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
作者: 李景華
今宵準有銀色的夢了,
如百鴿展開沐浴的雙翅,
如素蓮從水影里墜下的花瓣,
如從琉璃似的梧桐葉
流到積霜的瓦上的秋聲。
但眉眉,你那里也有這銀色的月波嗎?
既有,怕也結成玲瓏的冰了。
夢縱如一只順風的船,
能駛到凍結的夜里去嗎?
何其芳
這首詩寫于1932年,收入詩集《預言》第一卷。早年的何其芳曾經有過兩次愛情經歷,在北京求學時,一名姑娘熱烈地追求過他,此后還有“一位姓沈的姑娘因羨慕何其芳的才華,也追求過他。”(尹在勤:《何其芳評傳》第20頁)盡管時過境遷,但往日的景象卻不時地在頭腦中復蘇,因此在早年的詩里總有一個少女的影子反復出現,她時時刻刻在牽動著詩人的心。“月下”中她的影子是淡淡的,她是通過今宵銀色的夢境出現,因而就顯得有些朦朧,然而這個形象是親切感人的,原因就在于詩人運用了奇異的比喻。這個銀色的夢很明顯是詩人處于寂寞、孤獨的境遇對幻想、愛情的美好的追求,只說“銀色的夢”畢竟顯得朦朧,下面通過一連串生動的比喻就使得意象清晰可愛了。如“百鴿的雙翅”、“素蓮墜下的花瓣”、“琉璃似的梧桐葉流到積霜的瓦上的秋聲”通過這些奇異的比喻,詩人夢境中對愛情的追求就變成了具體的感人的形象了。
然而“愛情”已是過眼煙云了,接下來詩人直呼少女的名字反問:“但眉眉,你那里也有這銀色的月波嗎?”接著又肯定地說:“即有,怕也結成玲瓏的冰了。”又是一個巧妙的比喻,說明愛情雖然已是過眼煙云,但它仍然是玲瓏可愛的。愛情雖已成過去,但詩人仍不能忘懷,最后又通過夢境來表達詩人處于寂寞、孤獨的境遇,對幻想的美好的夢的追求。
這首詩藝術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奇異的比喻,即喻本與喻體之間是“沒有關聯的奇異的糅合”,這就打破了傳統的“喻本與喻體”相似或近似的比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