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龍象”的詩句
本文搜集整理了帶“龍象”的詩句84句,包括“龍象”開頭的詩句22句;“龍象”結(jié)尾的詩句21句;“龍象”在中間的詩句41句。其中五言詩句36句,包括龍象開頭的8句,龍象結(jié)尾的15句,龍象在中間的13句;七言詩句48句,其中龍象開頭的14句,龍象結(jié)尾的6句,龍象在中間的28句。
帶“龍象”的五言詩句
帶“龍象”的五言詩句36句,其中“龍象”開頭的五言詩句8句,“龍象”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15句,“龍象”在中間的五言詩句13句。
“龍象”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龍象西天邃,杉松卵塔新。——出自薛嵎《定庵遠(yuǎn)山主》
【第2句】:龍象千礱攢,簦屩十方并。——出自蘇籀《次韻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蕪累奉和一首》
【第3句】:化為金山居,龍象錯朱貝。——出自鮮于侁《游金山》
【第4句】:龍象開禪席,鐘魚張法鐙。——出自陳著《與齡叟》
【第5句】:龍象居虛空,下界聞斗蟻。——出自清·吳偉業(yè)《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
【第6句】:龍象投新社,鹓鸞失故行。——出自唐·白居易《郡齋暇日憶廬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韻多敘…出處之意》
【第7句】:龍象空相蹙,鳶魚祗自如。——出自胡寅《以崇正辯示新仲》
【第8句】:龍象經(jīng)行處,山腰度石關(guān)。——出自唐·孟浩然《游景空寺蘭若》
“龍象”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小機(jī)真龍象,方為人天師。——出自吳芾《機(jī)簡堂余里人也在方外三十年未識其面乾道己丑余帥豫章乃自圓通來》
【第2句】:豎佛集龍象,催粥吼鯨鯤。——出自程公許《古碑塔寺改律為禪鄉(xiāng)大夫招增值云智禪師主法席規(guī)模就整侯丞用晦為》
【第3句】:揖退新龍象,歸尋舊鶴猿。——出自劉克莊《泉牧帖請囊山福上人住持承天既至有沮之者興盡而返戲贈小詩》
【第4句】:昔曾蹴龍象,而況爾區(qū)區(qū)。——出自劉克莊《蚊二首》
【第5句】:勉旃自愛重,公才定龍象。——出自曹勛《選上人素履精修仆先識於崇信岑寂之時重來見之作詩為贈》
【第6句】:老禪法龍象,談塵紛縱橫。——出自程公許《游靈隱寺》
【第7句】:法筵盛龍象,一一會心侶。——出自周必大《次韻邢懷正通判游蔣山》
【第8句】:凜然歲寒姿,儒林有龍象。——出自張栻《次韻德美碧感舊之什且約胡廣仲伯逢季丘來會上封》
【第9句】:歡迎雜鐘鼓,舞躍駭龍象。——出自周才《游虞山頂維摩院》
【第10句】:此中積龍象,獨(dú)許濬公殊。——出自唐·李白《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
【第11句】:法筵森龍象,天樂下管弦。——出自北宋·黃庭堅《阻風(fēng)入長蘆寺》
【第12句】:云霞夾日月,麾幢導(dǎo)龍象。——出自孫應(yīng)時《玉虛洞》
【第13句】:況茲當(dāng)龍象,共飲良有味。——出自程公許《贈山老借館》
【第14句】:莓苔暗龍象,缺甕貯靈液。——出自雍大椿《東巖寺》
【第15句】:人人蹴龍象,一笑風(fēng)馬牛。——出自李石《病中謝三山問訊》
