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察傳原文及翻譯(帶拼音版)
呂氏春秋察傳原文帶拼音版
【 察chá傳chuán 】
六liù曰yuē : 夫fū得de言yán不bù可kě以yǐ不bù察chá 。 數shù傳chuán而ér白bái為wéi黑hēi , 黑hēi為wéi白bái 。 故gù狗gǒu似sì玃jué , 玃jué似sì母mǔ猴hóu , 母mǔ猴hóu似sì人rén , 人rén之zhī與yǔ狗gǒu則zé遠yuǎn矣yǐ 。 此cǐ愚yú者zhě之zhī所suǒ以yǐ大dà過guò也yě 。 聞wén而ér審shěn , 則zé為wéi福fú矣yǐ , 聞wén而ér不bù審shěn , 不bù若ruò無wú聞wén矣yǐ 。 齊qí桓huán公gōng聞wén管guǎn子zi於yú鮑bào叔shū , 楚chǔ莊zhuāng聞wén孫sūn叔shū敖áo於yú沈shěn尹yǐn筮shì , 審shěn之zhī也yě 。 故gù國guó霸bà諸zhū侯hóu也yě 。 吳wú王wáng聞wén越yuè王wáng句gōu踐jiàn於yú太tài宰zǎi嚭pǐ , 智zhì伯bó聞wén趙zhào襄xiāng子zi於yú張zhāng武wǔ , 不bù審shěn也yě , 故gù國guó亡wáng身shēn死sǐ也yě 。 凡fán聞wén言yán必bì熟shú論lùn , 其qí於yú人rén必bì驗yàn之zhī以yǐ理lǐ 。 魯lǔ哀āi公gōng問wèn於yú孔kǒng子zǐ曰yuē :“ 樂yuè正zhèng夔kuí一yī足zú , 信xìn乎hū ?” 孔kǒng子zǐ曰yuē :“ 昔xī者zhě舜shùn欲yù以yǐ樂lè傳chuán教jiào於yú天tiān下xià , 乃nǎi令lìng重zhòng黎lí舉jǔ夔kuí於yú草cǎo莽mǎng之zhī中zhōng而ér進jìn之zhī , 舜shùn以yǐ為wéi樂yuè正zhèng 。 夔kuí於yú是shì正zhèng六liù律lǜ , 和hé五wǔ聲shēng , 以yǐ通tōng八bā風fēng , 而ér天tiān下xià大dà服fú 。 重zhòng黎lí又yòu欲yù益yì求qiú人rén , 舜shùn曰yuē :‘ 夫fū樂lè , 天tiān地dì之zhī精jīng也yě , 得dé失shī之zhī節jié也yě , 故gù唯wéi圣shèng人rén為wéi能néng和hé 。 樂lè之zhī本běn也yě 。 夔kuí能néng和hé之zhī以yǐ平píng天tiān下xià , 若ruò夔kuí者zhě一yī而ér足zú矣yǐ ?!?nbsp;故gù曰yuē ‘ 夔kuí一yī足zú ’, 非fēi ‘ 一yī足zú ’ 也yě ?!?nbsp;宋sòng之zhī丁dīng氏shì , 家jiā無wú井jǐng而ér出chū溉gài汲jí , 常cháng一yī人rén居jū外wài 。 及jí其qí家jiā穿chuān井jǐng , 告gào人rén曰yuē :“ 吾wú穿chuān井jǐng得dé一yī人rén 。” 有yǒu聞wén而ér傳chuán之zhī者zhě曰yuē :“ 丁dīng氏shì穿chuān井jǐng得dé一yī人rén ?!?nbsp;國guó人rén道dào之zhī , 聞wén之zhī於yú宋sòng君jūn 。 宋sòng君jūn令lìng人rén問wèn之zhī於yú丁dīng氏shì , 丁dīng氏shì對duì曰yuē :“ 得dé一yī人rén之zhī使shǐ , 非fēi得děi一yī人rén於yú井jǐng中zhōng也yě 。” 