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察今原文及翻譯(帶拼音版)
呂氏春秋察今原文拼音版
【 察chá今jīn 】
八bā曰yuē : 上shàng胡hú不bù法fǎ先xiān王wáng之zhī法fǎ ? 非fēi不bù賢xián也yě , 為wèi其qí不bù可kě得dé而ér法fǎ 。 先xiān王wáng之zhī法fǎ , 經(jīng)jīng乎hū上shàng世shì而ér來lái者zhě也yě , 人rén或huò益yì之zhī , 人rén或huò損sǔn之zhī , 胡hú可kě得dé而ér法fǎ ? 雖suī人rén弗fú損sǔn益yì , 猶yóu若ruò不bù可kě得dé而ér法fǎ 。 東dōng夏xià之zhī命mìng , 古gǔ今jīn之zhī法fǎ , 言yán異yì而ér典diǎn殊shū 。 故gù古gǔ之zhī命mìng多duō不bù通tōng乎hū今jīn之zhī言yán者zhě , 今jīn之zhī法fǎ多duō不bù合hé乎hū古gǔ之zhī法fǎ者zhě 。 殊shū俗sú之zhī民mín , 有yǒu似sì於yú此cǐ 。 其qí所suǒ為wéi欲yù同tóng , 其qí所suǒ為wéi異yì 。 口kǒu惽mǐn之zhī命mìng不bù愉yú , 若ruò舟zhōu車chē衣yī冠guān滋zī味wèi聲shēng色sè之zhī不bù同tóng 。 人rén以yǐ自zì是shì , 反fǎn以yǐ相xiāng誹fěi 。 天tiān下xià之zhī學(xué)xué者zhě多duō辯biàn , 言yán利lì辭cí倒dǎo , 不bù求qiú其qí實shí , 務(wù)wù以yǐ相xiāng毀huǐ , 以yǐ勝shèng為wéi故gù 。 先xiān王wáng之zhī法fǎ , 胡hú可kě得dé而ér法fǎ ? 雖suī可kě得dé , 猶yóu若ruò不bù可kě法fǎ 。 凡fán先xiān王wáng之zhī法fǎ , 有yǒu要yào於yú時shí也yě 。 時shí不bù與yǔ法fǎ俱jù至zhì , 法fǎ雖suī今jīn而ér至zhì , 猶yóu若ruò不bù可kě法fǎ 。 故gù擇zé先xiān王wáng之zhī成chéng法fǎ , 而ér法fǎ其qí所suǒ以yǐ為wéi法fǎ 。 先xiān王wáng之zhī所suǒ以yǐ為wéi法fǎ者zhě , 何hé也yě ? 先xiān王wáng之zhī所suǒ以yǐ為wéi法fǎ者zhě , 人rén也yě , 而ér己jǐ亦yì人rén也yě 。 故gù察chá己jǐ則zé可kě以yǐ知zhī人rén , 察chá今jīn則zé可kě以yǐ知zhī古gǔ 。 古gǔ今jīn一yī也yě, 人rén與yǔ我wǒ同tóng耳ěr 。 有yǒu道dào之zhī士shì , 貴guì以yǐ近jìn知zhī遠(yuǎn)yuǎn , 以yǐ今jīn知zhī古gǔ , 以yǐ益yì所suǒ見jiàn知zhī所suǒ不bù見jiàn 。 故gù審shěn堂táng下xià之zhī陰yīn , 而ér知zhī日rì月yuè之zhī行xíng , 陰yīn陽yáng之zhī變biàn ; 見jiàn瓶píng水shuǐ之zhī冰bīng , 而ér知zhī天tiān下xià之zhī寒hán , 魚yú鱉biē之zhī藏cáng也yě ; 嘗cháng一yī脟luán肉ròu , 而ér知zhī一yī鑊huò之zhī味wèi , 一yī鼎dǐng之zhī調(diào)diào。 荊jīng人rén欲yù襲xí宋sòng , 使shǐ人rén先xiān表biǎo澭yōng水shuǐ 。 澭yōng水shuǐ暴bào益yì , 荊jīng人rén弗fú知zhī , 循xún表biǎo而ér夜yè涉shè , 溺nì死sǐ者zhě千qiān有yǒu馀yú人rén , 軍jūn驚jīng而ér壞huài都dōu舍shè 。 向xiàng其qí先xiān表biǎo之zhī時shí可kě導(dǎo)dǎo也yě , 今jīn水shuǐ已yǐ變biàn而ér益yì多duō矣yǐ , 荊jīng人rén尚shàng猶yóu循xún表biǎo而ér導(dǎo)dǎo之zhī , 此cǐ其qí所suǒ以yǐ敗bài也yě 。 