“龍象”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時容龍象眾,來說葛藤禪。——出自張元干《真歇老人退居?xùn)|庵予過雪峰特訪之為留再宿仍賦兩詩》
【第2句】:始參龍象種,終現(xiàn)馬牛身。——出自葛天民《偶成》
【第3句】:少伸龍象蹋,無復(fù)說黃梅。——出自曾豐《癸丑秋游疏山首坐璣上人以其嘗在五羊相識求詩》
【第4句】:誰與龍象筵,一掃狐兔跡。——出自李廳《谷隱寺》
【第5句】:如聞龍象泣,足令信者哀。——出自唐·杜甫《山寺》
【第6句】:裴回龍象側(cè),始見香林花。——出自唐·高適《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
【第7句】:鬼神間施設(shè),儼護(hù)龍象筵。——出自胡珵《題定山梵放軒》
【第8句】:酬對龍象侶,灌注清泠泉。——出自唐·武元衡《旬假南亭寄熊郎中》
【第9句】:人亡經(jīng)禪盡,屋破龍象泣。——出自北宋·黃庭堅《鄂州節(jié)推陳榮緒惠示沿檄崇陽道中六詩老懶不》
【第10句】:天子旌旗度,法王龍象隨。——出自唐·劉禹錫《和令狐仆射相公題龍回寺》
【第11句】:喜看龍象集,全仗法中人。——出自毛國華《壽昌寺》
【第12句】:但嗟濁惡世,不受龍象蹴。——出自宋·蘇軾《書黁公詩后》
【第13句】:猥廁龍象側(cè),而作貓犬馴。——出自胡融《伏虎壇》
帶“龍象”的七言詩句
帶“龍象”的七言詩句48句,其中“龍象”開頭的七言詩句14句,“龍象”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6句,“龍象”在中間的七言詩句28句。
“龍象”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風(fēng)塵不肯留京邑,龍象重歸啟梵筵。——出自楊億《信道人歸西京》
【第2句】:龍象駭栗嚴(yán)撝訶,玉函金鑰神畀珂。——出自岳珂《洪元夏{僚去亻日小加目}行業(yè)贊集王右軍書帖贊》
【第3句】:鴻蒙誰辟此山川,龍象新開二十年。——出自方信孺《寶象峰勝因寺》
【第4句】:鳳鸞飛去仙巢在,龍象潛來講席空。——出自唐·令狐楚《游義興寺寄上李逢吉相公》
【第5句】:龍象而今非故我,功名自古付華顛。——出自釋寶曇《和蓬萊老之兄卓宣教見遺》
【第6句】:龍象幾年成佛界,猨猱深夜雜僧居。——出自強(qiáng)至《寄題殊公禪老黃云閣二首》
【第7句】:龍象蹴踏潤無邊,騰云駕霧謁諸天。——出自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第8句】:釋龕剝落氣尚古,龍象□徙初誰謀。——出自陳□諒《題淡山巖》
【第9句】:龍象聾觀俱贊嘆,犬雞癡望共飛升。——出自劉克莊《漫興二首》
【第10句】:龍象現(xiàn)形嚴(yán)佛王,烏蟾垂象燭壺天。——出自鄧深《玉虛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龍象之形》
【第11句】:龍象漸隨塵土化,卻疑神物欲飛回。——出自方信孺《飛來殿》
【第12句】:煙霞隱現(xiàn)青蓮峙,龍象歡呼白拂揮。——出自陳恬《送南禪和尚東遷靈巖》
【第13句】:無邊福量如何說,龍象都?xì)w禽縱中。——出自陳著《送同少野赴華藏寺二首》
【第14句】:龍象界中成寶蓋,鴛鴦瓦上出高枝。——出自唐·劉禹錫《謝寺雙檜》
“龍象”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固知法嗣要龍象,先生端是毗陵派。——出自宋·陳與義《蒙賜佳什欽嘆不足不揆淺陋輒次元韻》
【第2句】:云藏古壁遺龍象,草沒香臺抱鹿麛。——出自唐·歐陽袞《南澗寺》
