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若賡斷鵝文言文翻譯 錢若賡斷鵝文言文啟示
【文言文】
明萬歷中,錢若賡守臨江,有異政。有鄉人持一鵝入市,寄店中后他往。還,索鵝,店主賴之,云:“群鵝我鵝也。”鄉人不平,訟于官。公令人取店中鵝,計四只,各以一紙,給筆硯,分四處,令其供狀。人莫不驚訝之。食頃,使人問鵝供狀不?答曰:“未。”又頃,下堂視之,曰:“狀已供矣。”守指一鵝曰:“此鄉人鵝。”眾人怪之,守曰:“鄉人鵝食草,糞色青;店鵝食粟,糞色黃。”店主服罪。
【翻譯】
明朝萬歷年間,錢若賡在臨江當太守,有許多突出的政績。有個鄉下人拿著一只鵝到集市上,把鵝寄存在一家店里后去別的地方。回來后,他要回自己的鵝,店主耍賴,說:“這群鵝都是我的鵝。”鄉下人覺得不公平,到官府告狀。錢若賡命人取來店里的鵝,共四只,各給它們一張紙,又給鵝筆、硯,分在四個地方,讓鵝寫供狀。人們沒有一個不感到驚訝。吃完飯,錢若賡派人問鵝寫完供狀沒有?差人回答說:“沒有。”不一會耳,錢若賡走下公堂看鵝,說:“鵝已經招供了。”用手指著一只鵝說:“這是鄉下人的鵝。”人們對此覺得很奇怪,錢太守說:“鄉下人的鵝吃草,鵝糞的顏色是青的;店里的鵝吃谷物糧食,鵝糞的顏色是黃的。”于是店主認罪了。
【注釋】
1)萬歷:明神宗的年號。
2)守:做太守。
3)異:與眾不同的判斷。
4)政:政績。
5)持:拿著。
6)索:索要。
7)臨江:在今江西省境內。
8)訟:訴訟,告狀。
9)于:向。
10)公:指錢若賡(gēng)。
11)計:一共。
12)狀:舊時敘述事件的文辭。
13)少頃:一會兒。
14)因:于是。
15)蓋:原來。
【道理啟示】
《錢若賡斷鵝》的啟示:智慧源于生活。對于正處于求學階段的學子而言,除了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善于思維的腦、善于發現的眼和一顆熱愛學習的心。注重細節,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