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臨朝稱制”
什么是“臨朝稱制”
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古代十分盛行,后宮不得干預政事,但在特殊時期,可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統治者代替皇帝行使權力,這種現象即為“臨朝稱制”。
最早在班固的《漢書·高后紀》中對臨朝稱制有所記載:“惠帝崩,太子立為皇帝,年幼,太后臨朝稱制,大赦天下。”這里所說的太后,就是指西漢時的呂后。呂后,便是我國歷史上臨朝稱制的第一人,此后,章德竇太后、女皇武則天、清朝慈安、慈禧太后都曾臨朝稱制。臨朝稱制多在皇帝幼小無法親政時施行,女主臨朝稱制雖享有皇帝的權力,但在發布命令時,不是直接使用懿旨,而是用制書的形式以皇帝之名頒行天下。這樣,可避免皇帝親政后太后以懿旨干預政務,以杜絕將來皇權產生二元化的弊端。
歷史上,皇后代夫行政的事情也是存在的,但必須經由皇帝的同意。不管皇后有多大的權利,都不能算是取代皇帝執政,只能算是皇帝的助手或秘書。這時皇后即便臨朝,也不能算是稱制,詔書等一切事宜仍舊是皇帝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