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學《快之忍第五十九》譯文與賞析
快之忍第五十九
快之忍第五十九
自古快心之事,聞之者足以戒。秦皇快心于刑法,而扶蘇嬰矯制之害;漢武快心于征伐,而輪臺有晚年之悔。
人生世間,每事欲快??祚Y騁者,人馬俱疲;快酒色者,膏肓不醫;快言語者,駟不可追;快斗訟者,家破身危;快然諾者,多悔;快應對者,少思;快喜怒者,無量;快許可者,售欺。與其快性而蹈失,孰若徐思而慎微。噫,可不忍歟!
【譯文】
從古至今,無數人都在追求能使自己快樂的事,但這些事又常導致不好的后果,因此,聽到其不良后果后人們都會引以為戒。秦始皇快意于刑法,焚書坑儒,致使扶蘇因修訂法律制度而遇害;漢武帝快意于征伐,窮兵黷武,到了晚年才幡然悔悟,下詔否定了在邊關屯兵的政策。
人生世間,總希望事情能夠如自己所愿,使自己快意,但它給人們帶來的卻總是無法料想的后果。以騎在馬上馳騁為樂事的,往往人馬俱疲;以享用美酒和親近美色為樂事的,往往病入膏肓;以多說話為樂事的,往往言多必失;以打斗爭吵為樂事的,往往家破身危;以許諾他人為樂事的,往往后悔不迭;以輕率回答為樂事的,往往缺乏思考;以大喜大悲變臉無常為樂事的,往往氣量狹?。灰暂p易許諾別人為樂事的,往往涉嫌欺騙。與其為圖一時之快而犯下錯誤,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還不如謹小慎微行事。唉!為求一時之快,而必須做好承擔禍患的準備,確實不值。人們怎能不忍耐追求快意之心呢?
【評析】
每一個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自己快心快意的事情,可是,一味地追求痛快,帶來的往往是不可料想的后果。所以,當面臨令自己不愉快的事件時,一定要忍住那追求快意的心。
典例闡幽 圖一時之快,陷于不利境地
金朝時,海陵王篡奪王位,召張浩做戶部尚書。張浩正直堅貞,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他竟欣然領命。面對他人的非難,張浩顯得若無其事,私下他卻對自己的家人說:
“皇上殘暴無道,稍有反抗者一律格殺,我之所以忍受恥辱,只為他日救國救難啊。如果我追求一時的痛快,拒絕皇上的任命,我一死是易,可這樣做又能改變什么呢?這不是智者的做法。”
張浩操心國事,海陵王見他不怨不怪,十分滿意,不久,張浩又被提升為參知政事、尚書右丞。
張浩總是小心侍奉海陵王,不時向他加以勸諫。每逢海陵王大怒之時,他又保持沉默,不進一言。有時,他甚至不顧眾人非議,當面向海陵王說些諂媚的好話,只為了讓海陵王一笑。
一些人認為張浩可恥,十分鄙視他,有的私下怪他說:“你表面上以君子自居,可到了關鍵時候,卻是小人的嘴臉,你的一世英名,為此喪盡,你不感到可惜嗎?”
張浩一笑說:“輕易得出的結論,終是不準確的,我們日后再說吧?!?/p>
張浩外表快樂,內心卻十分痛苦,一次,他夜里哭醒,家人就勸他說:“我們衣食不缺,看你這般難受,何不辭官求樂?”
張浩悵悵搖頭道:“躲避是懦夫所為,于己有利,卻于國有害,我怎會干這等事呢?”
張浩事事用心,海陵王開始以他為心腹,封他為蜀王,晉升他為左丞相。海陵王還當面對張浩說:“你為朕盡忠,朕記掛在心,你是不會被虧待的?!?/p>
海陵王想要討伐宋朝,張浩加以勸阻說:“天不滅宋,陛下何能滅之?不如養兵待機的好。”海陵王不聽,問他說:“宋室勢危,正見天不佑之,何能失去這大好良機呢?”
張浩耐心道:“趙構沒有兒子,將來必立疏遠的親屬,而這一定會產生內亂,到那時陛下不用興兵,宋室也會臣服,陛下時下何必著急呢?再說伐宋耗我大金國力,勝敗難定,哪樣結果都有弊端?!?/p>
陵王點頭稱是,但仍受不住誘惑,整日部署南伐事宜。張浩幾次進見,海陵王都加以拒絕,他派人傳話給張浩說:“并不是朕不接受你的勸諫,而是朕伐宋決心已定,不計代價。朕要名傳后世,終要有所犧牲的?!?/p>
后來,海陵王在伐宋中兵變被殺,張浩馬上向在遼陽繼位的世宗完顏雍上表祝賀,他在表文中說:“逆君已死,人心大快,臣忍隱多年,終可暢所欲言了。陛下宜整治天下,清除逆黨,臣誓死盡力。”
世宗完顏雍十分賞識張浩的才能,更為他的智慧心動,他嘉勉張浩說:“你是國家的元老,為國之大體,你虛與逆君周旋,不致國家有大的傷害,這都是你的功勞啊,朕要再次任用你擔任丞相,望你不要辜負朕對你的希望?!?/p>
至此,時人才醒悟過來,對張浩的看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