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中國: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3656】2050年中國: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胡鞍鋼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8.5萬字,2017年9月第1版,42元)
△共6個部分:①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②以人民為中心的全面現代化;③2050年中國: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④現代化總布局:六位一體;⑤中國現代化對世界的影響和貢獻;⑥結語: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使命。
○中國作為世界現代化的落伍者、后來者、追趕者,如何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始終是中國領導人所追求的核心目標及面臨的核心問題和基本選擇。
○后發優勢、社會主義優勢、中國文化優勢、綠色生態優勢。
○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方法論:創新與繼承。
○習近平同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包含五個方面的內涵:①發展的目的是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目標;②現代化的本質是人民的現代化、物質現代化服務于人民現代化;③人民是發展的主體,人民是推動現代化進程的最大動力;④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調動人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⑤發展成果為全體人民所分享。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思想之魂和理論依據。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與安全為六大發展理念。
○到2030年,全面建設共同富裕社會;到2040年,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社會;到2050年,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三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到改革開放100年時(2078年)建成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到本世紀末,總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直到21世紀中葉百年的長期歷史過程,是從“一窮二白”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百年長征”、“兩個半場”:一是20世紀下半葉的“上半場”;二是21世紀上半葉的“下半場”。
○過去近40年中國減少貧困成功意味著世界減少貧困的成功,今后,中國人類發展成功就意味著世界人類發展成功。
○國家制度現代化本質上是降低國家治理成本,提高國家現代化收益。政治現代化的根本是實現國家之手、市場之手與社會之手的三手合力。
○國防開支2.5%為適度目標,現為1.33%。
○對人類之經濟、創新、綠色、文化貢獻。
○高度發達、民主、文明、和諧、綠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成為對人類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國家。
○沒有預測的預見,只能是空洞的預見;沒有預見的預測,只能是干巴巴的數據。戰略預見是治國之道,未來預測是治國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