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柳(liǔ)》姓起源
60 柳(liǔ)
60 柳(liǔ)
【尋根溯源】
柳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出自姬姓,為春秋魯國展禽的后代。周公的裔孫魯孝公的兒子叫展,展的孫子無駭,以王父字為姓,稱為展氏,傳至展禽這一代,食采于柳下(今河南省濮陽縣城東柳下屯鎮),子孫就以柳為姓。二是出自羋姓。楚懷王(羋姓)的孫子心,秦末時被項羽推舉為首領,在柳城建都,其子孫有以柳為姓的。
【變遷分布】
早期在河南、山東活動。之后,又遷于江漢、河東等地區,尤以河東解縣(今山西永濟)為柳氏郡望,人才輩出。唐宋以后,已經播遷全國大部分地區,并與西南少數民族融合,尤以江浙、湖廣、閩粵、巴蜀等地較為集中,苗、滿、彝、蒙古、朝鮮、土家、東鄉等少數民族中也有柳姓。
【名人薈萃】
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河東解(現在山西運城)人,世稱“柳河東”,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與韓愈齊名,并稱“韓柳”,詩文皆工,尤擅長散文,峭拔矯健,寓意深刻。傳世有《柳河東集》,也稱《唐柳先生集》。
柳公權:唐朝著名書法家。京兆華原(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人。擅長楷書,結體勁媚,法度謹嚴。世稱“顏筋柳骨”。所書碑刻,傳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剛經》、《神策軍碑》。
柳永:宋代著名詞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叫柳七,官至屯田員外郎,故稱柳屯田。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作《雨霖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