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友人之路》鑒賞
作者: 張曉菲
普里什文
我的朋友!不要懼怕使你不能安睡、擾亂你心境的思想。不要睡吧!就讓這思想鉆透你的心靈。你要忍耐些。這煩擾是會有個盡頭的。
你很快就會覺得,從你的心里有一條通路通向另一個人的心靈,而在這個夜晚使你心緒不寧的,就正是要從你這里開辟一條通向另一個人的路徑,為的是讓你能在一起聚會。
(非琴 譯)
人類是萬物之靈,思想是人類之光。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在于人與人之間能夠溝通心靈、交流思想。文學是人學,文學的價值所以珍貴,正在于它是以語言文字運載著人類思想通向各個時代、各個民族、各個地區的各種不同人群之間,使之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感應、相互激發、相互友愛……
普里什文的散文詩《通向友人之路》簡明直接地謳歌了思想——人類之光。這是人類財富中最無價的財富,思想貧乏會導之人類最大的貧窮。失掉思想,人類將會陷入無盡的黑暗與悲哀之中。
詩人認為,產生思想的母親是大自然。他從各種自然景觀中悟出思想,又從這思想之深井中汲取真、善、美和愛的清泉。思想——心靈之井,它深不可測,神秘無垠,閃射著七彩之光,通向一條條大大小小的路。“我的朋友!不要懼怕……思想”,“擾亂你心境的思想”往往是出于對別人的關心,關心就產生友誼——只有關心別人的人才會贏得真誠的朋友。這是一首思想之歌,歌頌了人類最美好、最寶貴的思想——煩擾你睡眠、打亂你的寧靜、鉆透你心靈的思想,——引導你走向與友人聚會之路。
這篇散文詩感情真摯,語氣親切,猶如與老朋友促膝談心。那動情的呼喚,那拳拳的慰勉,以及那心靈“通路”的形象比喻,都為作品帶來了詩的氛圍和詩的韻致。情理曉暢而能絲絲縷縷入人心懷,這就是它的妙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