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阿廖沙外貌的句子聚集60句
關于《童年》讀后感(精選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童年》讀后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童年》讀后感1
寒假媽媽送給我幾本書,其中一本是世界文學經典《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我拿到書看到是世界文學經典,便津津有味的讀起來,可是第一遍看完我并沒有太深的感觸,媽媽建議我再讀幾遍,于是我又細細讀起來……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童年》主要講述的是阿廖沙三歲到十歲的童年生活。小說從他隨同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到外祖父叫他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最底層人民的艱難生活狀況。
阿廖沙外祖父家開了染坊,但隨著家業的衰落,他祖父變得吝嗇、貪婪,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還狠心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因為染壞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去。他的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在這樣一個讓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到處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阿廖沙體會到當時人間的痛苦。
然而生活中總會有陽光的,他的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干對誰都很忍讓,有著圣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還經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阿廖沙聽,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后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
給與他陽光的還有他的好朋友淳樸的小茨岡、正直的格里戈里。他們都給阿廖沙溫暖和力量,使他在黑暗的環境中仍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讀了《童年》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我也學會了在困難和困境中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成為充滿愛心的人。
《童年》讀后感2
童年是我們一生中最幸福,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候,盡情的玩,得到來自父母爺爺奶奶的關心與疼愛,如一場甜甜的夢。而,對于生活在沙俄時期的阿廖沙來說,童年卻并非如此。
《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穩文中的阿廖沙三歲失去了父親,成為了一個不幸的孩子。母親帶著他來到了外祖父那里居住。從此,他的噩夢便開始了。在這里,小小的阿廖沙親眼目睹了當時那個社會的殘酷與黑暗,使得他小小的心里便充滿了陰影。隨著外祖父染坊的一天天衰敗,外祖父變得越來越暴躁,狠毒,經常用鞭子抽打可憐的阿廖沙。他的工人不小心然錯了布,都會被他抽的昏過去。幸好,在這里,還有疼愛他的外祖母,給他的黑暗生活帶來一點溫暖。他目睹了他兩個舅舅為分家而經常吵架斗毆。阿廖沙在這個黑暗的地方,度過了他的童年。
這是一部令人心酸的小說。親身的經歷,使得這部小說的渲染力很強。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懵懵懂懂的孩子。卻真實的目睹了這個社會的黑暗,受盡了欺負,受盡了辱罵。簡直像生活在地獄一般,在這里,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看到了血腥,看到了人性,當然,也看到了那個時代社會最底層的真實生活。他就像在一個陰冷,幽閉的空間里一樣。
所幸,這個世界還有愛他的人。疼愛她的外祖母,還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高里、獻身于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他們教會這個孩子什么是愛,什么是溫暖,什么是光明。使得這個絕望的孩子在黑暗中能夠看見一絲光明,一點希望,并引導他成為一個正直,有愛心的人。
再來看看我們的生活。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社會,沒有沙皇,沒有歧視,我們如此幸福。有那么多愛我們的人,每天為我們噓寒問暖,照顧我們。但,我們曾多少次與他們發生爭執,我們曾多少次沖他們吼叫。我們誰曾看見過,半夜,月光下,他們悄然落下的眼淚。而他們,卻依然愛著我們,給予我們無私的愛,才能成長。我們是不是應該體諒一下他們,回報他們。看到阿廖沙的童年,想起我們的實際,我們應該做點什么,我們的心里會不會泛起漣漪?
童年,再回過頭來看童年,會不會有一種別樣的滋味?
《童年》讀后感3
在放假前,我就“久聞《童年》大名”,在放假后終于“如愿以償”了。
《童年》的作者是前蘇聯偉大的文學家,無產階級文學的創始人之一——高爾基。本小說所寫的是19世紀沙俄統治時期作者童年經歷的苦難,它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3歲到11歲的童年生活。
在幾天的時間里,我讀完了前五章,深受啟發。其中,令我感受頗深的句子有:“她微笑的時候,那黑得像黑櫻桃的眼珠兒瞪得圓圓的……并且柔軟得也像這個可愛的生靈。”這一段通過對外祖母外貌的描寫,勾畫出了一個令人喜愛的形象;“外祖母向我撲過來,兩手抱起我喊道:‘我不給你阿列克謝!不給,你這個魔鬼!’”這幾句是在外祖父得知桌布的事情后,想打阿廖沙,可外祖母卻不同意,通過對外祖母語言的描寫,可以看出外祖母對阿廖沙的袒護,突出外祖母的善良……
在前五章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章《外祖父》。本章主要講述了由于之前舅舅設計的一場火災把外祖父家的染房燒的所剩無幾,家里因此變得“和平”了,舅舅們想分家。分家后,外祖父、外祖母帶著我搬了新家,外公對“我”不再那么嚴厲了,還教“我”認識了很多字。外祖父與“我”交談時,向“我”講述了他悲慘的童年,使“我”對他充滿了同情。
從對前五章的閱讀中,我深受啟發:和高爾基的童年相比,我簡直是太幸福了;與高爾基相比我不用每次犯錯誤后,被家長揍打。我實在太幸福了,我一定要珍惜我幸福的童年時光!
