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綱《蜀道難》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蕭綱
蜀道難
巫峽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
作者簡介 蕭綱(503—551年),字世纘,小字六通,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南朝梁武帝蕭衍之子,自幼癖愛詩文。為太子時與徐摛、庾肩吾等結交,提倡淫艷的“宮體詩”。550年即位,年號大寶,翌年即為侯景所殺。追謚簡文帝。
題解 “蜀道難”為樂府詩題之一。《樂府古題要解》:“蜀道難,備言銅梁玉壘之險。”系指從蜀中往北,通往關中的旱路。此詩則寫從蜀中往東,通往長江中游的水路。
簡析 該詩緊扣山峽、江水、笛聲、猿啼四者,極為簡潔精煉,對仗工整而自然。于其多數輕浮艷麗的宮體詩可謂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