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相關詩詞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對維護世界和平事業的貢獻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作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戰火遍及四大洲、涉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次世界大戰,有20億人口卷入其中。
一、日本法西斯策劃霸占中國、征服亞洲和世界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內閣“東方會議”策劃了占領中國、征服亞洲和世界的侵略擴張總綱領。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并在柳條湖炸毀了一段南滿鐵路,作為大舉進攻中國的借口。到1932年2月,日軍占領了中國東北三省。1933年3月,日軍攻占熱河省。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七七”事變,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直至1945年9月9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國取得抗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戰場的徹底勝利。中國付出了3500萬人傷亡,6000億美元經濟損失的巨大代價。
中國在太平洋戰爭中同樣起到重要作用。日本偷襲珍珠港后,1942年春,盟軍形成中國戰區的統一指揮體系,越南、緬甸、泰國等歸于中國戰區。從1943年10月到1945年3月,中國先后投入滇緬方向作戰的兵力達30萬,共殲滅日軍6萬余人。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印公路的打通,保證了中國戰略物質的需要。
臺兒莊大捷、淞滬會戰、長沙會戰、萬家嶺大捷、遠征軍入緬抗日等,以及八路軍組織的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和敵后的游擊戰,有力地打擊了日軍向西的進攻。
二、德國法西斯的目標是建立統治世界的德意志帝國
1933年1月30日,納粹黨上臺,標志德國進入法西斯專政時期。1933年,希特勒明確提出德、意、日是“能夠對抗世界威脅的力量”。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產黨國際協定》,三國軸心正式形成。1939年1月1日,德、意將該協定發展為軍事同盟。1936年7月,德、意對西班牙進行武裝干涉。1938年3月12日,德軍侵占奧地利。1939年3月16日,德軍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1941年6月22日,德軍分三路向列寧格勒發動進攻。1941年11月7日,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4周年的紅場官兵,直接奔赴莫斯科保衛戰前線。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空前慘烈,蘇德雙方傷亡近200萬人,這場戰役挫敗了德軍進攻的鋒芒,蘇軍由防御轉為進攻。1945年春,蘇軍以250萬兵力,直搗希特勒大本營,1945年4月29日蘇軍攻克柏林。歷時1418天的蘇聯反法西斯戰爭,給蘇聯造成了2700萬軍民的傷亡,6750億盧布的經濟損失。1945年5月8日,德軍在柏林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三、中國、俄羅斯分別為世界反法西斯戰斗的亞、歐主戰場
德、意、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侵略戰爭給世界人民帶來空前災難和浩劫。中國、俄羅斯等50多個國家的人民聯合在一起,結成廣泛的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浴血奮戰,終于打敗了侵略者,贏得了世界和平。
中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主戰場。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俄羅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主戰場。俄羅斯人民,為捍衛祖國的尊嚴,為捍衛世界和平和正義,譜寫了感天動地的戰斗詩篇。
中俄人民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并肩戰斗,用鮮血和生命凝成了戰斗友誼。許多中華兒女毅然投身到俄羅斯抗擊法西斯的行列中。俄羅斯有200余人犧牲在中國戰場上,2000多名蘇聯飛行員參加援華志愿飛行隊。2015年5月8日,習近平為參加抗日戰爭的俄羅斯老戰士頒發了紀念獎章。
四、中國人民抗擊日本法西斯的英勇史詩
(一)中國人民的怒吼
東北三省淪陷,中國人民記得“那個悲慘的時候”。《松花江上》發出了悲憤的吶喊,“那里有森林煤礦,……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什么時候,才能歡聚一堂?”人民覺醒、高歌、團結、奮進!