今jīn世shì之zhī主zhǔ法fǎ先xiān王wáng之zhī法fǎ也yě , 有yǒu似sì於yú此cǐ 。 其qí時shí已yǐ與yǔ先xiān王wáng之zhī法fǎ虧kuī矣yǐ , 而ér曰yuē此cǐ先xiān王wáng之zhī法fǎ也yě , 而ér法fǎ之zhī , 以yǐ此cǐ為wéi治zhì , 豈qǐ不bù悲bēi哉zāi ? 故gù治zhì國guó無wú法fǎ則zé亂luàn , 守shǒu法fǎ而ér弗fú變biàn則zé悖bèi , 悖bèi亂luàn不bù可kě以yǐ持chí國guó 。 世shì易yì時shí移yí , 變biàn法fǎ宜yí矣yǐ 。 譬pì之zhī若ruò良liáng醫(yī)yī , 病bìng萬wàn變biàn , 藥yào亦yì萬wàn變biàn 。 病bìng變biàn而ér藥yào不bù變biàn , 向xiàng之zhī壽shòu民mín , 今jīn為wéi殤shāng子zi矣yǐ 。 故gù凡fán舉jǔ事shì必bì循xún法fǎ以yǐ動dòng , 變biàn法fǎ者zhě因yīn時shí而ér化huà, 若ruò此cǐ論lùn則zé無wú過guò務(wù)wù矣yǐ 。 夫fū不bù敢gǎn議yì法fǎ者zhě , 眾zhòng庶shù也yě ; 以yǐ死sǐ守shǒu者zhě , 有yǒu司sī也yě ; 因yīn時shí變biàn法fǎ者zhě , 賢xián主zhǔ也yě 。 是shì故gù有yǒu天tiān下xià七qī十shí一yī圣shèng , 其qí法fǎ皆jiē不bù同tóng 。 非fēi務(wù)wù相xiāng反fǎn也yě , 時shí勢shì異yì也yě 。 故gù曰yuē良liáng劍jiàn期qī乎hū斷duàn , 不bù期qī乎hū鏌mò琊yá ; 良liáng馬mǎ期qī乎hū千qiān里lǐ , 不bù期qī乎hū驥jì驁ào 。 夫fū成chéng功gōng名míng者zhě , 此cǐ先xiān王wáng之zhī千qiān里lǐ也yě 。 楚chǔ人rén有yǒu涉shè江jiāng者zhě , 其qí劍jiàn自zì舟zhōu中zhōng墜zhuì於yú水shuǐ , 遽jù契qì其qí舟zhōu , 曰yuē :“ 是shì吾wú劍jiàn之zhī所suǒ從cóng墜zhuì 。” 舟zhōu止zhǐ , 從cóng其qí所suǒ契qì者zhě入rù水shuǐ求qiú之zhī 。 舟zhōu已yǐ行xíng矣yǐ , 而ér劍jiàn不bù行xíng , 求qiú劍jiàn若ruò此cǐ , 不bù亦yì惑huò乎hū ? 以yǐ此cǐ故gù法fǎ為wéi其qí國guó , 與yǔ此cǐ同tóng 。 時shí已yǐ徙xǐ矣yǐ , 而ér法fǎ不bù徙xǐ , 以yǐ此cǐ為wéi治zhì , 豈qǐ不bù難nán哉zāi ? 有yǒu過guò於yú江jiāng上shàng者zhě , 見jiàn人rén方fāng引yǐn嬰yīng兒ér而ér欲yù投tóu之zhī江jiāng中zhōng , 嬰yīng兒ér啼tí 。 人rén問wèn其qí故gù , 曰yuē :“ 此cǐ其qí父fù善shàn游yóu 。” 其qí父fù雖suī善shàn游yóu , 其qí子zǐ豈qǐ遽jù善shàn游yóu哉zāi ? 此cǐ任rèn物wù , 亦yì必bì悖bèi矣yǐ 。 荊jīng國guó之zhī為wéi政zhèng , 有yǒu似sì於yú此cǐ 。
呂氏春秋察今翻譯
當(dāng)今的君主為什么不效法古代帝王的法度?并不是古代帝王的法度不好,是因為它不可能被效法。古代帝王的法度,是經(jīng)過前代流傳下來的,有的人增補(bǔ)過它,有的人刪削過它,怎么可能被效法?即使人們沒有增補(bǔ)、刪削過,還是不可能被效法。東夷和華夏對事物的名稱,言詞不同;古代和現(xiàn)代的法茺,典制不一樣。所以古代的名稱與現(xiàn)在的叫法大多不相通,現(xiàn)在的法度與古代的法度大多不相合。不同習(xí)俗的人民,與這種情況相似。他們所要實現(xiàn)的愿望相同,他們的所作所為卻不同。各地的方言不能改變,如同船.車、衣、帽、美味、音樂.色彩的不同一樣,可是人們卻自以為是,反過來又互相責(zé)難。天下有學(xué)識的大大都善辯,言談鋒利,是非顛倒,不求符合實際,致力于互相詆毀,以爭勝為能事。古代君主的法度,怎么可能被教效呢?即使可能,還是不可以效法。
