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大雅《江漢》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詩經(jīng)·大雅
江漢
江漢浮浮,武夫滔滔。
匪安匪游,淮夷來求。
題解 《詩經(jīng)》中的“大雅”和“小雅”與基本來自各地民間的“國風”不同。前者極可能是公卿列士向周天子的獻詩,用作朝會宴饗、慶典、祭祀時的樂歌,內(nèi)容多為對神明和祖先的頌揚,或是敘述其文治武功,或是借此對上層進行教育訓誡。作為歷史敘事的成分較多,少數(shù)篇章描繪當時上層社會的生活狀況?!把拧庇写笮≈?,主要與音樂有關(guān),如“律”有大、小“呂”,“詩”有大、小“明”。由于《樂經(jīng)》早已失傳,故對“雅”難分大小,爭論千年但懸而未決。另一種說法見《詩序》:“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興也。政有小大,故亦有小雅焉,有大雅焉?!?/p>
簡析 “大雅”中有《皇矣》寫周文王伐密、伐崇,《大明》寫武王伐紂,《江漢》則是寫周召公奉宣王之命討伐淮夷。《詩箋》說:“江漢之水,合而東流,浮浮然。宣王于是水上命將率遣士眾,使順流而下,滔滔然。其順王命而行,非敢斯須自安也,非敢斯須游止也。”《江漢》詩很短,沒有后世敘事詩的動人情節(jié)和殺伐場面,但仍虎虎生動,句法整齊,語氣流暢?!案「 薄疤咸稀悲B字的應(yīng)用加強了軍威氣勢,故能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以淮夷臣服歸順作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