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鄙”的成語(17個)
本文整理了鄙言累句、肉食者鄙、都鄙有章等含“鄙”的成語17個,其中“鄙”開頭的成語6個,“鄙”結尾的成語1個,“鄙”在中間的成語10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鄙”開頭的成語【第1句】:鄙言累句[bǐ yán lěi jù]
【解釋】鄙言:淺俗的言辭。指文章的詞句淺俗,不精煉。
【出處】《南史·鮑照傳》:“上好為文章,自謂人莫能及。照悟其旨,為文章多鄙言累句。咸謂照才盡,實不然也。”
【第2句】:鄙吝復萌[bǐ lìn fù méng]
【解釋】鄙吝:庸俗;萌:發生。庸俗的念頭又發生了。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黃憲傳》:“時月之間,不見黃生,則鄙吝之萌復存乎心?!?/p>
【示例】已覺鄙吝復萌矣!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大全·瞻仰類》
【第3句】:鄙俚淺陋[bǐ lǐ qiǎn lòu]
【解釋】鄙俚:粗俗;淺陋:見聞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談粗俗淺薄。
【出處】宋·王儻《唐語林·政事上》卷一:“上詢其政事,光不知文字,對皆鄙俚?!?/p>
【第4句】:鄙薄之志[bǐ bó zhī zhì]
【解釋】鄙薄:淺陋、微薄;志:志向。指微小的志向。多用作謙詞。
【出處】唐·元稹《會真記》:“鄙薄之志,無以俸酬。”
【第5句】:鄙于不屑[bǐ yú bù xiè]
【解釋】鄙:粗俗卑鄙。不屑:認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顧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賤,叫人看不上眼。
【示例】他對這次展覽鄙于不屑。
【第6句】:鄙夷不屑[bǐ yí bù xiè]
【解釋】指輕視;看不起。
【出處】葉圣陶《倪煥之》九:“難得笑的平板的臉上卻浮著鄙夷不屑的笑意。”
【示例】他小學校里的先生老覺得傅聚卿這孩子跟梢瞟著自己在表示鄙夷不屑。 ——錢錘書《貓》
“鄙”結尾的成語【第1句】:肉食者鄙[ròu shí zhě bǐ]
【解釋】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為有權位的人;鄙:鄙陋。舊時指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眼光短淺。
【出處】《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p>
【示例】彼唯有見于近而無見于遠,有察于寡而無察于多,肉食者鄙,端推此輩。 ——嚴復《救亡決論》
“鄙”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都鄙有章[dū bǐ yǒu zhāng]
【解釋】都:國都;鄙:邊遠的地方;章:規章。國都和邊遠的地方車服尊卑各有規定。
【出處】《左傳·襄公三十年》:“子產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p>
【示例】公孫僑既執鄭政,乃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吾,尚忠儉,抑泰侈。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七回
【第2句】:異文鄙事[yì wén bǐ shì]
【解釋】奇字僻典和庸俗淺陋之事。
【示例】高雅文學不會去描寫那些異文鄙事的。
【第3句】:貴遠鄙近[guì yuǎn bǐ jìn]
【解釋】以為與當世相隔久遠的就珍貴,相隔近的就低賤。同“貴遠賤近”。
【出處】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香山居士》引宋·蔡寬夫《詩話》:“楚人發語之辭曰羌曰蹇,平語之辭曰些,一經屈宋采用,后世遂為佳句,但世俗常情,不能無貴遠鄙近耳?!?/p>
【第4句】:蜀鄙二僧[shǔ bǐ èr sēng]
【解釋】蜀:四川;鄙:邊境;僧:和尚。比喻窮與富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條件。
【出處】《白鶴堂時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p>
【第5句】:卑鄙無恥[bēi bǐ wú chǐ]
【解釋】形容品質惡劣,不顧羞恥。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辦你個'膽大鉆營,卑鄙無恥!’下去候著吧?!?/p>
【示例】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越是卑鄙無恥、自私自利的人,越是得勢,橫行霸道。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
【第6句】:北鄙之音[bēi bǐ zhī yīn]
【解釋】指殷紂時的音樂。后世視為亡國之聲。亦作“北鄙之聲”。
【出處】《史記·樂書》:“紂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國亡……夫朝歌者不時也,北者敗也,鄙者陋也,紂樂好之,與萬國殊心,諸侯不附,百姓不親,天下畔之,枚身死國亡?!?/p>
【第7句】:屈鄙行鮮[qū bì xíng xiǎn]
【解釋】鄙:邊遠的地方;鮮:善。身在連結,卻有善行。比喻人雖地位低下卻有德行。
【出處】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耒》:“身窮志達,屈鄙行鮮。”
【第8句】:卑鄙齷齪[bēi bǐ wò chuò]
【解釋】齷齪:骯臟。形容品質惡劣,居心不正,言行骯臟。
【出處】清·張春帆《宦?!返谑换兀骸澳弥鴦e人的功名性命來博自己的一時富貴,這位術師老爺的卑鄙齷齪也就可想而知的了?!?/p>
【示例】他們里面的壞人,的確是天地間最壞的東西。背信棄義,殺人放火,橫搶武奪,卑鄙齷齪,什么都干得出來。 ——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
【第9句】:北鄙之聲[bēi bǐ zhī shēng]
【解釋】指殷紂時的音樂。后世視為亡國之聲。
【出處】見“北鄙之音”。
【示例】紂為北鄙之聲,其廢也忽焉,至今王公以為笑。 ——漢劉向《說苑·修文》
【第10句】:辭鄙意拙[cí bǐ yì zhuō]
【解釋】鄙:粗俗、低劣;義:意思;拙:拙劣。文詞庸俗,立意拙劣。
【出處】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牛角之歌,詞鄙而意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