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伯改字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李泰伯改字文言文啟示
【文言文】
范文正公(1)守(2)桐廬(3) ,始(4)于釣臺建嚴先生祠堂,自為記(5)......其歌詞(6) 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既成,以示南豐李泰伯。泰伯讀之,三(7)嘆(8)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將名(9)世。某(10)妄(11)意輒(12)易一字,以成(13)盛(14)美。"公瞿然(15),握手(16)扣(17)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語,于(18)義甚大,于詞甚溥(19),而‘德’字承之,乃似趢趚(20)。擬換作‘風’字如何?”公凝(21)坐頷首,殆(22)欲下拜。——(選自宋·洪邁《容齋隨筆》)
【翻譯】
范仲淹在桐廬做太守的時候,最早在釣魚臺建了一個嚴先生祠堂(紀念嚴光),自己做了一篇記文,文章內說: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范仲淹)將傳記及歌詞寫完后,拿它給南豐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贊嘆不止,站起來說:先生的這篇文章寫出來之后,必將會在世上成名,我就隨意改動一個字,使歌詞更完美;范公很高興地拱手請教:云山江水那一句,意義和文字很大很深,用它來修飾“德”字,好像有點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換“風”字,你看怎么樣啊?范公坐在那里點頭,幾乎要下拜。
【注釋】
(1)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謚“文正”,故世稱范文正公。
(2)守:做……太守
(3)桐廬:古地名,今浙江桐廬市
(4)始:開始
(5)記:傳記
(6)歌詞:指記文后的贊詞
(7)三:指多次
(8)嘆:贊嘆
(9)名:揚名
(10)某:我
(11)妄:胡亂地
(12)輒:動詞,獨斷專行
(13)成:成就
(14)盛:大
(15)瞿然:驚訝的樣子
(16)握手:拱手
(17)扣:通“叩”,詢問
(18)于:對
(19)溥(pǔ):廣大
(20)趢趚(lù sù):局促不暢
(21)凝:注意力集中
(22)殆:幾乎
【啟示】
從李泰伯的角度:不迷信權威,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評論他人作品要實事求是,既要用欣賞的眼光肯定對其優點,又要委婉誠懇指出其不足。
從范仲淹的角度:當自己在某方面出眾時,不以權威自居而輕視他人,而要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勇于承認不足,并及時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