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增杰《一代詞宗夏承燾》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陳增杰《一代詞宗夏承燾》

夏承燾先生(1900—1986),字瞿禪,晚號瞿髯,溫州市區人。居宅鄰近東山謝靈運春草池,故又別號謝鄰。1918年浙江省第十師范學校(溫州師范學校前身)畢業,后任杭州大學教授,曾兼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浙江省作協副主席、中國韻文學會名譽會長。

夏先生一生熱愛祖國,追求進步。他稟性端正淳直,淡泊名利,將畢生精力投注于教育事業和學術研究,奉獻社會。夏先生是一位桃李滿天下的大教育家,他擔任教職六十多年,先后在小學、中學、師范學院、綜合大學和研究室掌教,培養了大量教育和專業人才。他說:“為人民教育工作,應有廣闊之胸襟、純潔之思想與美麗之希望。”他教書育人,“對弟子們的學業、心境、生活、健康,無不時時關懷”。他教育學生首先是學行一致的品格志向的陶冶,樹立優良的學風。他胸懷坦朗,待人平易寬厚;他的愛心和靈慧,猶如光風霽月,給青年學生帶來清新蓬勃的生機。他教學認真,又有極好的教學方法,常常引譬喻義,深入淺出,情趣橫生,使學生在愉快的享受中獲得知識,悟明事理;有時又引而不發,不斷啟迪思考,讓學生反復玩味而終于心領神會。他虛懷若谷,謙遜善納,曾以“南面教之、北面師之”為聯題贈學生,深悟教學相長的真諦。他熱心獎掖后進,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希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曾引述清代學者戴震的話說:“第一流學問家培養不出第一流(學生),第二、三流才能培養第一流(學生)。”意思是說老師不以第一流“權威”自居,不以自己的學術框框限制學生,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性,有機會超越老師。

詞學研究的開拓者

夏先生二十多歲起就攻治詞學。他以攻堅的銳氣,從被稱為“絕學”的姜白石樂譜入手,連續在《燕京學報》發表了《白石歌曲旁譜辨》《白石歌曲斠律》《白石道人行實考》等重要論文,引起學術界的重視,以此成名。他得到近代詞學大師朱孝臧(彊村)的稱揚,又與著名詞曲家吳梅、夏敬觀、冒鶴亭、龍榆生等相切磋,學問益進。他一生著述繁富,其中詞學著作即有二十余種。

夏先生在詞學研究上的貢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考證詞人行實,倡揚譜牒之學,創為《唐宋詞人年譜》,將“徵實”之史學長術帶入詞學領域,為治詞史者開辟通衢。對詞樂、詞律和詞的形式的考訂箋解,全面研討唐宋詞聲律問題(宮調、四聲、協韻等),對詞與音樂的關系作了十分深入的探索和精到考論,創獲極多,論者稱“前無古人”。他總結治詞方法,致力于詞的理論建設,從文學藝術和音樂聲律兩方面結合研究,繼往開來,為建立新的完整的詞學理論體系奠定基礎。他對宋詞名家李清照、辛棄疾、陳亮、陸游的評論,精確透辟深刻,極富啟示意義。他提出編撰詞學史、詞學志、詞學典、詞學譜四書的構想,為之后詞學研究規劃了廣遠藍圖。《天風閣學詞日記》記錄了他一生治學歷程與學術活動,“可以體認一代詞宗超凡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學術文獻價值。

綜而言之,夏先生以考信求實的精神,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在廣闊的歷史文化背景上研究詞學,開拓了新的途徑,革新了傳統詞學。由于他的突出貢獻,今天的詞學已擴展到對詞樂、詞律、詞史和詞的體性的全面研究,成為兼涉史學、文學和聲學三個領域的一門獨特學科。因此,他贏得了學術界的推崇和尊敬,被譽為“詞學宗師”(胡喬木)。

