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蔡元培和李少春(外一篇)》王童散文賞析
紹興的蔡元培故居早年去過,記得是一排整齊磚木結構的房子,共三進。第一進門廳坐西朝東,上懸劉海粟手書“蔡元培故居”匾額;第二進廳堂和第三進樓房均坐北朝南,三進分布不在同一軸線上。由門廳通往堂廳的前天井特別開闊,差不多有籃球場那么大,周邊的圍墻也特別高,高墻深院,顯得氣勢不凡。從外觀看,這是一座在紹興并不罕見的臺門院落。可謂“是一塊石板到底”。與眾不同的是,這門廳坐西朝東,廳堂和坐樓坐北朝南,三進不是分布在同一軸線上。也正是這高墻深院,把一切喧囂都遠遠地擋在了外面,只剩下寧靜和清明。
第二進一堂兩廳,東西兩側為廂房,前有明堂,明堂兩側也有廂房。這里原為蔡氏六房、七房子孫所住,現已辟為陳列室,展出介紹蔡元培生平事跡史料,堂廳正中高懸一匾額,曰“學界泰斗”,乃現代書界巨擘沙孟海所書。這一切在殘存的記憶中似仍在徜徉。
北京的蔡元培故居現則掛壁在東堂子胡同的西頭,被一座高大的飯店重壓著。 蔡元培故居與別的名人故居有些不同,它沒有房屋的產權。蔡元培一生未置產業,這里只應稱為租借地。在北京當教育總長等職的蔡元培先后租住過的幾處住宅中,東城區東堂子胡同75號之所以被定為“蔡元培故居”,是因為蔡元培1917年至1923年任北大校長期間租住在此。“五四運動”正是在這里策動。
這個一度破敗的四合院,今雖已修葺一新并辟出一側立有其塑像的紀念室,但仍能看出當年的簡樸,人們也很難想象這個正部級人物,會顛沛流離,四處尋覓住處。一度統領中國教育界的巨人,完全可寓居北大紅樓一角指點江山,可他卻安之若素地在這個角落里蟄居,讓人感嘆。
蔡元培雖被稱為學界泰斗,但多年來似未被正統重視。人們談魯迅言胡適論毛澤東,卻總忘了這些政治知識精英都曾在蔡的麾下龍騰虎躍。蔡珍惜他們保護他們,誘發他們的精神財富潤滋民眾。學生中的傅斯年后也成為大學校長,也以他為榜樣修身修學問,育莘莘學子。傳斯年到臺灣任臺大校長面臨軍統欲入校抓異端學生時,挺身而出言,休想把警察局辦到校園來。蔣介石攝于他的威望也只好讓手下那幫打手悻悻而去。傅斯年的榜樣自然是在五四運動為保護學生不惜辭去閣臣遠走他鄉的蔡元培,蔡的教育思想潛移默化到了傅斯年身上。
我曾稱紹興是一座反叛的城市,產生了那么多翻江倒海的逆天之人,從此出來的蔡元培所開鴻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開啟了一個學術的熔爐。這里孕育了共產黨及其領導人物并最終奪取了政權;這里出現的民主主義思潮也波及深遠。黃埔軍校、國共兩黨,中國現代的革命史由此寫成的。倘若沒有蔡元培沒有北大,這歷史的節點,或許就將偏離。
沿著蔡元培的故居向東行, 來到外交部街,這明朝屬黃華坊,清朝屬鑲白旗。稱石大人胡同,臨近巷尾又見到了李少春的故居,這更讓人感到寒酸又悲催。因這一代武生的舊居已變成一維修冷凍冷藏柜機的鋪行,同行的人告知,太平間存死尸的冷藏屜均由此維修。
早年看過日本寫《華麗家族》女作家山崎豐子描繪李少春的表演,說他演猴戲扮齊天大圣,一個跟頭從高椅上翻下,身輕如燕,聲靜如絲,這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觀者常樂道六小齡童家族飾的猴戲,全忘了李少春早就有這一手絕活。李少春與袁世海共演的《野豬林》,留下的影像,他唱念坐打的林沖眉梢高挑,耍槍弄棒,嫉惡如仇的俠義形象,讓人永存夢境。與他演對手戲的袁世海扮魯智深與之可稱是一絕配,經典。
李少春的扮相清秀,嗓音寬厚,唱腔清純,身段優美。他的表演感情飽滿,武功出眾,擁有大批的追隨者愛好者,無怪乎山崎豐子也會是他的追星族。查之生日,驚訝地發現他竟同我的11月4日如出一轍。這讓我感到有如影隨形之映照。
