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人好利文言文翻譯啟示 晉人好利文言文閱讀答案
《晉人好利》講述晉人好利奪取他人財物卻被虛偽假善的官吏搶走的故事。
【文言文】
晉人有好利者,入市區(qū)焉。遇物即攫之,曰:“此吾可羞也,此吾可服也,此吾可資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隨而索其直,晉人曰:“吾利火熾時,雙目暈熱,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為爾物也。爾幸予我,我若富貴當爾償。”市伯怒,鞭之,奪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晉人戟手罵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計而陰奪之,吾猶取之白晝,豈不又賢于彼哉?何哂之有?”
【翻譯】
有個喜歡錢財的晉國人,到市場上去。(晉人)遇到東西就去奪取它,說:“這我可以吃,這我可以穿,這我可以收藏,這我可以用。”(晉人)奪取完后就離開。管理市場的官員趕過來讓他交錢,那晉人說:“我利益熏心的時候,兩眼發(fā)暈冒火,天下(或四海之內)的東西,好像本來全都是我的,不知道是別人的東西。不如你給我,我如果升官發(fā)了財會還給你的。”官員非常生氣,用鞭子抽打他,奪回他搶去的東西走了。旁邊有人譏笑他,那晉人徒手屈肘如戟的形狀,罵道:“世人貪圖利益比我更嚴重,往往千方百計地暗中爭奪利益,我還是在白天拿東西,難道不是比他們要好嗎?有什么好譏笑的?”
【注釋】
(1)攫(jué):奪取。
(2)羞:名作動,同“饈”,美好的食品。這里當動詞用,意為“吃”。
(3)服:名作動,穿。
(4)資:名作動,收藏。
(5)器:名作動,用。
(6)去:離開。
(7)市伯:管理市場的官吏、又譯“店主”。
(8)索:索要
(9)直:通“值”,價格,此處指買這些東西應該付的錢。
(10)火熾(chì):旺盛,此指迫切。
(11)暈熱:熱得頭腦發(fā)脹。
(12)幸:敬詞,表示對方這樣做是使自己感到幸運的。
(13)予:給
(14)鞭:名作動,抽打。
(15)哂(shěn):譏笑。
(16)戟(jǐ)手:豎起中指和食指如戟形,這是指罵人是侮辱人的動作。
(16)好:貪圖。
(17)甚于:比……嚴重。
(18)陰:名作狀,暗地里。
(19)償:償還
【啟示】
作者借此諷刺了社會中貪得無厭利欲熏心的“好利者(晉人)以及以“坦蕩”為名,實則行“好利”之事的小人(官吏)。
《晉人好利》告訴了我們:比起那些真小人,偽君子更值得痛恨。同時,做人應該本分,不能被利益沖昏了頭腦。
【閱讀訓練】
練習題:
1、字詞解釋
(1)即去(2)索(3)予(4)甚于
2、句子翻譯
(1)皆若己所固有。
(2)何哂之有?
3、就短文最后晉人的話,說說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1、(1)離開(2)求取(3)給(4)比……嚴重
2、(1)好像本來全都是我的(2)有什么好譏笑的
3、雖然強搶不是什么值得表揚的,但晉人的辯解卻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類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當然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風范,說起廉潔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卻貪得無厭,為自己利益費盡心機者,實在比這晉人還要差!因為他們多了一條更卑劣的品行--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