1936年6月7日,劉良模在上海南市體育場指揮千人高唱《義勇軍進行曲》,這是田漢、聶耳的杰作。號召人民“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人民的怒吼聲,冒著炮火的拼搏聲,令日寇發抖。
淞滬戰場、臺兒莊戰役,我軍大刀隊的勇士們,手持大刀與日寇奮力拼搏。“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看準那敵人,把他消滅,把他消滅!沖啊!”這是中國勇士們的英雄氣概。
在敵強我弱的時候,游擊戰是八路軍主要的斗爭手段。《游擊隊歌》是鼓舞八路軍的抗日軍歌。“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搶占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游擊隊員在敵后艱苦環境中與敵人斗爭,樂觀、自豪、勇敢、頑強,充滿愛國主義情懷,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愛國抗日砍豺狼》詩曰:
松花江上抗敵聲,愛我同胞爹娘寧。
血肉筑成長城嶺,不做奴隸怒吼興。
大刀砍向鬼子頭,血戰到底風雷騰。
人人都是神槍手,寸寸土地屬華丁。
(二)中國抗日聯軍頌歌
東北抗日義勇軍,至1932年已發展到50余萬人,與日偽軍20萬人殊死搏斗,戰斗2萬余次,斃傷俘日軍5萬余,偽軍6萬余,為抗日戰斗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共中央給中共滿州省委發出指令:“在東北發動民眾武裝反日,恢復失地。”1932年在楊靖宇、趙尚志等人領導下,創建13支抗日游擊隊,抗日游擊區遍及30余縣。1933年組建東北人民革命軍,1936年改名為東北抗日聯軍。據日偽統計,十多年間,抗聯和日偽軍發生大小戰斗66611次,消滅日偽軍18萬人,牽制日軍70多萬,抗聯傷亡3萬余人。沉重打擊日寇,民族英雄輩出,共產黨員無私奉獻,民族精神大放光彩。詩曰:
中國抗聯神奇軍,林海雪緣萬里奔。
滿州省委人氣奮,殲敵數萬傳奇聞。
靖宇尚志扛紅旗,戰斗十年萬象春。
打擊日寇殊死斗,長期奮戰喪敵魂。
(A)民族英雄趙一曼(1905—1936)
四川宜賓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春,黨派她到東北組織工人運動。1934年7月,赴哈爾濱以東的抗日游擊區,任珠江區委書記。1935年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1935年11月15日,為掩護主力部隊突圍,奮戰一天,擊斃日軍30余人。突圍時,受傷,被敵抓捕。1936年8月1日被敵人殺害。寫遺書寧兒:“記住,你母是為國而犧牲的。”詩曰:
組織工運聽黨話,誓志為人不為家。
掩護主力突圍殺,擊斃日寇迎春花。
電刑拷打何懼怕,渾身濕淋豪氣嘉。
笑看旌旗勤謀劃,跨江渡海愛中華。
(B)民族英雄楊靖宇(1905—1940)
生于河南農民家庭,1923年考入開封工業學校,1926年加入共青團,不久轉黨。1929年派往東北工作。1932年,代理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兼任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南滿游擊隊政委。1934年任人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1939年,部隊分散突圍時,由于叛徒出賣,行蹤暴露。1940年2月18日,楊靖宇孤身被圍,戰至最后。日軍記載:“根據追蹤估算,他缺糧已有半個月,……將其遺體解剖,腸胃切開,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詩曰:
農民本色堅毅真,組建部隊抗日軍。
頑強拼搏長松勁,長白山區堅守神。
大雪封山突圍拼,草根棉絮充饑奔。
民族仇恨新風韻,奮勇決戰奉獻身。
(三)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后抗日
(A)平型關大捷