凡是古代帝王的法度,都是與當(dāng)時的時勢相符合的。時勢不能與法度一起流傳下來,法度雖然流傳到現(xiàn)在,還是不可以效法。所以要放棄古代帝王的現(xiàn)成法度,而取法他們制定法度的依據(jù)。古代帝王制定法度的依據(jù)是什么呢?古代帝王制定法度的依據(jù)是人,而自己也是人。所以考察自己就可以知道別人,考察現(xiàn)在就可以知道古代。古今的道理是一樣的,別人與自己是相同的。有道之人,他們的可貴之處在于由近的可以推知遠(yuǎn)的,由現(xiàn)在的可以推知古代的,由見到的可以推知見不到的。所以,觀察堂屋下面的陰影,就可以知道日月運行的情況,陰陽變化的情況,看到瓶里的水結(jié)了冰,就知道天下已經(jīng)寒冷,魚鱉已經(jīng)潛藏了,嘗一塊肉,就可以知道一鍋肉的味道,就可以知道一鼎肉味道調(diào)和的情況。
楚國人想攻打宋國,派人先在淮水中設(shè)置渡河的標(biāo)志。淮水突然上漲,楚國人不知道,按照標(biāo)志夜里渡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軍隊驚亂的狀況就象城市里的房屋倒坍一樣。當(dāng)初他們事先設(shè)置標(biāo)志的時候,是可以順著標(biāo)志渡河的,現(xiàn)在河水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上漲了,楚國人還按照標(biāo)志渡河,這就是他們所以失敗的原因。現(xiàn)在的君主要效法古代帝王的法度,與這種情況相似。他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與古代帝王的法度不適應(yīng)了,卻還說,這是古代帝王的法度,應(yīng)談效法它。用這種辦法治理國家,難道不是很可悲嗎?
所以,治理國家沒有法度就會出現(xiàn)混亂,死守法度不加改變就會發(fā)生謬誤,出現(xiàn)謬誤和混亂,是不能保守住國家的。社會變化了,時代發(fā)展了,變法是應(yīng)該的了。這就象高明的醫(yī)止一樣,病萬變,藥也應(yīng)該萬變。病變了藥卻不變;原來可以長壽的人,如今就會成為短命的人了。所以凡是做事情一定要依照法度去行動,變法的人要隨著時代而變化,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沒有錯誤的事了。那些不敢議論法度的,是一般的百姓,死守法度的,是各種官吏。順應(yīng)時代變法的,是賢明的君主。因此,古代享有天下的七十一位圣賢君主,他們的法度都不相同。并不是他們有意耍彼此相反,而是因為時代和形勢不同。所以說,好劍期求它能砍斷東西,不一定期求它有鏌琊那樣的美名,好馬期求它能行千里遠(yuǎn),不一定期求它有驥驁那樣的美稱。成就功名,這正是古代帝王所希望達(dá)到的“千里”啊。
楚國人有個渡江的,他的劍從船上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邊劃上記號,說。“這里是我的劍掉下?lián)舻牡胤健!钡却A耍蛷乃逃浱柕牡胤较滤フ覄Α4呀?jīng)移動了,可是劍卻沒有移動,象這樣尋找劍,不是太胡涂了嗎?用舊法來治理自己的國家,與這個人相同。時代已經(jīng)改變了,可是法度卻不隨著改變,想用這種辦法治理好國家,難道不是很難嗎?
有個從江邊經(jīng)過的人,看見一個人正拉著小孩想把他扔到江中,小孩哭起來。人們問這人為什么,他說:“這個小孩的父親善于游泳。”父親雖然善于游泳,兒子難道就善于游泳嗎?用這種方法來處理事物,也一定是荒謬的了。楚國處理政事的情況,與此相似。
以上就是呂氏春秋察今原文及翻譯、呂氏春秋察今原文拼音版的相關(guān)介紹。為您推薦:呂氏春秋·覽·慎大覽文言文和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