詩詞創作的成就

夏先生還是一位成就卓越的詩(詞)人。早年就讀師范時即擅長詞筆,后師事詞人林鹍翔(鐵尊),與同里梅冷生、陳仲陶等結為“慎社”“甌社”。二十歲后出游,北臨晉冀,西入長安,視野擴大,涉獵愈廣。登長城所作“一丸吞海日,九點數齊煙”;西北漫游所作“足下千行來白雁,馬頭一線掛黃河”,皆稱壯偉之句。其《北游》云:“禹功不到水橫流,大漠西馳我北游。歸對鄰翁詫吟境,秦時明月在胸頭。”詫對廣袤的北國山河,詩情涌發,充滿歷史的韻味。他目睹軍閥混戰,瘡痍遍地,又多慷慨悲涼之音。《鷓鴣天·鄭州阻兵》云:“投死易,度生難,有誰忍淚問凋殘。紙灰未掃軍書到,陣陣哀鴻繞古關。”抗戰時寫的《抗敵歌》(為浙江抗敵后援會作)、《軍歌四章》等,充滿激昂的戰斗熱情。而《水龍吟·皂泡》《木蘭花慢·題嫁杏圖》等作,則指斥投靠敵偽的變節者,大義凜然。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他以“湖海行藏”、“荷衣耐得風霜”(《惜黃花慢》),表明自己的態度;又以“珍重冰霜顏色,涉江人、手把芙蓉”(《揚州慢》)勉勵詩友。解放前夕,面對民生凋蔽、禍難未已的殘局,他于中秋舵樓對月,發出“鏡影問嫦娥,不見山河,但積雪、層冰無際”(《洞仙歌》)的感嘆;又借“涼波外,朱霞迢遞”(《洞仙歌》)和“應信明朝春更好”(《玉樓春》)的詞句期盼黎明時刻的到來。

據《天風閣詩集》《天風閣詞集前編》《天風閣詞集后編》《瞿髯論詞絕句》和《天風閣學詞日記》等書所錄,詩詞總數已逾千首。他早年喜好黃景仁詩,中年后喜習二陳(師道、與義)律體,于古詩則效法韓、蘇、黃,謂“于昌黎取其煉韻,于東坡取其波瀾,于山谷取其造句”(《天風閣詩集前言》);填詞則欲“合嫁軒(辛棄疾)、白石(姜夔)、遺山(元好問)、碧山(王沂孫)于一家”( 《天風閣詞集前編前言》),即謂取辛、元的骨格,姜、王的情韻,冶清空婉和、豪健跌宕于一爐,從平易中見奇崛,在激烈里含柔情。他以“肝腸如火,色笑如花”論辛詞,正體現了他在創作中融合剛柔的藝術追崇。像《滿江紅·擬岳飛班師》《滿江紅·柴市謁文文山祠》《減字木蘭花·秋日北京諸詞友邀游西山》《水調歌頭·承德避暑山莊》諸作,都能顯示這一特點,廣為人們傳誦。前一闋(1965年作)云:

萬里騰秋,前鋒報、黃龍城闕。喜照我、金杯無恙,秦時明月。白雁烏珠休戰栗,單于冒頓俱飄忽。手揮歸、護汝舊金甌,同無缺。

班師詔,晴雷急;還朝路,啼鵑切。過望仙橋畔,龍泉頻拭。百戰艱難忠涅背,三言慘淡讒銷骨。任黃塵、撲面鬢猶青,心如鐵。

該詞括寫岳飛悲壯的一生,他的精忠報國和所遭受的奇冤,指斥南宋王朝的昏聵。筆墨堅煉,情慨郁勃,讀來忠憤氣填膺。

夏先生在創作中不斷探索舊體詩詞的出路,即傳統形式如何融合現代社會的問題。他認為一方面應“吐棄凡近”,避免滑熟;但同時又不要過于古雅,力忌僻澀。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抒寫新生活的感受,努力創造新的格調,新的境界。他認為好的作品,應該是用大家都看得懂的語句表現別人所思想不到的情景意境。且看《玉樓春·陳毅同志枉顧京寓談詞》:

君家姓氏能驚座,吟上層樓誰敢和?辛陳望氣已心降,溫李傳歌防膽破。

渡江往事燈前過,十萬旌旗紅似火。海疆小丑敢跳梁,囊底閻羅頭一顆。

此詞寫于1963年,可以舉為這方面的成功嘗試。先生極重視,曾向筆者談寫作經過,后復書贈,題《京邸夜迎弘翁作玉樓春》,字句亦經反復修改,如初稿三句作“蘇辛望氣定心驚”、四句歌作“觀”、五句作“燈前夢影奔騰過”、七句海疆作“草間”。全詞有氣魄,有境界,有韻味,而讀之又明白如話。下片熔鑄陳毅《梅嶺三章》“此去泉臺集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的詩句,見出用事翻新的手腕和筆力。王季思先生稱此等作“為愛好詩詞的同輩所嘆服”。又如《臨江仙·贈越南友人》:

共詠《國殤》迎北客,南人戰死猶雄。酒邊鼓角話匆匆。任飛千劫火,不動八方風。

欲問家聲先掩口,域西豪杰俄空。煩君傳語太平翁。莫憑遮日手,難挽亙天虹。(自注:宋人語云,秦檜稱太平翁。)

