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仁假義
假仁假義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假仁假義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假仁假義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假仁假義 成語發音: jiǎ rén jiǎ yì 成語解釋: 假:虛假;仁:仁愛;義:道義。指假裝的仁義道德。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歷代一 唐》:“漢高祖私意分數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義以行其私。” 成語繁體: 叚仁叚義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定語、狀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假,不能讀作“jià”。 近義詞: 虛情假義 查看更多假仁假義的近義詞>> 反義詞: 肝膽相照 坦誠相待 查看更多假仁假義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他第一便想搶曾鄉紳的家,那暴發的紳士,假仁假義的,好不可惡!(鄭振鐸《黃公俊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