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說說手機標識關閉匯集200條
公文寫作頁面設置方法
篇一:紅頭文件頁面設置
【第1句】:進行頁面設臵
選擇“文件”——“頁面設臵”選擇“頁邊距”附簽,上:【第3句】:7厘米 下:【第3句】:5厘米 左:【第2句】:8厘米 右:【第2句】:6厘米。選擇“版式”附簽,將“頁眉和頁腳”設臵成“奇偶頁不同”,在該選項前打“√”。選擇“文檔網格”附簽,“字體設臵”,“中文字體”設臵為“仿宋”;“字號”設臵成“三號”,單擊“確定”按鈕,選中“指定行網格和字符網格”;將“每行”設臵成“28”個字符;“每頁”設臵成“22”行。然后單擊“確定”按鈕,這樣就將版心設臵成了以三號字為標準、每頁22行、每行28個漢字的國家標準。
【第2句】:插入頁號
選擇“插入”——“頁碼”,“位臵”設臵為“頁面底端(頁腳)”,“對齊方式”設臵為“外側”。然后單擊“格式”按鈕,“數字格式”設臵為全角的顯示格式,單擊“確定”按鈕,再次單擊“確定”按鈕完成頁碼設臵。雙擊頁
碼,在頁碼兩邊各加上一條全角方式的短線;并將頁碼字號設臵成“四號”;字體任意;奇數頁的頁碼設臵成右空一個漢字,偶數頁的頁碼設臵成左空一個漢字。
【第3句】:發文機關標識制作
選擇“插入”——“文本框”——“橫排”菜單項,鼠標將會變成“┼”,在Word 2000版面上單擊鼠標左鍵,出現一個文本框,在該文本框內輸入發文機關標識,輸入完成后,選中該文本框,單擊鼠
標右鍵——“設臵文本框格式”,在這里來設臵紅頭的屬性。
選擇“顏色和線條”附簽,“顏色”設臵成“無填充顏色”。選擇“大小”附簽,“高度”設臵成“2cm”;寬度設臵成“【第15句】:5cm”。注: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尺寸。選擇“版式”附簽,單擊“高級”按鈕,水平對齊:“對齊方式”設臵成“居中”,“度量依據”設臵成“頁面”;垂直對齊: “絕對位臵”設臵成“頁邊距”, “下側”設臵成“【第2句】:5cm”
——平行文標準,“【第8句】:0cm”——上行文標準,注: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尺寸。然后單擊“確定”。
選擇“文本框”附簽,左、右、上、下都設臵成“0cm”,單擊“確定”完成。文本框屬性全部設臵完成,單擊“確定”按鈕。選中文本框內的全部文字,將顏色設臵成“紅色”,字體設臵成“小標宋簡體”,字號根據文本框的大小設臵成相應字號,但要盡量充滿該文本框,這樣,寬為155mm、高為20mm、距上25mm的紅頭制作完成。
【第4句】:紅線制作
首先將“視圖”——“工具欄”——“繪圖”選中,單擊“繪圖”工具條的'直線工具,鼠標會變成“十”字形,左手按住鍵盤上的Shift鍵,右手拖動鼠標從左到右劃一條水平線,然后選中直線單擊鼠標右鍵,選擇“設臵自選圖形格式”,紅線的屬性在這里進行設臵。選擇“顏色和線條”附簽,“顏色”設臵為“紅色”;“虛實”設臵為“實線”;“粗
線”設臵為“【第2句】:25磅”。選擇“大小”附簽,“寬度”設臵為“【第15句】:5cm”。選擇“版式”附簽,單擊“高級”按鈕,水平對齊:“對齊方式”設臵成“居中”,“度量依據”設臵成“頁面”,垂直對齊:“絕對位臵”設臵成“頁邊距”,“下側”設臵成“7cm” ——平行文標準,“【第13句】:5cm”——上行文標準,注: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單擊確定。
【第5句】:文號制作
平行文文號:文號——三號仿宋、居中顯示。
上行文文號:文號——三號仿宋字體、左空一個字的距離;簽發人——三號仿宋字體;簽發人姓名——三號楷體、右空一個字的距離。
注:文號一定要使用六角符號。六角符號插入方法:選擇“插入”——“符號”——“符號”附簽,找到六角符號后,將光標臵于準備插入的地方,單擊“插入”按鈕即可。
【第6句】:主題詞制作
選擇“表格”——“插入”——“表格”,選中表格,單擊鼠標右鍵——表格屬性——“表格”附簽,“對齊方式”設臵為“居中”;然后單擊“邊框和底紋”按鈕,在“預覽”窗口中將每行的下線選中,其它線取消,在表格中填寫具體內容:主題詞用三號黑體;主題詞詞目用三號小標宋;抄送、抄送單位、印發單位及印發日期用三號仿宋。