【第3句】:高居大士是龍象,草堂丈人非熊羆。——出自北宋·黃庭堅《贈鄭交》
【第4句】:兩公道場守龍象,兵火暫晦終輝赫。——出自張耒《題大蘇凈居寺》
【第5句】:僧言此地本龍象,興廢反掌曾何艱。——出自宋·蘇軾《月華寺(寺鄰岑水場施者皆坑戶也,百年間蓋》
【第6句】:蹴踏惟應(yīng)怯龍象,灌輸何足計瓶盂。——出自蘇籀《擇鄰一首》
“龍象”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法筵龍象不須驚,寶公留得眉毛在。——出自章甫《法剛化士干蔣山藏經(jīng)乞語》
【第2句】:向晚鐘魚猶短氣,只今龍象亦生哀。——出自虞儔《圣龍長老資公求修佛殿疏余不暇作也昔丹霞燒木佛院主墮落須眉普賢》
【第3句】:空門龍象道高升,坐使山川勝氣增。——出自王铚《姜山通阇黎真骨歸塔以詩送之》
【第4句】:高論彌天四海聞,久為龍象主空門。——出自楊億《首座昻大師赴西京知教門事》
【第5句】:真如山中龍象宅,前三后三率禪客。——出自曹勛《題黃灣真如山般若臺》
【第6句】:只道鬼神能護(hù)物,不知龍象自成灰。——出自唐·羅隱《甘露寺火后》
【第7句】:詩禪在在談見月,未抵江西龍象窟。——出自史彌寧《賦桂隱用王從周韻》
【第8句】:大士法中龍象貴,老翁心外水云浮。——出自李彌遜《訪雪峰真歇禪師》
【第9句】:妙手及時收拾后,五湖龍象濟(jì)饑瘡。——出自釋道寧《偈六十三首》
【第10句】:一千龍象隨高步,萬里香華結(jié)勝因。——出自唐·裴休《贈黃蘗山僧希運(yùn)》
【第11句】:力侔龍象或難堪,唇比仙人亦未慚。——出自北宋·王安石《驢二首》
【第12句】:夜講石筵龍象集,晝吟巖宇鬼神愁。——出自釋行海《寄赤城新珩講師》
【第13句】:何處人天盡回向,于今龍象亦堪哀。——出自蔡肇《游善權(quán)洞》
【第14句】:瑤闕合陪龍象位,春山休記鷓鴣啼。——出自唐·齊己《寄吳國西供奉》
【第15句】:風(fēng)雨三更龍象集,祖師意旨付誰聽。——出自程公許《陪尚書游中財夜大風(fēng)雨尚書及任卿史石泉皆耆年德清諧季并余以晚輩》
【第16句】:何處復(fù)求龍象力,金光明照浙西東。——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145》
【第17句】:恐是初禪第一天,千秋龍象鎮(zhèn)危巔。——出自晁補(bǔ)之《次韻毅父戶部兄游棲巖寺》
【第18句】:參他龍象知今是,還了鴛鴦悟昨非。——出自葛起耕《贈烏龍山圓上人》
【第19句】:寄語滿堂龍象眾,無勞掘地覓青天。——出自釋咸杰《徑山出鄉(xiāng)舟中寄二偈示眾》
【第20句】:斤斧不驚龍象伏,棟梁特地水云新。——出自舒坦《題翠巖丈室》
【第21句】:西漢衣冠拜原廟,五天龍象護(hù)經(jīng)窗。——出自梅堯臣《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
【第22句】:古冢狐貍何足問,法筵龍象各傍觀。——出自劉克莊《送洪侍御二首》
【第23句】:法筵乃見龍象尊,天池且作鹍鵬息。——出自衛(wèi)宗武《為湖州趙村凈妙庵主僧賦》
【第24句】:老郎居塵念不起,法中龍象人師子。——出自宋·陳與義《聞葛工部寫華嚴(yán)經(jīng)成隨喜賦詩》
【第25句】:我欲大振獅子吼,直恐驚翻龍象筵。——出自唐士恥《題彭紹墨》
【第26句】:香銷龍象輝金碧,雨過麒麟剝翠苔。——出自尤袤《青山寺》
【第27句】:四海崢嶸龍象眾,鼻頭只用短繩牽。——出自北宋·黃庭堅《為黃龍心禪師燒香頌三首》
【第28句】:翠山自古龍象窟,春風(fēng)十里開林坰。——出自釋寶曇《送燈老住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