《童年》讀后感4
在以前,每當我遇到一些小挫折時,我一定會大喊叫苦,但現在,我就感覺我的挫折只是小小的考驗,這種感覺是在我讀了《童年》后才有的。
《童年》反映高爾基先生在父親去世后,在外祖父家度過的歲月。他在那里看到舅父們為了家產爭吵斗毆,那些令人作嘔的丑事。
這不僅讓我想起《三毛流浪記》中的主人翁三毛,他的遭遇比高爾基先生的童年更加悲慘。三毛從小就在上海流浪,飽受饑餓,慘遭富人的欺凌,同時體現當時上海嫌貧愛富、見錢眼開的社會,也體現出三毛善良、誠實、有同情心的高尚品質,讓我們每個都為三毛的遭遇而感到同情。
他們不幸的遭遇讓我聯想到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從小就過著無有無慮的生活,可以說是要什么有什么,不愁吃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高爾基先生雖然可以說也不用為吃飯而煩惱,但舅父們的斗爭讓他們吃飯都吃不香,還為隨時挨打而擔憂。我們住在寬敞明亮的房間,夏天可以開空調,冬天可以蓋著厚厚的棉被。我們可以睡在柔軟舒適的床上,而高爾基先生只能睡在閣樓,睡在硬硬的床上。我們可以毫無顧慮地安心學習,進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而高爾基先生只能在空余的時間學習,如果不符合外祖父的要求,還要挨打挨罵。
我們與高爾基先生的童年相比,真是幸福得多。因此,我應該珍惜我們眼前的幸福。
《童年》讀后感5
最近,我讀完了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當我懷沉重重的心情放下書時,我想起了我們現在的生活,跟高爾基的童年時多么的不同呀!
《童年》講述了阿廖沙四歲時,父親逝世。他跟隨母親到了外祖父家。之后,母親又遠走他鄉,四處飄泊。阿廖沙從小與外祖母外祖父相依為命。外祖父因為缺錢,十分專橫、殘暴,還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外祖母則是慈祥善良,教會了阿廖沙明辨是非,像一只蠟燭,點亮了阿廖沙的人生之燈。阿廖沙還認識了聰明能干的小茨岡、落魄的“好事情”,還親眼目睹了小茨岡的死亡。每個人不同的性格,都給阿廖沙造成了不同的影響,他就在這樣的環境里度過了他的童年。
其中我最喜歡阿廖沙的外祖母,她善良、樂觀、堅強,竭盡全力地關心和保護著阿廖沙,盡量不讓他受到傷害。她用她的宗教、童話故事和她的歌聲教會了阿廖沙正義、善良。雖然生活非常艱辛、屈辱,但她還是保持著一顆寬容的心。
全書毫無保留的揭露了沙俄統治的黑暗,批判了社會對人性的扭曲。贊揚了以阿廖沙為首的一代俄羅斯新人正直勇敢、不懼黑暗的精神。
把阿廖沙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比一比,是多么的不同啊!阿廖沙從小失去了親人,沒有了生活依靠。外祖父家的生活又是那么的清苦,但他沒有受外祖父的影響,變成一個暴躁、貪婪、自私的人,而是像他外祖母一樣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充滿愛心的人。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比他那時優越幾千倍、幾萬倍,我們還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好好珍惜,成長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嗎?