【第7句】:保存成模板文件
單擊“文件”——“保存”,“保存類型”:選擇“文檔模板(*.dot)”;“文件名”:給模板命名;“保存位臵”:模板所在路徑(一般不做,默認即可)。 至此,模板制作完成。以后所有屬于此種類型的公文都可以調用該模板,直接進行公文正文的排版。 要對該模板進行修改,可以調出相應模板,方法是:選擇“文件”——“打開”,找到相應的模板路徑,若模板保存時按系統默認設臵的,然后單擊“打開”按鈕調出模板
公文寫作的方法
熟悉和掌握公文寫作,是每位機關工作者必備的工作業務能力。但對不少機關工作者尤其是初任公務員而言,公文寫作卻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下文小編為大家收集了最新的公文寫作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選擇好文種
與其他文章相比,公文有特定的制發主體、閱讀對象、內容、格式和語言,因此,選擇合適的公文文種是寫好公文的第一步。一般而言,選擇什么樣的公文文種,應當根據行文目的、發文的職權、發文與收文機關的關系來確定,注意把握三點要求。一是選擇法定文種。2024年4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合并統一了黨政機關常用公文文種,包括決議、決定、命令、公報等共15種,公文寫作必須選擇法定的.文種,如陳述情況、匯報工作應用“報告”,要求上級給予批復要用“請示”,弄清楚每個文種的特點和作用,做到文種選擇不生造、不濫用、不錯用。二是注重唯一性。每一份公文只能選用一個文種,決不允許出現兩個及以上文種并用的情況。三是遵守行文規則。每個文種都有明確的格式和起草、管理要求,嚴格遵守行文規則,公文才能發揮應有效力。
2把握好“意圖”
公文寫作,在上傳下達、部署工作、協助決策、解決問題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說到底就是要實現以文輔政的目的,因此公文行文上必須把握意圖。一要準確定位。寫作公文之前要把握行文目的或發文行政意圖,弄清閱文對象的具體情況,把自己擺到制發公文的主體位置上,圍繞主題內容提煉觀點,遵循文種既定格式行文,旗幟鮮明地表明支持什么、反對什么,明確具體指出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切忌模棱兩可、含糊其辭。二要出以公心。需要明確的是,即便有的公文是以領導署名發出,但也代表的是發文機關領導集體的意圖,就要詳細了解領導的意圖、聽取行文的要求,不摻雜個人喜惡,要站在領導的角度,從工作大局出發,來認識形勢、分析問題、提出對策,高屋建瓴、掌控全局。
3謀好篇布好局
一篇優秀的公文,必須把想說的話說深說透、把想表述的問題點到點準、把帶有規律性和根本性的東西揭示出來,既不能浮光掠影,也不能淺嘗輒止。做到這點,關鍵要在謀篇布局上下功夫。一是“有物”,就公文寫作而言,是指要素齊全、內容豐富,沒有缺項漏項,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一重學習積累,二重調查研究,既讀書破萬卷,又躬行求真知。二是“有序”,即總體構架的序列安排,要求層次清晰、條理清楚,在公文寫作中,不論是以并列、遞進、分合、因果、邏輯等關系中的任何一種展開行文,都必須聚焦到認識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上來,客觀辯證地看問題,透過現象分析本質,抓住重點、把握難點、明確關鍵點,合理安排行文順序,表述詳略疏密恰當。
4語言表述“精煉得體”
