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繹《折楊柳》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蕭繹
折楊柳
巫山巫峽長,垂柳復垂楊。
同心且同折,故人懷故鄉。
山似蓮花艷,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聲徹,游子淚沾裳。
作者簡介 蕭繹(508—554年),即南朝梁元帝,字世誠,祖籍南蘭陵(今江蘇武進西北),梁武帝蕭衍第七子,初封湘東王,后兩度擔任荊州刺史。簡文帝大寶二年(551年)侯景反,梁皇室遣王僧辯攻討,侯景被誅,蕭繹即位江陵,是為梁元帝,然僅三年。承圣三年(554年),西魏雍州刺史蕭察引軍來攻,元帝戰敗被俘殺。此役使數百年匯聚荊州之十四萬卷公私典籍付之一炬。蕭繹能詩文,然輕浮艷麗一如其兄簡文帝。文集十五卷散佚,后人輯有《梁元帝集》。
題解 “折楊柳”為橫吹曲辭,屬梁鼓角橫吹曲之一,多寫送別之情。
簡析 這是一首抒寫游子思鄉的詩,文字清麗,而且“巫”“垂”“同”“故”四字有意重復,誦讀時瑯瑯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