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中描寫宮廷生活的句子集錦90句
清明節的古詩寒食
《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絕,我們看看下面的相關資料,大家了解一下吧!
清明節的古詩寒食
寒 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①,寒食東風御柳斜②。
日暮漢宮傳蠟燭③,輕煙散入五侯家④。
詞句注釋
①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③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官。傳蠟燭:寒食節普天下禁火,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而得到燃燭?!短戚傁職q時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④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候,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白話譯文
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創作背景
寒食是中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以示皇恩。這儀式用意有二:一是標志著寒食節已結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給臣子官吏們提個醒,讓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祿的介子推學習,勤政為民。唐代詩人竇叔向有《寒食日恩賜火》詩紀其實:“恩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貧?!闭膳c韓翃這一首詩參照。
中唐以后,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致他們的權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為憤慨。有意見認為此詩正是因此而發。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寒食春深,景物宜人,故詩中前二句先寫景。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痹娙肆⒆愀哌h,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按撼恰币徽Z,高度凝煉而華美?!按骸笔亲匀还澓颍鞘侨碎g都邑,這兩者的結合,呈現出無限美好的景觀?!盁o處不飛花”,是詩人抓住的典型畫面。春意濃郁,籠罩全城。詩人不說“處處飛花”,因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說是“無處不飛花”,這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詩人不說“無處不開花”,而說“無處不飛花”,除了“飛”字的.動態強烈,有助于表現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帮w花”,就是落花隨風飛舞。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說“落花”而說“飛花”,這是明寫花而暗寫風。一個“飛”字,蘊意深遠。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首詩能傳誦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而這一句詩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個“飛”字。
“寒食東風御柳斜”,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隨風飄動起來了。風是無形無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飛,柳之斜來間接感知。照此說來,一個“斜”字也是間接地寫風。
第【第3句】:四句,論者多認為是諷喻皇宮的特權以及宦官的專寵?!叭漳簼h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其中寫實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以示恩寵。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宮中可以燃燭?!叭漳簼h宮傳蠟燭”,皇帝特許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燭,并直接自宮中將燃燭向外傳送。能得到皇帝賜燭這份殊榮的自然不多,難怪由漢宮(實指唐朝宮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飄散的“輕煙”會引起詩人的特別注意。
由于后兩句旨在描寫宮廷生活,并且寫得輕靈佻脫,所以歷來頗受賞識。
關于寒食節的古詩推薦
俗話說,前一日為寒食,后一日為清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于寒食節的古詩,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寒食節的古詩: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關于寒食節的古詩: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關于寒食節的古詩:《和子由寒食》 蘇軾
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
繞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
但掛酒壺那計盞,偶題詩句不須編。
忽聞啼貝驚羈旅,江上何人治廢田。
關于寒食節的古詩:《途中寒食》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節的古詩語句
寒食節,顧名思義就是吃冷食的節日,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介子推所設立的節日,日期一般都是定在夏歷冬至過后的105天,清明節的前一兩天,下面是關于寒食節的古詩語句的內容,歡迎閱讀!
小寒食舟中作
唐代:杜甫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譯文
小寒時節,勉強吃一點飯,靠著烏幾,席地而坐,烏幾已經破舊,縫了很多遍了,頭上戴著褐色的帽子。春來水漲,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云間;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見蝶鷗往來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長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萬多里,驀然生愁。
注釋
⑴小寒食:寒食節的次日,清明節的'前一天。因禁火,所以冷食。
⑵佳辰:指小寒食節。強飯:勉強吃一點飯。
⑶隱:倚、靠。隱幾,即席地而坐,靠著小桌幾,見《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幾而坐?!皫住痹谶@里指烏皮幾(以烏羔皮蒙幾上),是杜甫心愛的一張小桌幾,一直帶在身邊,在一首詩中還寫道:“烏幾重重縛”(《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意思就是烏幾已經破舊,縫了很多遍了。鹖(音hé合),雉類,據說是一種好斗的鳥,見于《山海經》。這里“鹖”通“褐”,指顏色。 仇兆鰲注:“ 趙注:鶡冠,隱者之冠?!鼻逋醵寺摹吨卣撐凝S筆錄》卷五:“渾忘憔悴無顏色,翻笑他人戴鶡冠?!?/p>
⑷“春水”兩句:春來水漲,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云間;詩人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疤焐献?、“霧中看”帶出了作者起伏的心潮,這種心潮起伏不只是詩人暗自傷老,也包含著更深的意緒:時局的動蕩不定,變亂無常,不也如同隔霧看花,真象難明么!
