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豐年留客》
老家地處蘇北平原,蘇北平原位于淮河以北,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水熱資源充沛,四季分明,為南北過度地區。本區農業優勢明顯,盛產小麥、水稻、花生、棉花、玉米等多種農作物。盡管歷史上黃河南徙奪淮,曾經造成連年洪澇、水系紊亂、經濟蕭條,但新中國成立以來,蘇北平原迅速變成江蘇乃至國家的糧倉,成為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
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土地實行“大包干”后,莊稼開始連年豐收,農家的“小幸福”越來越多,好似“芝麻開花節節高”,村民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對于侍弄土地的農民而言,能夠超越豐收的喜事應該說不多,豐收的季節里真是讓人無比高興。
父親其實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種莊稼的好手。他從前是地方造紙廠不脫產的廠長,造紙廠污染問題嚴重,因條件所限又找不到良方治污,工廠被迫關閉轉型,父親由此主動“打道回府”,重新與田地打交道。父親種田雖然“半路出家”,但好在他有文化,又有母親這樣一位好幫手。父親不僅虛心向母親和鄉親們請教,還喜歡訂閱《科學種田》一類農家雜志,好政策好年景加上忠誠的種田人,家里每年都能獲得大豐收。
在農村稅費改革前,那時農民承擔的主要費用項目簡稱“提留”、“統籌”。“三提留”是指由村一級組織收取的公積金、公益金和集體管理費;“五統籌”是指由鄉一級政府收取的計劃生育、優撫、民兵訓練、鄉村道路建設和民辦教育方面的費用。農民上繳費用主要是用“交公糧”形式完成。責任田里收取的糧食,“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交完公糧,父親看著家里糧足倉滿,臉上時常露出開心的笑容。
父親感恩田地給家里帶來豐收,會更加賣力侍候田地,他辛勤地給莊稼地里喂養肥料,把土壤打理得更加勻細。當然,父親最開心的事,莫過于讓別人和他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父親與他人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對他來說最好的形式,當是“豐年留客”。
為了慶賀莊稼大豐收,父親隔三差五會到鄉里趕集,除了不斷幫家里增添購置新農具,他還時常買些魚肉回家改善我們的生活。當然,父親在趕集回家的路上,遇到好朋友總少不了相邀他們到家中做客。“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老朋友準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的田舍做客。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一脈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共飲美酒閑談農務。”父親待客,和古詩中這樣的場景十分相似,如果要說有什么缺少的,就是門前沒有菊花開放。
家中來了客人,又是豐收之年,父親和母親總會傾家中所有,置辦好酒好菜款待。客人臨走時,父親還會奉送上紅豆、芝麻一類作物。因為他在與客人聊天時,早已弄明白客人家中短缺什么,至于什么東西能拿出手送客,他早已在心中考慮成熟。客人感激推辭,“怎么能又吃又拿!”父親笑道:“這不都是自家田地里長出來的嘛,也不要我拿錢去買,你不帶上可就外氣了!”
父親一生好朋好友,與人為善,過去家中困難時尚且熱情好客,等到豐收之年,他更是樂于待客。一次,他在村東岔路口相遇“老莫叔叔”,“老莫叔叔”是父親在造紙廠工作時的同事兼好友。好友相逢,父親自然熱情相邀他到家中做客。“老莫叔叔”家住鄰村,當天他上街趕集,自行車把上還掛著一塊豬肉。“你看,家里還等著這肉下鍋呢!”“老莫叔叔”對父親的邀請雖然動心,但他還是有些猶豫。父親笑道:“請人捎回家好了!”他們站在路口等了一會,沒有等到“老莫叔叔”村里的人過路。父親還要堅持,“老莫叔叔”笑道:“好東西誰吃不是吃?還分什么你家我家,今天就用它下酒。”父親當然不會動用“老莫叔叔”買回的肉。為了陪客人喝酒,父親又喊來幾位鄰居。“老莫叔叔”酒喝高了,酒桌上答應留下來晚上繼續連著喝。“那這肉怎么辦?時間長了會壞掉,再說,酒喝高了恐將肉弄丟了。”母親嘀咕說。父親自有高招,他吩咐我上學時將肉帶到小學校,把東西轉交給“老莫叔叔”村里的同學,放晚學后捎回。
父親待客,多有客人臨時偶遇,讓他招待起來沒有準備措手不及。一天,父親在村里碰到一位外村熟人老梁,老梁是慕名來村里買稻種。因為我們村里的水稻產量高品質好,外村人買稻種怕買假了,就追到村里來買。老梁早已忘記了父親,父親卻很快認出老梁是早些年他在河工上結識的朋友。當年出河工時,父親的扁擔斷掉了,外村人老梁曾借扁擔給他使用過。父親熱情拉著老梁的手回家做客。沒有大魚大肉不要緊,父親打聽清楚村里誰家當天趕集,就從別人家中借來魚肉。為了招待好老梁,償還多年前“借扁擔”之恩,父親動手宰殺一只公雞。有趣的是,傍晚鄰居到處找雞,父親才知道殺錯了雞。盡管鄰居大方地說他家的公雞不要了,可父親還是執意要用家里相似的那只雞交換,無奈用來交換的雞老是跑回家,父親后來索性高價賠了雞錢。
父親喜于留客,但有客不來,父親甚是惦念。秋天到了,經過陽光雨露的滋潤,田地里的花生成熟。父親讓母親帶信給她娘家我的表哥他們,請表哥帶人過來幫忙收花生。父親還特地交待,千萬別忘讓表哥將家中的平板車也拉過來,說是收花生得用上。
按照父親母親他們的力量,收花生根本用不上請幫手。但請幫手只是托詞。表哥他們來了,少不了盛情款待,臨走時,父親還會在他們的平板車里放上好多剛收獲的莊稼。表哥家住在河邊,分到戶的田地少,他們平時以捕魚捉蝦為生,有時還要到市場買糧食吃。父親在造紙廠工作時,家中缺少勞力,表哥他們經常過來幫忙干農活。等到田地獲得豐收,父親這是在設法回報。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豐年留客”,應該是父輩的豐收節最隆重的慶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