關于童年讀后感精選
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后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后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么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并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里,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后,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么,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后,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關于童年作文精選
梅林與童年
梅花只是在寒冷的冬天默默開放的小花,它沒有玉蘭花那樣高貴;也沒有月季花那樣艷麗。但有一種迷人的香氣。那香味常常勾起我童年時歡樂的時光。
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和姐姐來到離家不遠的一片梅花林,大老遠就聞見了梅花的香味兒,我們趕緊跑過去,這兒聞聞那兒聞聞。“這棵好香!”姐姐叫著,我也聞了聞,那種清香的味道撲鼻而來。抬頭一看,好大一棵梅樹,樹枝向四面伸展,有的還鉆到了別的梅樹里。樹枝上到處是粉紅色的小花,那兒一朵這兒一簇,一個挨一個,一個擠著一個。那些含苞欲放的小花,只能被擠到里面去。粉色的花瓣中幾根黃色的花蕊在里面懶洋洋地曲著。整棵梅樹被花兒簇擁著,樹枝被包得透不過氣來。“哎?那怎么有朵白花?”我指著樹頂的那朵花奇怪地問。姐姐一看便哈哈大笑起來:“小傻瓜,那花上有雪。”我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一陣風吹過,樹上的梅花都搖了起來。有的梅花的花瓣紛紛落下。剛才雪白的地上,一下子變成粉色的了。看到滿地的花瓣,我突然眼前一亮說:“咱們來撿花瓣吧!落在地上的。誰撿得多誰勝。”“好!”姐姐滿懷自信地回答。我們開始低頭拼命找。有時我回頭看她一眼,如果她比我撿得多我會馬上低下頭繼續撿;如果我比她撿得多,我心里便會暗暗得意;還有時我們會因為一朵花而搶起來,每次花兒都是被我搶來。我們就這樣在梅林的'每個角落穿梭,雪地上留下我們一個個歡快的腳印,空氣中傳播著我們一聲聲甜美的笑聲。等到基本上采完了,我們就坐在一起數。邊數我邊得意地想:我贏定了,每次搶,花都被我搶來。每當我發現附近有沒撿的花瓣時,我會迅速跑過去撿來。梅林里一次次回蕩著姐姐的 大喊聲和我不停的笑聲。“我獲勝了!”姐姐高興地大喊,我一下躺在雪地里。
那里有我成長的足跡,那里也留住了我美好的回憶。每當在冬天看見梅花,再次聞到梅花的清香,我就會想起家鄉那朵朵冷艷的梅花。
關于童年趣事的作文精選
童年趣事(一)
我以最快的速度從小柜子里拿出爸爸的煙盒,取出一支煙,拿起打火機點了起來。咦!我點了半天,煙一點兒反應也沒有,我又想起爸爸抽煙時的情景。對了,我把煙放在嘴里,用力一吸,哇!著了,我看見小小的煙頭上飄著一縷縷青煙,又吸了一口,“唉呀!嗆死了。”我大叫一聲,不叫還好,一叫煙又從鼻孔里冒了出來,弄得我“淚流滿面”。屋里到處都是煙味。
我的童年中,發生過一件有趣的事,至今想起來都覺得好笑。
五歲那年的一天,我發現爸爸抽煙很好玩,每抽一口,嘴里就會冒出煙,煙的形狀也是各種各樣:有的像小鳥,有的像鮮花,還有的像一匹奔馳的駿馬……出于好奇,我決定自己也來試一試。
一天,我趁爸爸、媽媽都在廚房里,便找來一根吸管,往里面放上一些紙片和干花葉,用爸爸吸煙時必備的打火機點著后,猛猛地吸了一口。我被嗆得“咳咳咳、咳咳咳……”咳起來,咳得我滿床打滾,眼淚也流了下來。
爸爸、媽媽還以為我出了什么事,連忙跑過來,問我:“你怎么了,怎么哭了?”“沒……沒有,煙……煙嗆……嗆的。”我一字一句吞吞吐吐地說。“煙,什么煙?”爸爸莫名其妙地問我,我指指桌上的煙盒說:“就是這個東西。”爸爸聽了批評我說:“小孩子怎么能抽煙,真是不懂事。”可這也并沒有動搖我的“吸煙計劃”,我仍在千方百計尋找機會。
終于,在一個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和媽媽去買菜,讓我一個人呆在家里,臨走前,媽媽特意囑咐道:“一定不能動電源插孔(小時候我經常拿東西往電源插孔里塞),我們一會兒就回來。”說完只聽門“哐”一聲,就走了。
