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恩,約翰作品分析
【介紹】:
英國作家、詩人、評論家。50年代“憤怒的青年”*代表之一。他生于斯塔福德郡特倫河畔的斯托克,于工業區長大。1947年畢業于牛津圣約翰學院。1947-1955年任里丁大學英國文學講師,1955年后,成為專業作家,主要從事文學創作。主編過文學雜志,編選過《現代詩選》、托馬斯·哈代的短篇小說集和詩集。有長篇小說八部、短篇小說集三部、詩歌集七部、劇本一部和文學傳記等。
他以小說創作為主。長篇小說《每況愈下》*(1954)是聞名于世的代表作。小說描寫的主人公大學畢業后當雜工、小販最后淪為走私犯的經歷。表現主人公在戰后多變的社會中重新探索人生價值和內心的不滿與不平。《及時行樂》(1955)通過流浪漢的故事,隱約地影射虛無主義和麻木不仁等現代流弊?!陡偁幷摺?1958)從高度的專業技能的訓練角度寫對年輕人的教養,以便人們在將來的競爭中占領先地位?!独僳E的婦女》(1959)描述的全部是性關系?!洞蛩栏赣H》(1962)描述父子沖突,塑造了黑人音樂家的動人形象,反映兩代人的矛盾和種族歧視的現實問題。這部長篇小說從文學技巧角度看,是迄今為止最有趣的一部。此外還有《老屋懷舊》*(1962)、《年輕的客人們》(1965)和《小天地》(1967)通過離奇的喜劇,表現個人受到的威脅及緊迫感這個主題?!渡嚼锏亩臁?1970)描寫威爾士地方的社會生活和人民的不滿情緒。此外尚有長篇小說《凱立班國王》*、短篇小說集《救生員》(1971),小說《女旅行家》(1959),自傳《輕快地奔跑》(1962),詩集《刻在墓石上的字》等。
韋恩的文學評論著作也很有特色,較著名的有《初步評論文集》(1957)、《塞繆爾·約翰遜傳》(1974)和《莎士比亞時代的生活》等。
韋恩的小說多表現人的一生的坎坷經歷,人物亦多是“反英雄”式的,現實的針對性較強,風格也較為樸素、淡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