平型關戰役是太原會戰的一部分,是八路軍獨立進行的一次伏擊戰。1937年9月25日,115師約12000人由林彪指揮,成功伏擊企圖通過平型關的日軍,全殲日軍第21旅團輜重部隊1000余人,八路軍傷亡600余人,取得了中國軍隊對日作戰的第一次勝利。平型關大捷,八路軍首戰告捷,名揚天下!這是一次抗日的政治動員。國民政府稱:“此為華軍在平綏線之空前勝利。”蔣介石連發兩封嘉獎電。1937年10月19日,八路軍129師第769團夜襲陽明堡機場,毀日機24架。戰績捷報,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八路軍敵后作戰贏得了民心。詩曰:
八路首捷平型關,運動殲擊板桓郎。
長蛇陣勢伏擊浪,群山怒吼鬼哭嚎。
彈燃火焰敵喊喪,信號彈升殺聲昂。
戰友夜襲敵機場,戰果輝煌天下揚。
(B)百團大戰殺豺狼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八路軍于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發動大規模的百團大戰,這是一次破襲正太鐵路為重點的戰役。目標是對敵交通線發動總攻,摧毀敵偽據點,粉碎日軍“掃蕩”和“囚籠政策”。歷時5個多月,戰斗共進行1824次,共計斃傷俘和投誠的日偽軍達46480人,繳獲5942支(挺)槍,53門炮,破壞鐵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橋梁213座,火車站37個,隧道11個,煤礦5個,倉庫11所,全殲岡崎大隊600余人。
百團大戰影響深遠,大漲人民抗日信心。八路軍從1937年的4萬人到1945年8月發展到90多萬人。詩曰:
八路軍威揚天下,民族精神高弘揚。
群眾團結心情暢,中間力量靠我方。
反對妥協止投降,制止掃蕩殺豺狼。
岡崎大隊全殲喪,揚正壓邪我輝煌。
(C)持久戰深入人心
毛澤東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發表《論持久戰》的講演,批判了“必亡論”和“速勝論”兩種觀點,提出持久戰的三個階段,即戰略防御、準備反攻、戰略反攻。整個抗戰處于內線作戰,即主力在內線、游擊在外線,夾攻敵人。持久戰的目的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持久戰的戰略方針是防御中的進攻,持久中的速決,內線中的外線。八路軍的方針是:基本的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實現全民族抗戰才能取得持久戰的最后勝利。詩曰:
敵強我弱轉化爭,保存自己正義聲。
消滅敵人壯自己,有人有利志氣贏。
靈活機動游擊戰,主動運動殲敵靈。
動員力量殲日寇,全民抗戰萬里征。
(D)全民皆兵地道戰
1945年5月4日,在河北省高家莊民兵隊隊長高傳寶領導了一場村落地道戰。地道工程起源于群眾的智慧,把房房相通、村村相連形成戰斗地道體系。其優點是進出方便,能藏、能防、能打。民兵高唱:“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詩曰:
地道聯通游擊邦,埋伏神兵千萬揚。
男女老少齊闖蕩,天羅地網埋豺狼。
大家齊力反掃蕩,全民皆兵赤旗張。
能防能打進出暢,英勇滅敵士氣昂。
(E)抗大精神放光芒
抗大校歌創作于1937年底,凱豐作詞,呂驥作曲。“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抗大,抗日之先鋒地,有為青年奔向延安,人才濟濟。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指引熱血青年永葆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永葆青春活力。詩曰:
黃河之濱優秀群,責任擔當救國兵。
艱苦奮斗作風興,英勇犧牲精神生。
團結緊張如明鏡,嚴肅活潑揚精誠。
洶涌澎湃逐日寇,勞動先鋒中華情。
(四)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抗日
(A)臺兒莊大捷