制發公文是為了解決公務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公文發揮實效,其語言表述就必須符合文體特性。一是準確,要客觀真實地反映問題,做到表述合意、辭意相符,語言表述上既要符合語法規范,也要注重表意分寸,突出針對性。二是簡明,公文寫作要開門見山、言簡意賅,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抓住關鍵和要害,摒棄大話、空話、套話,集中筆墨講清楚該說的、必須說的問題。三是樸實,公文寫作講求平易樸實、通俗易懂,忌用過多的華麗辭藻展現文采,不宜使用抒情方式表達情感,平鋪直敘講問題、說明議論作補充,寫準確、寫到位。四是得體,每一種公文類別均有各自的行文對象和作用,故語言表述也不同,要把握好性質、作用等特點,按需行文,恰到好處。例如,上行文多用于工作匯報,突出請示性;下行文多用于發號施令或部署工作,強調指令性;平行文常用于工作溝通交流,注重協商性。
5修正定稿“精雕細琢”
俗話說,文章不厭千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善作不如善改。公文從寫作到定稿,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公文擬好報送領導審閱之前,擬稿者至少得進行“三改”。一改內容,反復閱讀推敲,審閱內容主題是否突出、觀點是否正確、材料是否詳實、論證是否準確等,注重把握內容上政治性、政策性的要求。二改篇幅,能文者惜墨,公文尤其注重簡潔明了、直截了當,當刪繁就簡,力戒冗雜。三改敘述,既檢閱結構是否符合邏輯、過渡銜接是否順暢,又檢查文字表述不規范、不準確、不通順的地方。尤其要注意的是,抄襲是寫作大忌,公文寫作必須摒棄照抄照搬、順手牽羊、改頭換面等“小伎倆”,老老實實地寫、認認真真地寫。
公文寫作的方法技巧
【第1句】:公文分為通用公文和專用公文二大類。通用公文與外界有聯系,如:通知、請示、批復、報告、函、決定、通報、意見等;專用公文是企業內部使用,一般不與外界有聯系,如:會議通知、會議紀要、備忘錄、簽報、工作聯系單、工作通報、電子函件等。
【第2句】:一級文適用于以公司的名義對外發文或公司內重大事情的通知、上報,譬如:以公司的名義上報報表省公司,一些事情需要請示省公司,公司下發一些管理辦法,對外單位發函等。一級文包括一級文件和一級函件。二級文則用于公司內部,以部門的名義發文,一般不對外,包括二級文件和部門電子函件。對外發文一律由發文單位擬稿,部門領導審核后郵件發綜合部秘書統一發文。
【第3句】:文件與電子函件的區別:電子函件用于工作歷時較短,日常性、臨時性、一般性的工作。文件則相反。這里強調,以分公司下發的管理辦法一定要用一級文件,以部門下發的管理辦法可以用部門文件,千萬不要用電子函件。
【第4句】:上行文與下行文與上級與下級的關系,這里所說的上下級關系,一種是組織系統關系,一種是業務系統關系。對上級用上行文,對下級用下行文,上行文如請示、報告等,下行文如通知、通報、決定、意見等,向同級部門或不相隸屬關系的單位,則用函。
【第5句】:用于向上級要錢、要物、要編制、人員、政策等資源,應用請示。
【第6句】:用于向上級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等,可用報告。
【第7句】:用于向上級反映工作意見,請求給予支持,可用意見。
【第8句】:部門發文不可以超越本部門職權范圍事項,不能向同級部門發下行文。工作聯系單一般選用函。
【第9句】:公文的標題制作三要素:(發文單位)+關于+事由+文種例:(網絡運營部)關于召開第三季網絡運營分析會的通知注意:文字務必準確、簡要,一般不用標點符號(法規、規章和印發、批轉、轉發的文件可加書名號)
【第10句】:轉發文標題制作四要素:轉發(批轉)+來文單位+轉發文件題目+文種例:轉發省公司《關于寬帶互聯網視聽部分直播頻道調整的補充通知》注意:轉發公文應避免使用重復用語和相同的文種,遇到多層轉發的處理辦法一是省略中途轉發機關,取最先發文單位。二是另擬標題,轉發情況在正文中說明。例:“關于轉發集團公司《關于印發〈中國電信集團效能監察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的通知”壓縮改為:轉發集團公司關于印發《中國電信集團效能監察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
【第11句】:主送單位:受理單位、主辦單位。抄送單位:主送外需要執行和知曉的其他單位。一級文抄送分公司總經理或主管本部門工作的分公司副總經理,二級文用抄報。注意:無論主送單位還是抄送單位,應使用全稱或規范簡稱,兩個以上主送或抄送單位,應按行政區域、行政機關的排序,先大后小,先外后內。