我以最快的速度從小柜子里拿出爸爸的煙盒,取出一支煙,拿起打火機點了起來。咦!我點了半天,煙一點兒反應也沒有,我又想起爸爸抽煙時的情景。對了,我把煙放在嘴里,用力一吸,哇!著了,我看見小小的煙頭上飄著一縷縷青煙,又吸了一口,“唉呀!嗆死了。”我大叫一聲,不叫還好,一叫煙又從鼻孔里冒了出來,弄得我“淚流滿面”。屋里到處都是煙味。
一會兒,爸爸媽媽回來了,一進門,他倆就失聲叫起來:“毛中,這是怎么了,你沒事吧!”我低著頭走了出來,小聲對爸爸說:“爸爸,對不起,我本來想學您從嘴里冒一下煙,可沒想到……”爸爸聽了說:“你怎么不學好的,學起抽煙了,你沒聽科學家說過嗎?抽煙就等于慢性自殺,煙把肺熏黑了,破壞了肺功能,人的壽命會縮短的。”我聽了爸爸的話點了點頭又問:“爸爸那你怎么抽煙呀?”爸爸摸著我的頭說:“就因為爸爸不聽爺爺的話,惹上了煙癮,現在想不抽也不行了,所以現在我的希望全寄托在你的身上,你可千萬不能令爸爸失望呀!”聽了爸爸的話,為了不讓爸爸失望,我終于放棄了“吸煙計劃”。
發生在童年的趣事,現在想起來還是那么有趣,童年的我太傻了。
童年趣事(二)
童年像一條船,裝滿了糖果,裝滿了玩具,也裝滿了歡樂。童年更像一條金色河流,它的每一朵浪花都裝著我們幼兒時的往事,這一朵浪花有驚無險,那一朵浪花快樂無比,總之,這條河流里承載著我的美麗夢想,飛翔著我幼稚的童真,但有一件事我至今仍記憶猶新。
那是我五歲的時候,家里有一盆話很漂亮,五彩繽紛的花瓣,遙遠地看就像一只天真無邪的蝴蝶。有時,我站在小板凳上久久地望著它。可是在不知不覺中,我發現它美中不足——缺少香味,為此我感到有點可惜。如果這盆花有種迷人的芳香,那不知道有多好。后來我發現媽媽的梳妝臺有幾瓶香水,于是我就有了一個好主意。
有一天,我趁媽媽出去的時候,鬼鬼祟祟地來到了媽媽的梳妝臺里精挑細選了一瓶迷人的芳香,小心翼翼地拿了出來,搬了一個小板凳,我站在小板凳上,把香水蓋毫不費力地擰開了,把它倒在花里。不一會兒滿屋子的芳香撲鼻而來。
下午媽媽回來了,聞到一陣陣迷人的芳香,就問我;“為什么家里有迷人的芳香撲鼻而來呢?”于是,我就一五一十地告訴媽媽,媽媽哈哈大笑,就對我說;“你真傻,自以為是地把香水倒在花盆里,你這樣做,不是幫它,反而像是在花盆里添鹽加醋,最后導致花白白地犧牲了。”
第二天,蝴蝶花瓣發黃了,過幾天,花不幸凋謝了。這時我才知道做事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才去做,要三思而后行,否則就會弄出笑話來,甚至犯錯誤。凡事都必須要想明白才去做,不能照著生搬硬套。
童年時代是天真的,是快樂的,隨著斗轉星移,童年正漸漸離而而去,可童年時代的那些幼稚有趣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忍不住捧腹大笑。這件趣事,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做事要想清楚想明白才去做,不能照著生搬硬套,否則就會弄出笑話來,甚至犯錯誤。此事至今令我難以忘卻。
童年趣事(三)
童年是什么?是樹上的蟬,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伙伴的迷藏……..總之,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幸福美好的。每當我繪聲繪色的回想起童年時代的趣事時,臉上總泛器紅潤的光彩。畢竟,那往事就像潺潺的流水聲在我心中旋繞,一旦迸發就是那么滔滔不絕……..
在我5歲的時候,媽媽把我帶到奶奶家去,奶奶是住在鄉下的,所以那里有很多人從這個村子到那個村子的時候騎著馬去,我看了很羨慕,也想騎馬試試,但是馬背太高了,我上不去,我正想辦法上去的時候,正好看見了奶奶在喂豬,我覺得豬個子小,上去時容易,見奶奶喂完豬一進屋,我就上豬窩,把門打開了便進去選了一頭豬騎上便往外跑,奶奶看見了,趕忙跑出來叫我,我看見奶奶,想讓豬停下,但是停不下來了。豬跑進奶奶的菜園里,里面的黃瓜、柿子.......都被豬踩斷了,我也被果樹的樹枝刮破了手、肚皮,這回奶奶可抓住了這頭豬,奶奶把豬趕進窩之后,說我太調皮了,連豬也敢騎。
還有一次是在我七歲的時候,我剛學會騎自行車。那時我不太會騎,我和媽媽騎著自行車去廣場玩,那里有很大的空間。我便在那里騎自行車,越騎越快,突然看見從前面有一個大人騎著自行車過來,因為騎的太快了,剎不住車了,眼看就要撞上了,媽媽也在叫我,我想:“要是撞上了,我也會受傷,我也不太會騎,要是拐過去摔倒了怎么辦?”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這時我突然想起來:“跳下車子,肯定沒事”我跳下了車子,我沒有受傷,但是我的車子跟那個人給撞上了。
每當我回憶起這些,總是“咯咯”地笑,笑得那么甜蜜,那么燦爛。仿佛一切令人魂牽夢系的往事歷歷重現。我繼續想著年少時如詩歲月,夢幻的季節......我想,童年就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