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
在全國解放戰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前夕,根據郭沫若同志的提議,于1949年3月22日,在北平成立了召開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籌備委員會。在籌備委員會的努力下,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于1949年7月2日在北平開幕,7月19日閉幕,出席大會的代表824人。會議選出99人組成的大會主席團。郭沫若被選為大會總主席,茅盾、周揚被選為副總主席。
這次大會是在黨中央的關懷和領導下進行的。大會開幕前一天,黨中央發來了賀電,熱烈祝賀大會的召開。大會的第一天,朱德同志代表黨中央向大會致祝辭,號召全國文藝工作者“用文學藝術的武器鼓舞全國的人民”,“建設我們的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國家”。大會第五天,7月6日毛澤東同志親臨大會祝賀,認為“大會是很好的大會,是革命需要的大會,是全國人民所希望的大會”。同一天,周恩來同志向大會作了政治報告。報告的第一部分詳細闡述了三年來人民解放戰爭的情況,說明了文藝大團結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闡明了文藝方面的六個問題,即:團結問題,為人民服務問題,普及與提高問題,改造舊文藝的問題,文藝界要有全局的觀念問題,組織問題。周恩來同志的報告是對毛澤東文藝思想在新形勢下的具體闡述,是文藝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綱領性的文獻。
郭沫若在大會上作了《為建設新中國人民文藝而奮斗》的總報告。茅盾作了《在反動派壓迫下斗爭和發展的革命文藝》的報告,周揚作了《新的人民的文藝》的報告,分別總結了國統區和解放區文藝運動的經驗。大會最后通過了決議和宣言,通過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章程,成立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選舉郭沫若為主席,茅盾、周揚為副主席。與此同時,會后,還分別成立了中華全國文學、戲劇、電影藝術、音樂、美術、舞蹈等工作者協會。7月23日,成立了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茅盾被選為主席,丁玲、柯仲平被選為副主席。這次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第一次文代會),是我國無產階級文藝運動的新起點,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第一,這次大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文藝界的大統一,大團結,是我國文藝工作者第一次大會師,它標明著我國新民主主義文藝運動的結束,社會主義文藝運動的開始,在我國文藝運動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第二,這次大會確立了新中國文藝的總方針,為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務。大會確立了以《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為全國今后文藝工作的總方針,確立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提出要創造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新文藝,使我們的文藝更好地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