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鑒賞
作者: 曹增渝
沈尹默
秋風起,一日比一日惡,天氣漸漸冷了,樹葉漸漸黃了落了。
紅的,白的,紫的,黃的,綠的,粉紅的,滿庭院都是菊花。沒有蝴蝶來,也沒有蜜蜂來,連唧唧的蟲聲也不聽見了;那各色的花,他們都靜悄悄的各自開著。
被雨打折了的向日葵,天晴了,他仍舊向著日,美滿的開花,美滿的結實。
海棠呀,鳳仙呀,在情陰樹下小瓦盆里,不怕人來采,自由自在開著他的又瘦又小的花。枯樹枝上掛滿了豆菱,豆菱上還帶著兩朵三朵豆花,和一垂兩垂豆莢。
白蓼花,紅蓼花,經了許多雨,許多風,紅的仍舊紅,白的仍舊白,不曾吹折他的枝,洗褪他的顏色。
秋!這樣光明鮮艷的秋。
讀這篇散文詩,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唐人劉禹錫詠秋的佳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沈尹默的這篇《秋》,就情調而言,恰與劉禹錫的詩作一脈相承,盡掃宋玉、歐陽修等悲秋詩文留下的凄清蕭瑟的氛圍,給人一種清爽明麗的美感。
作品的重心在于寫秋天的花:菊花、向日葵、海棠、鳳仙、豆花、白蓼花、紅蓼花,五顏六色,情態各異,依次寫來,悅目賞心。
秋花畢竟不同于春花。沒有蜂飛蝶舞的熱鬧,但也不象春花那樣嬌嫩,那樣易受風雨的摧折。秋花所呈現出來的,是同樣明艷卻更加冷靜成熟更經得起風吹雨打的美。
這種光明鮮艷的秋色,既是大自然的慷慨賜予,更折射著作者樂觀爽朗、睿智敏感的個性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