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青陽
無名氏
【原文】
青陽開動,根荄以遂[1];
膏潤并愛,跤行畢逮[2]。
霆聲發榮,壧處頃聽[3];
枯槁復產,乃成厥命[4]。
眾庶熙熙,施及夭胎[5];
群生啿啿,惟春之祺[6]。
【注釋】
[1]青陽:指春天。荄(gāi):草根。遂:生出。
[2]膏潤:指雨露滋潤。愛:覆蔽。跂(qí)行:泛指動物用腳走路。逮(dài):到,及。
[3]榮:指草木開花。壧處頃聽:蟄伏在巖洞里的動物都傾聽而起。墚:通“巖”。頃:通“傾”。
[4]枯槁:指(草木)干枯。成:成長。
[5]眾庶:眾多生命。熙熙:和樂的樣子。施:延伸。夭:還沒有生長的生物。胎:處于母胎中的生物。
[6]啿啿(dàn):豐厚的樣子。祺:福,福佑。
【作者介紹】
此詩是《漢郊祀歌》十九章之一,作者不詳。
【賞析】
《樂府》之《郊祀歌辭》,用于郊祀。古代郊祀每年有五次,稱為五郊,謂東郊、南郊、西郊、北郊、中郊。古代禮儀,帝王于五郊設祭迎氣。立春之日,迎春于東郊,祭青帝句芒;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黃靈于中兆,祭黃帝后土;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所用樂曲統稱為“郊祀歌”。
青陽,指春天,所以這首詩應是五郊祭祀中祭祀春帝的禮樂,用于迎送和歌頌春帝。因祭祀春帝的祭壇在東郊,故又稱為東郊祭祀。歌中寫出了大地回春時的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也表達了向神靈祈福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