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耳冢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文言文】
晉之陸機,蓄一犬,曰“黃耳”。機官京師,久無家音,疑有不測。一日,戲語犬曰:“汝能攜書馳取消息否?”犬喜,搖尾。機遂作書,盛以竹筒,系犬頸。犬經驛路,晝夜亟馳。家人見書,又反書陸機。犬即就路,越嶺翻山,馳往京師。其間千里之遙,人行往返五旬,而犬才二旬余。后犬死,機葬之,名之曰“黃耳冢”。
【翻譯】
晉朝的陸機養了一條狗,它名叫“黃耳”,陸機在京城做官,很久沒有家中的音訊。一天陸機開玩笑地對狗說:“你能把帶家信帶回去并拿回消息嗎?”狗擺動尾巴很高興。陸機立即寫信,用竹筒放書信,綁在狗的脖子上。狗經過交通大道,早晚快速地奔跑,家人看見書信,又回信給陸機。狗馬上跑上大路,翻山越嶺,奔跑著前往京城。兩地之間有千里之遙,別人往返需要五十天,而狗才用了二十天左右。后來狗死了,陸機埋葬它,給它取名為“黃耳冢”。
【注釋】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亦作“黃犬書”、“黃犬寄書”、“黃犬傳書”。
就:按照
反:同“返”,返回
官:做官.
名:命名.
亟:急.
馳:奔.
掉:擺動
就:踏上
卒:死
驛路:即驛道,古代的交通大道
【作者簡介】
陸機(261~303年),字士衡,吳郡華亭人(今上海松江),西晉文學家、書法家,與其弟陸云合稱“二陸”。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云俱為我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他的《文賦》是我國古代文學理論的著名作品。其實陸機還是一位杰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我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