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起平坐
平起平坐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平起平坐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平起平坐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平起平坐 成語發音: píng qǐ píng zuò 成語解釋: 平:沒有高低;相同。原指封建時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時站起;同時坐下。現比喻地位相同;權力相等。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壞了學校規矩。”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用于雙方面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等量齊觀  分庭抗禮  查看更多平起平坐的近義詞>> 反義詞: 截然不同  迥然不同  查看更多平起平坐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他和縣長平起平坐了,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