合做伴娘?
選擇伴娘首先要選擇與自己關系比較密切的未婚女性 。其次在性格上要比較外向,不能找過于靦腆的朋友做伴娘。另外,細心也是考慮伴娘的因素。因為婚禮當天伴娘就是新娘的代言,包括招呼客人、幫新娘提攜隨身物品,甚至是禮金等,因此找一個心細的伴娘尤為重要。
【第3句】:婚禮當天,新娘和新郎的站立方位是否有講究?
在走紅地毯的時候,新郎應該站在左邊,新娘應該站在右邊挽著新郎。當走上舞臺,轉身面對來賓時,新郎應該站在右手方位,而新娘應該站在左手方位。在彩排的時候專業的婚禮督導會提醒你相關的事宜,新人只需多練習即可。
【第4句】:入場儀式希望是由父親牽引入場,怎樣的流程是比較正規的呢?
比較正規的入場儀式是,首先由司儀介紹新郎先行入場。新郎走到紅地毯的一半時,止步,面向正門。接著司儀再介紹新娘入場,這時新娘挽著父親踏著相同的步伐入場,然后司儀再銜接臺詞,父親把女兒的手交給新郎后,新人向父親謝禮。轉身,走向舞臺,基本是這樣一個流程。
【第5句】:婚禮當天交換戒指儀式,婚戒是應該戴左手還是右手呢?
民間傳說將戒指戴在左手無名指上,是因為那里的血管直通心臟,寓意“圈住愛人的心”。那么婚禮當天互換戒指的儀式,婚戒肯定是戴在左手無名指上的。不僅是婚禮當天,婚后,這枚定情信物也將永遠戴在雙方的左手無名指上。
【第6句】:夏天結婚的新人,要注意的禮儀事項有哪些?
夏天炎熱的天氣新娘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妝容不要被汗水化開,這樣會比較不雅。其次,夏天容易出汗,特別是新郎,一定要提醒新郎當天帶好香水,以免冒出“男人味”哦,這也是不雅的舉動。其他禮儀方面,其實也不分春夏秋冬,都一樣希望遵守的。
【第7句】:答謝來賓時鞠躬有什么講究嗎?
鞠躬的時候背一定要挺直,腰部以上部位往前傾大約15度左右,注意鞠躬的時候不要抬眼看人,這樣會有不禮貌之嫌。
【第8句】:婚禮當天,在感恩環節,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感恩環節顧名思義是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因此,首先新人必須親自下來請上雙方父母,在進行一系列的講話、送禮后,親人必須恭送父母走下舞臺。此時,新人應該先下臺,然后伸手攙扶雙方父母回到原位。
【第9句】:婚禮上有些父母的朋友都不認識,如果父母不在場應該怎樣應對呢?
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產生。各就各位,父母的朋友事先就跟父母說好由父母應酬,在敬酒的`時候如果是到了父母朋友的那一桌就讓父母陪同敬酒。如果是在走道上碰到迎面走來的父母的朋友,那就保持微笑,并且可以上前問候幾句。
【第10句】:迎賓時,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迎賓時,新人需要注意自己的站姿,挺胸站立,新娘可以一手挽著新郎,一手拿著捧花,也可以雙手拿著捧花。迎賓時新人都要面帶微笑,即便是看到不認識的人,也要以微笑面對,適當地寒暄幾句。
【第11句】:敬酒時,需要注意什么?
敬酒時首先要商量好敬酒的先后順序,然后單手舉杯,記住,敬酒時切莫讓酒杯遮擋住臉,這樣拍下的照片會十分不雅觀。同時注意面帶微笑,但是敬酒時候新娘不宜幅度過大,以免出現走光的情況。
【第12句】:敬酒應該從哪方親戚開始?
敬酒從哪邊親戚開始這要取決于新人與雙方家長的協商。在通常情況下,敬酒的順序依次是:領導、男方親戚、女方親戚、男方朋友、女方朋友……但是在敬酒的時候也要注意到,把愛鬧的“釘子戶”們留到最后再敬。而每桌敬酒的時間也要有所控制,桌數多的情況下最好把敬酒也分段進行,在每場儀式節目結束后分批敬酒。
【第13句】:婚禮當天, 長輩和領導需要特別指引嗎?
長輩和領導當然需要特別的指引,而新人當天除了和長輩和領導寒暄合影外,基本就不需要做其他工作了,這些引賓的工作就交給專門負責該項工作的人員來做。負責引賓的人員最好有3-4位,其中分別有親戚、好友、同學和同事組成。這樣一來,無論是哪方的賓客來,都能迅速認出賓客并引領賓客入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