求qiú能néng之zhī若ruò此cǐ , 不bù若ruò無wú聞wén也yě 。 子zǐ夏xià之zhī晉jìn , 過guò衛wèi , 有yǒu讀dú史shǐ記jì者zhě曰yuē :“ 晉jìn師shī三sān豕shǐ涉shè河hé ?!?nbsp;子zǐ夏xià曰yuē :“ 非fēi也yě , 是shì己jǐ亥hài也yě 。 夫fū ‘ 己jǐ ’ 與yǔ ‘ 三sān ’ 相xiāng近jìn ,‘ 豕shǐ ’ 與yǔ ‘ 亥hài ’ 相xiāng似sì 。” 至zhì於yú晉jìn而ér問wèn之zhī , 則zé曰yuē “ 晉jìn師shī己jǐ亥hài涉shè河hé ” 也yě 。 辭cí多duō類lèi非fēi而ér是shì , 多duō類lèi是shì而ér非fēi 。 是shì非fēi之zhī經jīng , 不bù可kě不bù分fēn 。 此cǐ圣shèng人rén之zhī所suǒ慎shèn也yě 。 然rán則zé何hé以yǐ慎shèn ? 緣yuán物wù之zhī情qíng及jí人rén之zhī情qíng以yǐ為wéi所suǒ聞wén , 則zé得dé之zhī矣yǐ 。
呂氏春秋察傳翻譯
聽到傳聞不可不審察清楚。多次輾轉相傳,白的就成了黑的,黑的就成了白的。狗象玃,玃象母猴,母猴象人,但是人和狗就差遠了。這是愚蠢的人造成大誤的原因。
聽到傳聞如果加以審察,就會帶來好處,聽到傳聞如果不加審察,就不如沒有聽到。齊桓公從鮑叔那里聽到關于管仲的情況,楚莊王從沈尹籃那里聽到關于孫叔敖的情況,聽到以后加以審察,所以稱霸諸侯,吳王夫差從太宰嚭那里聽到關于越王勾踐的議論,智伯從張武那里聽到關于趙襄子的議論,聽到以后不加審察,所以國破身亡。
凡是聽到傳聞一定要深人考察,關于人的傳聞一定要用事理加以驗證。魯哀公問孔子說:“聽說舜的樂正夔只有一只腳,是真的嗎?”孔子說:“從前舜想利用音樂把教化傳布到天下,于是讓重黎把夔從民間選拔出來,進薦給君主。舜任用他為樂正。于是夔正定六律,和諧五聲,以調和八風,因而天下完全歸服。重黎還想多找些象夔這樣的人,舜說:‘音樂是天地之氣的精華,政治得失的關鍵,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使音樂和諧,而和諧是音樂的根本。夔能使昔樂和諧,以此安定天下。象夔這樣的人,有一個就足夠了?!哉f‘夔一足’,并不是說夔只有一只腳啊!”宋國的丁氏,家里沒有井,要外出打水,經常有一個專人在外。等到他家挖了井,就告訴別人說:“我挖井得到一個人。”有人聽到了,傳言說;“丁氏挖井挖得一個人。”國人談論這件事,讓宋國國君昕到了,派人去問丁氏。丁氏說;“我是說得到一個人使喚,并不是從井里挖到一個人。”對傳聞如果這樣不得法地尋根究底,就不如沒有聽到。子夏到晉國去,路過衛國。聽到有人讀史書,說:“晉國軍隊三豕渡過黃河?!弊酉恼f:“這是不對的?!埂瘧恰汉ァ!骸汀误w相近,‘豕’和‘亥’寫法類似?!钡搅藭x國一問,果然回答說晉國軍隊己亥這天渡過黃河。
言辭有很多似乎錯誤其實是正確的,也有很多似乎正確其實是錯誤的。正確和錯誤的界限,不能不分清。這是連圣人都要慎重對待的。那么怎樣慎重對待呢?就是要順著自然和人事的情理來考察聽到的傳聞,這樣就可以得到真實的情況了。
以上就是呂氏春秋察傳原文及翻譯、呂氏春秋察傳原文帶拼音版的相關介紹。為您推薦:呂氏春秋·論·慎行論文言文和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