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沆《九日登黃鶴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陳沆
九日登黃鶴樓
自從十歲題詩后,不上茲樓二十年。
吟到雨風秋老矣,坐來天地氣蒼然。
大江帆影沉鴻雁,下界人聲混管弦。
寂寞繁華千感并,浮云郁郁到樽前。
作者簡介 陳沆(1785—1826年),亦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中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歷任廣東省主考官、禮部會試同考官、四川道監察御史,與魏源為至交。道光六年病逝于北京,歸葬本縣調軍山南麓。為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詩文清刻。代表作有《簡學齋賦存》《簡學齋詩存》《詩比興箋》等。
簡析 詩人髫齡即在黃鶴樓題詩,二十年后重陽節,重登黃鶴樓,面對江水滾滾東流,江城的管弦繁囂,三十歲剛過的詩人卻流露出人生易老,歲月如梭的滄桑之感。這種情懷寄寓在敘事、寫景、抒情相交融的意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