1937年12月,日軍侵占南京后,調集24萬人進攻徐州,以圖西取鄭州、南奪武漢。臺兒莊戰役是徐州會戰的組成部分。臺兒莊戰役歷時一個半月(1938年3月20日至4月7日),中國投入兵力12萬人,其中臺兒莊方面6萬人;日軍投入3萬人,其中臺兒莊7個團。中國軍民以傷亡7000余人的代價,殲滅坂垣、磯谷兩個精銳師團,計11984人,俘虜719人,繳獲大炮31門,裝甲汽車11輛,戰車8輛,輕重機槍1000余挺,步槍10000余支。
27師158團7連的57把大刀敢死隊扭轉了臺兒莊戰局。經過激戰,守城的31師中的3個團長和10個營長均犧牲,戰士所剩無幾。27師158團的7連、8連趕來救援。7連連長王范堂集中機槍和手榴彈壓制敵人火力,最后帶領57名大刀勇士架云梯攻城,把日軍趕出臺兒莊,贏得主動權。詩曰:
大刀砍向日鬼頭,登梯攻城奪兒莊。
舉槍就打中目標,現場指揮王范堂。
身掛手彈毀坦克,日軍喪膽我高昂。
血戰氣概高歌唱,抗日好漢大頌揚。
(B)頌淞滬戰場上的八百勇士
淞滬會戰,粉碎了日寇3個月亡華之狂言。第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為掩護主力撤退,率部800人堅守在上海閘北四行倉庫,打退日軍多次進攻,斃傷日軍百余人。此壯舉,被上海人民傳為佳話。詩曰:
晉元率部打豺狼,勇士八百戰東場。
國旗飄蕩齊心上,十萬強敵更敢擋。
縱情高歌春雷響,中華民族不會忘。
全滬支援打東洋,銅墻鐵壁意氣揚。
(C)萬家嶺大捷
1938年6月至10月,日軍向武漢進攻。張古山、萬家嶺首當其沖。沒有張靈甫及其突擊隊,就沒有張古山爭奪戰的勝利。74軍51師的張靈甫自告奮勇率突擊隊數百人奪張古山取勝,從而宣告萬家嶺大捷。萬家嶺戰斗歷時25天。此戰役殲敵1萬余人,繳獲山炮16門,迫擊炮28門,輕重機槍200多挺,步槍3000余支,生擒日軍百余人。萬家嶺大捷與平型關大捷、臺兒莊大捷是抗戰初期三大勝仗,舉國歡騰。詩曰:
奮勇爭奪張古山,數百精兵攻嶺奔。
身中七彈張靈甫,生擒日兵數百人。
穿山攀壁攻峻嶺,戰績輝煌喜氣騰。
歡慶大捷萬家嶺,舉國歡騰戰功聞。
(D)中國遠征軍入緬抗日
德國法西斯力促日軍向印度洋方向進軍,企圖實現會師中東。但中國的持久戰略牽制了法西斯的企圖。1942年,中國遠征軍入緬支援英軍作戰,穩定了緬甸戰場形勢。從1943年10月到1945年3月,中國投入滇緬作戰的兵力達30萬人,共殲滅日軍6萬余人,中國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詩曰:
會師中東敵夢想,華軍入緬日沮喪。
抗日戰略持久戰,八路兵力大換裝。
支援英軍穩戰場,滇緬戰場我軍昂。
牽制日軍“南進”嚷,民族犧牲豪氣長。
五、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世界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給中國和世界人民帶來空前的災難和浩劫。在正義與邪惡的殊死戰斗中,中國、俄羅斯等50多個國家的人民聯合在一起,結成統一戰線,浴血奮戰,終于打敗了野蠻的侵略者,贏得了世界和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起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付出犧牲是慘重的。中國人民和俄羅斯人民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并肩戰斗,凝成了戰斗友誼。
慘痛的教訓告訴人們,和平、進步、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要更加珍惜和平,展示勝利成果,維護世界的公平、正義。中俄兩國人民曾共患難,戰勝敵人。今天,中俄兩國人民更將攜手前進,同護和平,共促發展,為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最后,賦詩一首《歷史燈塔照亮未來》——記2015年5月9日俄衛國戰爭勝利慶典。
紅場天闊萬象春,和平照亮幸福門。
國旗飄揚俄羅斯,五星紅旗朝氣神。
銘記歷史反侵略,開創未來堅信心。
氣壯山河波浪滾,浴血奮戰勝利臨。
烈士英靈金光閃,鮮花迎來笑語親。
燈塔永照正義路,共同命運人類珍。
2015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