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講了什么內容
《淮南子》講了什么內容
《淮南子》也稱《淮南鴻烈》,或《劉安子》,由西漢宗室淮南王劉安主持編寫。
“鴻”有廣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劉安認為這本書包括了廣大而光明的道理,所以便以這兩字來命名。《淮南子》涵蓋內容非常廣泛,其主要宗旨傾向于道家思想,但其中還包括道家、陰陽家、墨家、法家和部分儒家的思想。《淮南子》全面而系統地總結了西漢前期道家的思想,為后人研究西漢以前的道家思想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史料。其中還涉及了很多醫學方面的內容,值得后人深究。
《淮南子》博大精深,后世很多學者對其中的思想非常推崇,因此將它歸為道家著作;也有人覺得這本書內容龐雜,像著名的史學家班固就將其歸于雜家;更多的人認為,《淮南子》盡管涵蓋了諸子百家的思想,但卻是以道家思想為綱領,比如著名的思想家梁啟超和胡適等數人都非常認同這種觀點。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記述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也非常多,其中《鯀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塞翁失馬》等都較為有名。
《淮南子》的作者劉安是道家的忠實信徒。他崇尚老子清靜無為的思想,追求養生之術。曾經還親自試煉丹藥,據說,作為中華美食之一的豆腐就是他在煉丹的過程中無意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