李少春在北京的故居李代桃僵之后,他的出生地河北霸州則建起了紀念館, 紀念館展廳分為六個部分:序廳、第一展廳(粉墨傳奇)、第二展廳(英雄史詩)、第三廳(花團錦簇)、第四展廳(春韻流芳)、音像廳。由此也留下了李少春精彩紛呈的戲曲人生。據說,文革中備受身心摧殘的李少春1975年去世后,其在大陸的后人已無存,有子女也飄泊在海外,近況鮮知。這讓人唏噓。但他的紀念館和他的戲迷還在,他傳承的弟子 李浩天、李寶春,弟子董文華、譚元壽、陳正巖、孫振林、葉蓬、李小春、裴艷玲、馬少良、李光等,于魁智、王平等,已承接了他的戲曲舞臺并拓展開。
蔡元培,李少春,一個學界泰斗,一位京劇李派藝術的創始人,都從不同側面給中國文化思想界注入了如霖甘露。
尚義的云
出京城進河北,奔行約五個時辰,就來到了張家口西北部的尚義縣。一進一個似乎為張強村的拱門,氣溫立刻涼爽了下來,查天氣預報,是攝氏18度。爽利的風搖曳著路邊白楊樹撲面而來,頃刻便有了初秋的感覺。
今年夏天全國似都在汗溢肌膚,濡熱難耐中,北京也被熱浪包圍著。尋找避暑勝地便成了男女老少的假日選擇:海邊湖畔,山林山莊甚至國外。但人們舍近求遠似并未注意到這個離北京咫尺的“牧場”。
說是牧場雖有些言過其實,但確也是一隅風水蕩漾之地。
尚義與將要開冬奧會的崇禮相應,取1936年察哈爾省主席宋哲元取“崇尚禮義”的含義確定尚義縣名,崇禮尚義兩地名也就由此而來吧。
尚義屬河北,離北京又近,但此地民族氣息卻很濃郁,這個晉冀蒙三省交界之 地,東漢為匈奴、鮮卑游牧地。 唐為突厥庫奚契丹棲息處。唐及武則天的幾次與突厥等的戰爭原“敵人”竟在這一帶。這里地闊天長,山清水秀,有一種粗曠獷與柔夷雜糅在一起的感覺。
來到尚義,最常見的便是從縣城街道旁鴛鴦河畔升起的云,這云連天接地,灰褐色與白藍間交錯在一起,云的形狀也似車水馬龍。由于日行千里,常有噴射狀,就云蒸霞蔚,與孤鶩齊飛一番。在這云的氣勢疊化下來,出現的香味四溢的烤全羊賽就不足為怪了。烤全羊,將半牉剝皮洗凈的羊,架在炭火上燒烤,然后佐以辣椒椒鹽,翻滾烤焦后,刀片下肉供食客饕餮。在伴以歌舞助興的群羊烤炙熟,鎳肉品嘗過后,覺得是吃過最香的羊肉之一。
尚義的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嶙峋凸起,又橫臥在崖上,有突兀屹立之感,散撒的云也在其頭頂徜徉,讓登臨的人也如墜其間,從兩巖交錯中側身而過,其名為臥龍石的感受就更有入龍口穿龍眼的空靈感。這刻的山風穿梭而過,把炎熱送走,真是沁人心脾。
而當你走進占地2580畝的察哈爾私人牧場時,巨鯨與瀑布樣的云從蒙古包和賽羊場攀升到天穹,令視覺產生錯覺,以為這云可舉手投足就能飄浮上去,在此放飛的龍王,游魚的氣狀體,以假亂真地也在云翳間徘徊不定,激起了孩童濃烈的追逐童心。魚龍混雜天空下的草場上,馬和駱駝引著游人騎行奔走,漸和那似乎抵近草色覓食的牛羊馬狀的云團融和為了一體。這時,激動人心的賽車賽羊比賽開始了,直升機牽引著隨后從天而降攜著彩球彩帶的跳傘來到地面,整齊的摩托車隊開路引來賽車與群羊。賽車與賽羊是這里一標志性的旅游項目,每年夏季吸引著八方來客到此一試身手。羊在奔跑,車在疾行,在尚義山巒水色間凸顯著西部隘口的氣韻。
尚義人唱的歌有蒙古酒歌,有二人臺,異域風情時隱時現。當地領導介紹,現正在為這個貧困縣脫貧而殫精竭慮,群而攻堅,并想出各種促進經濟增長的點子。這里藏有那么多的濕地山巒及營養食品攸面燕麥土豆等,又在京津冀環繞圈內,脫貪致富應指日可待。
離開尚義,回首看去,滿天的射云也尾隨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