⑸“娟娟”二句語含比興。見蝶鷗往來自由,各得其所。益覺自己的不得自由。娟娟,狀蝶之戲。片片,狀鷗之輕。閑幔,一作開幔。
⑹“云白”句:極寫潭州(今長沙)距長安之遠。這是詩人的夸張,實際上長沙距長安也就一千多公里。
⑺直北:正北。亦見“直北關山金鼓震”(《秋興八首·其四》)。朱瀚注:蝶鷗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對景生愁。毛奇齡說:船如天上,花似霧中,娟娟戲蝶,片片輕鷗,極其閑適。忽望及長安,驀然生愁,故結云:“愁看直北是長安”,此紀事生感也(《西河詩話》)。
壬辰寒食
宋代:王安石
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
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
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
譯文
身居他鄉的鄉思像楊柳一樣,被春風一吹就有千萬條思緒。
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節,自己的眼淚就更多了,流的淚就快要淹沒冶城了。
自己的白頭發像是要掙脫出頭巾的束縛,鏡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經顯得蒼老。
不想知道官位的快樂啊,只求自己能夠在青山綠水做一個打漁與砍柴的農民。
注釋
[1]寒食:即節令名,在農歷清明前一日或二日?!肚G楚歲時記》中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p>
[2]“客思”二句是說客思如春風里的柳條之多客。思:他鄉之思。思:思緒,心事。
[3]冶城:《太平寰宇記》載,江南東道升州土元縣:古冶城在今縣四五里;本吳鑄冶之地,因以為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宮附近。
[4]巾:頭巾。雪:白發。
[5]朱:紅色常,形容青春的容顏。
[6]軒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車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祿。
[7]老:終老。漁樵:漁人與樵夫,指代隱逸生活
寒食古詩
【第1句】:《客中寒食》
年代: 作者: 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第2句】:《廣陵寒食夜》
年代: 作者: 李中
廣陵寒食夜,豪貴足佳期。紫陌人歸后,紅樓月上時。
綺羅香未歇,絲竹韻猶遲。明日踏青興,輸他輕薄兒。
【第3句】:《寒食江畔》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風景令人憶帝京。
還似往年春氣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聞鶯樹下沉吟立,信馬江頭取次行。
忽見紫桐花悵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第4句】:《寒食應制》
年代: 唐 作者: 韋承慶
鳳城春色晚,龍禁早暉通。
舊火收槐燧,馀寒入桂宮。
鶯啼正隱葉,雞斗始開籠。
藹藹瑤山滿,仙歌始樂風。
【第5句】:《寒食》
年代: 唐 作者: 沈佺期
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
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
【第6句】:《寒食訪僧》
年代: 宋 作者: 鄭文寶
客舍愁經百五春,雨余溪寺綠無塵。
金花開處鞦韆鼓,粉頰誰家斗草人。
水上碧桃流片段,梁間新燕語逡巡。
高僧不飲客攜酒,來勸先朝放逐臣。
【第7句】:《寒食》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墳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
向來路已荒,今迷問樵牧。
涉水到云林,隔崗聞近哭。
沃酒白楊下,悲風何飋飋。
雨止梨園殘,鳩聲在茅屋。
【第8句】:《舟中寒食》
年代: 唐 作者: 盧綸
寒食空江曲,孤舟渺水前。
斗雞沙鳥異,禁火岸花然。
日霽開愁望,波喧警醉眠。
因看數莖鬢,倍欲惜芳年。
【第9句】:《寒食遣懷》
年代: 唐 作者: 張燦
繁華泣清露,悄悄落衣巾。
明日逢寒食,春風見故人。
病來羞滯楚,西去欲迷秦。
憔悴此時久,青山歸四鄰。
【第10句】:《寒食雨》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胭脂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