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強記原文及翻譯 王粲強記文言文閱讀答案
文言文
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座。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
初,粲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問曰:“卿能誦乎?”曰:“能。”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觀人圍棋,局壞,粲為復之。以帕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用相比較,不誤一道。其強記默識如此。性善算,作算術,略盡其理。善屬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然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翻譯
王粲字仲宣,是山陽郡高平縣人。漢獻帝西遷,王粲也遷到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到王粲,認為他不同常人。當時蔡邕才學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權重,經常車馬滿巷,賓客滿座。聽說王粲在門外求見,急得把鞋子都穿倒了就出去迎接他。王粲進來,年齡很小,身材又矮,滿座的賓客都很吃驚。蔡邕說:“這是王公的孫子,有非凡的才學,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書籍文章,全部都應當送給他。”
先前,王粲跟人一起走,閱讀路邊的碑文。別人問他說:“你能夠背誦出來嗎?”王粲說:“能。”于是大家讓他背對著碑文背誦,一字不差。曾經觀看人下圍棋,擺在棋盤上的棋子被攪亂了,王粲替他們照原樣恢復,把棋子再擺上。下棋的不相信,用頭巾把棋局蓋上,讓他再用其他的棋盤把棋子照原樣擺上。擺好后用來互相核對比較,棋子的位置一個也不錯。他的記憶力就是這樣的好。王粲擅長計算,做算術時,推理驗算得很周密。他還擅長寫文章,一下筆就成篇,不用修改,當時的人常常以為他是事先寫好的;然而別人就是再精心深思,也不能超過他。
注釋
1.奇:以……為奇;認為……很奇怪;對........感到奇怪
2.一:全,滿
3.識:記
4.加:超過
5.精意覃思:精心構造深入思考
6.王公:特指王粲祖父王暢
7.倒徙: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對來客的熱情歡迎
8.強(qiáng)記:(1)高強的記憶力 ;(2)強制記憶,亦有死記硬背之意
9.屬文:寫文章
10.宿構:預先謀劃準備
11.蔡邕:東漢末年文學家
12.倒屣(x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對來客的熱情歡迎。
13.坐:滿座的賓客
14.車騎填巷,賓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yōng)家的人很多。
15.異:非凡
16.盈:滿,全
閱讀答案
【閱讀練習】
1.解釋:
(1)奇 (2)一 (3)識 (4)加
2.翻譯:
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
3.文段中寫了王粲的哪些才能?(用文中的詞語回答。)
4.就蔡邕的言行,從某一角度簡要談談你的感受或體會。
5.用自己的話說出“粲至”“一坐盡驚”的原因。
【參考答案】
1.(1)以……為奇 (2)全,滿 (3)記 (4)超過
2.于是讓王粲背誦碑文,王粲背得不差一字。或王粲一字不差地背誦出碑文。(
3.強記默識;善算;善屬文。
4.角度提示:蔡邕關愛、推重年輕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動;年輕人的成長需要前輩的關愛和支持;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5.沒想到蔡邕熱情歡迎的客人竟是一個年幼矮小的孩子。(2分,需要說出前后兩句的原因,若只說出其中一句的,給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