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踉蹌蹌
踉踉蹌蹌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踉踉蹌蹌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踉踉蹌蹌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踉踉蹌蹌 成語發音: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成語解釋: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頭重腳輕,對明月眼紅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風東倒西歪。踉踉蹌蹌上山來,似當風之鶴;擺擺搖搖回寺去,如出水之龜。” 成語繁體: 踉踉蹌蹌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狀語;形容走路的樣子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踉蹌,不能讀作“lànɡ qiānɡ”。 近義詞: 步履蹣跚  查看更多踉踉蹌蹌的近義詞>> 反義詞: 健步如飛  查看更多踉踉蹌蹌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你看他走路踉踉蹌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