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師道《舟行得風》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吳師道
舟行得風
江豚卬鼻噴驚波,秋來江風西北多。
掣帆鼓篷疾于電,銀屋怒擁高嵯峩。
江南江北青山色,著意相看忽如失。
我行小遲亦何害,人生取快寧多得。
賈人舟子勿嘯呼,野有垂泣耕田夫,
三月不雨田水枯!
作者簡介 吳師道(1283—1344年),字正傳。婺州蘭溪(今浙江金華蘭溪)人。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進士,授高郵縣丞,調寧國路錄事,再遷池州建德縣尹。召為國子助教,尋升博士,以奉議大夫、禮部郎中致仕。為官清廉,關心國計民生。所著有《易詩書雜說》《春秋胡傳附辨》《戰國策校注》《敬鄉錄》及文集二十卷。
簡析 西北風起,江豚出沒;舟行得風,順風順水,商旅船夫歡呼雀躍。但是詩人卻同情地關注著岸上干涸農田里流淚的農人。已經數月無雨,而今西北風又起,意味著繼續干旱,農人只有悲苦流淚了。此詩體現了作者的同情心和民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