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問戰》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曹劌問戰
【原文】
長勺之役[1],曹劌問所以戰于莊公[2]。公曰:“余不愛衣食于民,不愛牲玉于神。”對曰:“夫惠本而后民歸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務治而小人務力;動不違時,財不過用,財用不匱,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無不聽,求福無不豐。今將惠以小賜,祀以獨恭。小賜不咸,獨恭不優。不咸,民不歸也;不優,神弗福也。將何以戰?夫民求不匱于財,而神求優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聽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斷之。”對曰:“是則可矣。知夫茍中心圖民,智雖弗及,必將至焉。”
【注釋】
[1]長勺:地名。今山東省曲阜縣境內。
[2]曹劌(guì):魯國武士,又名曹翙。莊公:魯莊公。公元前693年至前662年在位。
【譯文】
魯國將與齊國的軍隊在長勺交鋒,曹劌問魯莊公憑借什么力量來作戰。莊公說:“我對百姓從不吝嗇衣服和食物,對神靈從不吝嗇牛羊和玉器”。曹劌回答說:“只有從根本上樹德施惠百姓才會對君王有歸附之心,百姓齊心和睦然后神靈才會降臨福祉。如果您能向百姓廣施恩德并公平地處理政事,就能使君子甘愿致力于協助治國而平民甘愿致力于貢獻力量;君王的舉動不違背時令,財用不去過度耗費,那么百姓的財用就不會匱乏,大家才有能力共同供奉神靈。所以,君王需要百姓效力時就沒有不聽從的,求神降福就沒有不豐厚的。現在您只是到了臨戰關頭才給百姓施以小惠,獨自恭敬地向神靈供奉祭品。而小惠不可能遍及民眾,獨自供奉也不可能豐裕。不遍施恩德,百姓就不會一心歸附;供奉不豐,神靈就不會降福,這樣一來,您還憑什么去作戰呢?百姓所祈求的是財用不感到匱乏,神靈所需求的是祭品豐裕,所以不可以不從根本上著眼。”莊公說:“我處理百姓的獄訟之時雖然不能做到體察一切,但一定會依據情理斷案。”曹劌回答說:“這就可以了。假如您內心確實為百姓考慮,智慧即使有所不及,也一定接近正確的治國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