此詞1965年作,《天風閣詞集》前后編未見收錄。先生曾書贈筆者,只可惜墨寶在“文革”中丟失了。該詞詠國際時事。先生說,報載時有蘇聯政要訪問越南,有感而賦。對于當時那一場家喻戶曉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大論戰(俗稱“反修”斗爭),現在自當另有認識和評價,可以置而不論。但詞中所表現出來的歌頌越南人民抗美救國斗爭的堅定信念和無畏精神,彌足珍貴,仍值得稱道。通首氣格勁拔,語近旨遠,又瑯瑯上口,所以我至今還能一字不差牢牢記著。這也是一首舊形式與新內容和諧相融的佳作。

我們讀夏先生的詩詞集,真是感到佳章雋句疊出,應接不暇。《廣州別寅恪翁》云:“萬卷惟憑胸了了,九州共惜視茫茫。”對工而貼切(陳寅恪先生視盲)。《水調歌頭·靈巖寺夜起看月》寫雁山萬峰雪玉相映的奇絕光景:“誰種萬朵蓮,镵破一青天。天邊看涌蓮葉,云片各田田。”意境峭美,可謂想落天外。《追昔游六首》之三:“百二山河岳影間,放翁無路夢函關。黃流九曲蟠胸次,七字看誰收華山。”又極矯健奇偉。而早年(時年二十七)得意之什《浪淘沙·過七里瀧》:

萬里掛空明,秋欲三更,短篷搖夢過江城。可惜層樓無鐵笛,負我詩成。

杯酒勸長庚,高詠誰聽?當頭河漢任縱橫。一雁未飛鐘未動,只有灘聲。

空靈之境,如布目前,啟人暇想。正如琦君先生所言,先生之襟抱靈心,坦蕩澄明亦如天際洗月星辰。

以詩筆寫詞史

《瞿髯論詞絕句》初名《詞問》,共100首。夏先生承繼杜甫、元好問、王士禛論詩絕句的傳統,用以論詞,縱論自唐以來各個時期的詞風、詞派和代表詞家,表述了精到的見解,又富于藝術情趣。我們讀它,猶如游歷名山大川,得聆熟諳名勝掌故之長者指點形勢,娓娓而談,切中肯綮,領悟益深,更有進入勝境之感。略舉數例:

北里才人記曲名,邊關閭巷淚縱橫。

青蓮妍唱清平調,懊惱宮鶯第一聲。(李白)

雪堂繞枕大江聲,入夢蛟龍氣未平。

千載才流學豪放,心頭莊釋筆風霆。(蘇軾)

掃除疆界望蘇門,一脈詩詞本不分。

絕代易安誰繼起,渡江只手合黃秦。(李清照)

唱和紅簫興未闌,棹歌鑒曲負三山。

山翁碧岳黃流夢,與子忘言晉宋間。(姜夔)

第一首說詞本來源于民間小調,貼近生活;但晚唐詞家多用以制朱門艷曲,李白的頌揚楊貴妃的《清平調詞三首》實其濫觴。此首1973年寫給筆者的書幅作《題飛卿詞》,第三四句作:“為誰飛傍宮墻唱,懊惱黃鸝第一聲。”原謂晚唐詞人溫庭筠多作艷歌,詞風靡麗,改變了民間曲子詞的清新情調,成為花間派的開創人物。但后來先生轉變看法,認為探尋宮廷詞的創作源流,還應上溯到李白的《清平調詞》,所以作了修改。第二首說蘇軾貶黃州后借詞賦以吐壘塊,他受莊子、佛家思想影響很深,他的作品常用豪放筆調來表達略帶頹唐的情感。第三首說李清照(易安)提出“詞別是一家”的口號,突破蘇軾以詩為詞的作風;她才華無兩,能把黃庭堅和秦觀的不同詞風融為一體。第四首說姜夔淺斟低唱,放浪江湖,與以恢復中原為己任的陸游意趣相異,難怪他們之間沒有交往。陸游晚稱“三山翁”,姜夔人稱“襟期似晉宋間人”。忘言,無語可應酬。先生說,紹興年間陸、姜同處杭州,而兩家集里卻無一語投贈,殆志行不同,跡近神疏。這些詠什,皆能發明精髓,揭概要義,而又措詞蘊藉,體調流便,令人回味無窮。

夏先生是隨著時代的步伐前進的人。他的作品富于時代氣息,以厚實的思想內容和學才兼備的藝術功力,把詩詞的創作推向新的境地。他的胸次、氣概、情感,他的學力、才力、骨力,都足以落落自成大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se94se欧美综合色|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小雪校花的好大的奶好爽| 免费日本三级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8x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蜜桃麻豆| 打开腿我想亲亲你下面视频| 青青草99热这里都是精品| heisiav1| 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久...|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欧美成人性色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在线| 图片区日韩欧美亚洲|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鬼色| 黄色三级三级免费看|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野花日本免费观看高清电影8|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免费a级毛片无码av| 日本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疯狂性受xxxxx另类|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一级不卡毛片| 国漫永生第二季在线观看| 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免费观看| a级毛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