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鑒賞
作者: 宋生貴
柯藍
從天山下來的流水,停在高高的懸巖上。它在向四處觀望,尋找出路。
在這沒有路的地方,在這高懸的空處,流水,你要向哪里流去呢?
流水沒有回答。它昂起了頭,揮動著手臂,用盡所有的力氣向前跳起來了……
流水朝它所選定的方向沖過去,發出了白色的浪花,散發著白色的煙霧,在山巖上發出了生命的叫喊……那閃閃的白光,那滾滾的浪花,那不散的煙霧,沖向無底深淵,搖震著萬丈巖石。
呵,你這人世的瀑布,你是生活的象征,斗爭的象征,永遠不滅的象征!你已經流進了我的心底。
——寫于石巖瀑布
飛瀑的景觀本身即是有震撼力的,可以激起人的崇高感。現在,它又流注于詩人的心間,更成為一種切切的生命啟迪和呼喚。可以說,這里的瀑布已構成象征——雙重象征,即既是“生活的”、“斗爭的”象征,也是詩人心理世界的象征。
柯藍自己說過:“據說在旅途中,大自然無聲的景色,能教會一個人勇敢和認識生活的美。”《瀑布》是他的“旅途散歌”之中的一曲,“寫于石巖瀑布”。他從奔涌飛瀉的瀑布中發現了勇氣,發現了一種生命活力和生命光彩:“它昂起了頭,揮動著手臂,用盡所有的力氣向前跳起來了……”“朝它所選定的方向沖過去,發出了白色的浪花,散發著白色的煙霧,在山巖上發出了生命的叫喊……”它是追求者、前行者的生動寫照——勇往直前,義無返顧。
詩人對于石巖瀑布獨特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發現,與他自己內心圖景的映照有關。詩作結尾寫:“你已經流進了我的心底。”其實也是詩人將它引入自己心間的。因其時詩人的心中本身即涌動著一股向前躍去的激流——對事業,對人生都懷有不可遏抑的熱情和執著的追求。所以,當他面對瀑布時,一方面是自然界的飛瀑震顫著他,激活了他,而另一方面,恰也是詩人心中的激流找到了感應點,以使他借瀑布而表現自己對生命意義的體驗。這樣,瀑布便載著一種富有精神力度的雙重象征,而達到藝術上的升華。
《瀑布》是重于寓意的。瀑布既是借托之物,是載體,又是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詩人是將它作為富有生命情趣的對象加以捕捉和表現的。它由崖頂到深谷,原本是直瀉而下的,可詩中卻將其幾個不同瞬間作慢鏡頭式處理,并使之意態化。如,它先是“停在高高的懸巖上”,“向四處觀望,尋找出路”,接著,“它昂起了頭,揮動著手臂,用盡所有的力氣向前跳起來”,繼而,“朝它所選定的方向沖過去”。瀑布的每一個動態都生動逼真,并又在相互連貫的推進中,體現出了人格化的生命意志。而且,詩人捕捉到的每個動態,都是有力度的,它們是構成瀑布藝術形象的基礎。
動態的連貫性組接構成了完整的畫面。不過,不同于繪畫中的畫面,或攝影中的畫面,而更象以“蒙太奇”手段造成的銀幕畫面。在幾個依次推出的畫面中,前面是屬于遠距離攝取,接著對流水沖下懸巖一景,則是拉近了距離,作較細致的描繪:瀑布“發出了白色的浪花,散發著白色的煙霧,在山巖上發出了生命的叫喊……那閃閃的白光,那滾滾的浪花,那不散的煙霧,沖向無底深淵,搖震著萬丈巖石”。這是一種畫面的“進入”,更是一種生命的進入!詩人的情愫在這里充分地化開,又充分地注入,是因為他發現了生命的絕響,發現了壯美的詩魂。甚至不難想見,詩人的創作靈感和沖動,也是由飛瀑的這一“沖”而強烈喚起的。對于讀者來說,美感可以從詩人推出的畫面中獲得,還會受此召喚,而從生活和生命中去獲得。或許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瀑布才可謂是“永遠不滅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