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法(fǎ)》姓起源
461 法(fǎ)
461 法(fǎ)
【尋根溯源】
法姓源自媯姓,與田姓同祖。戰國時齊國成為田氏之國,以代姜姓呂氏,田氏為媯姓,是舜帝之后。齊國君主齊襄王名法章,田齊時代,大約有一百五六十年時間,后秦國滅齊統一中國。秦國滅齊后,子孫為避免仇殺,不敢姓田,乃以其祖齊襄王田法章之名為姓,稱法姓。
【變遷分布】
早期在山東居住。漢代以后,擴展至河北、河南、山西、陜西,在關中地區形成望族,并以天水郡(今甘肅通渭)為郡望。宋代以后,仍以北方為主要分布地區。清代滿、蒙古等族以法為名者,后來也有以法為氏。
【名人薈萃】
法真:東漢名士。南郡太守法雄的兒子。好學并且不固定局限在那一家精通中原和異域的圖書典籍,是關西的大儒者。從遠方來求學的弟子如陳留、范冉等,有數百。
法正:三國時期蜀漢大臣。扶風郿縣(今陜西省眉縣)人。漢末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第一謀士。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被追謚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謚號的大臣,由此也可見法正地位之高,甚至蓋過了關羽、張飛等人。后備猇亭戰敗,至白帝城,嘆道:“法孝直若在,必阻我東征;即使東征,也必不致傾危。”法正善于奇謀,被陳壽稱贊為可比魏國的程昱和郭嘉。
法若真:清代前期的書畫家。字漢儒,山東省膠州人,善畫山水。舉為進士后當了官,頗有政聲。法若真雖非徽派畫家,但他是康熙年間山水自成一格的畫家。他所作的《樹梢飛泉圖軸》,為其精心之作。此圖畫雨后山景,薄霧輕罩,飛泉奔流,山頭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