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催”的成語(7個)
本文整理了催命鬼、年華欲催、擊缽催詩等含“催”的成語7個,其中“催”開頭的成語2個,“催”結尾的成語1個,“催”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催”開頭的成語【第1句】:催命鬼[cuī mìng guǐ]
【解釋】催人早死的人,比喻人催促別人很緊很急。
【出處】清·張南莊《何典》第二回:“不一時,催命鬼領了幾個弟男子侄來到廟前。”
【示例】別催了,你這個催命鬼真太討厭。
【第2句】:催人淚下[cuī rén lèi xià]
【解釋】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跡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淚。
【出處】王朔《過把癮就死》:“電影里的相聲和幽默小品不能使我們解頤一笑,甚至絕對催人淚下的悲劇我們從頭看到尾也始終無動于衷。”
【示例】這本催人淚下的小說,我至少讀了三遍。
“催”結尾的成語【第1句】:年華欲催[nián huá yù cuī]
【解釋】年華:時光;欲:將要。年歲正在催人老去。
【出處】宋·汪洙《神童詩·季冬》:“時值嘉平侯,年華又欲催。”
“催”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擊缽催詩[jī bō cuī shī]
【解釋】指限時成詩。比喻詩才敏捷。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擊缽催詩,我要擊缽了。”
【示例】我們偶爾也玩擊缽催詩的游戲。
【第2句】:羯鼓催花[jié gǔ cuī huā]
【解釋】羯鼓:兩面蒙皮,腰部較細的一種鼓。敲擊羯鼓,使杏花早開。
【出處】唐·南卓《羯鼓錄》載:唐玄宗喜好羯鼓,曾經在內庭擊鼓,并且自己做了一曲《春光好》。當時正趕上庭中杏花開放,唐玄宗笑著說:“此一事,不喚我作天公可乎?”
【示例】惟將羯鼓催花,賜得貂裘拖地。 ——明·陸采《明珠記·巡陵》
【第3句】:后浪催前浪[hòu làng cuī qián làng]
【解釋】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動或替換陳舊的事物,不斷前進。
【出處】宋·文珦《過苕溪》詩:“只看后浪催前浪,當悟新人換舊人。”
【示例】僅教他后浪催前浪,楚臣放心,休想我新人換舊人。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
【第4句】:長江后浪催前浪[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cuī qián làng]
【解釋】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出處】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08回:“人有什么意思,長江后浪催前浪,一輩新人趕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