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白水江》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于右任
白水江
白水江頭未了僧,孤舟一夜入嘉陵。
云封蜀道無今古,鬼哭周原有廢興。
野渡招搖村市酒,荒城出沒戍樓燈。
陽平關下多雷雨,凈洗西南恐未能。
作者簡介 于右任(1879—1964年),原名伯循,字誘人,陜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早年同盟會成員,辛亥革命前在上海創辦《民立報》等鼓吹革命。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交通部次長。1924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于右任支持國共合作。此后長期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創辦人之一。有《右任文存》《右任詩存》傳世。
題解 白水江,嘉陵江上游最大支流,流經陜甘川。1922年,由廣東革命政權支持的靖國軍失敗后,擔任總司令的于右任逃離陜西進入四川,途經白水江時寫下此詩。
簡析 1922年,作者奉孫中山委派,在陜西組織靖國軍,與北洋軍閥作戰失敗后退入四川。此詩記敘了自己入川時的途中所見和沉重的心情,但是仍然相信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反對北洋軍閥的斗爭將會繼續。此詩情感沉郁,意境蒼涼,景色描寫中含意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