【第12句】:公文內數字除了固定的'詞語或成語外,要用阿拉伯數字,但落款要用全稱中文。
【第13句】:句中較短的平級的詞和短語用頓號,并列復句內部分句間用分號,在分號與句號之間,分號與分號之間至少有一個逗號,在提示語的前后,表示提示下文或總結上文的用冒號。【第14句】:請示的標題:關于+事由+請示編寫的守則:導言+主體+結尾導言:開門見山地由外到內、由大到小地提出請示的緣由、理由、背景,要求寫得充分而又簡單。例如成本支出請求,要寫明物品的生產廠家、型號、固定資產編號,價格,購置或維修的原因,如果不購置或不維修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有多嚴重。主體:內容突出,事項集中,條理清楚,要實際、合理、明確、簡要。例如成本支出請示,要寫哪個部門鑒定必需購買或維修,這筆費用的單價是多少,數量是多少,幾時做預算,什么時候付現,是否有2套解決方案,如果有2套方案,你則重建議用哪一種,為什么?結尾:是一個固定的模式,()妥否,請批示。當否,請批示。是否可行,請批示。以上請示,望予審批。注意:請示的主送單位一般只寫一個,請示應事前請示,不越級請示,如提出2個以上方案,應有傾向性意見。
【第15句】:批復的標題:關于+事由+批復編寫的守則:開頭+正文+結尾開頭:你單位《關于XXX的請示》(XXXX號)已收悉,經XX部門審核,同意XXXX,現就相關事項批復如下。正文:做出明確的答復,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結尾:從上級單位的角度強調一些事項,可提出希望、要求、號召。注意:在做批復公文時,要認真核實緣由的真實性,研究可行性,權衡利弊得失,有根據地表達意見。批復針對性要強,態度明朗,答復明確,措辭嚴謹,語句莊重。請示內容較多的,可分條列項地答復,對不同意的事項,應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第16句】:通知的標題:關于+事由+通知編寫的守則:導言+正文+結尾導言:發通知的原因,就相關事項通知如下。正文:通知事項結尾:以上通知,請遵照執行。注意:通知適用于發布(印發)本單位的規章制度,批轉下級單位的公文,轉發上級單位和不相隸屬單位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單位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職務任免、崗位聘任等,因此,主送單位要準確、清楚,嚴忌錯漏。導言簡潔清晰,高度概括。正文明確具體,針對性和可行性要強。會議通知的模版:會議名稱、會議時間、會議地點、會議內容、參加人員、本部內單位、本部外單位、其他單位、會議要求、聯系人、聯系電話等培訓通知的模版:培訓原因、培訓對象及名額安排、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費用、培訓要求、報名及報到、聯系人、聯系電話、其他等。
【第17句】:報告的標題:關于+事由+報告編寫守則(三段式):情況——做法——問題(意見)情況——問題——建議(只選其中一種或兩種寫)情況——原因——下步做法情況
——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注意:報告是下級為了獲得上級的指導、發生重大情況或特殊問題、已完成上級交辦或布置的事項、答復上級的詢問、報送文件時用的一種公文種類。因此,在寫的時候,要注重時效,情況真實,不弄虛作假,不文過飾非,有關事實和數據務必準備確無誤。擬文時,要語言簡潔,篇幅短小突出重點,層次分明,不要夾雜請示事項。如果重大事件報告,要同時準備好說明材料作為附件提交。報告與總結的區別:報告在表述方式上大量使用敘述,情況、事實點絕大部分文字,只是少量使用一些議論文字??偨Y與一般報告相比更側重對規律的揭示,對問題的認識。報告與請示的區別:兩者都是上行文,對上級行文,但報告不要求上級批復,請示則要求上級批復,報告是事中或事后行文,請示是事前行文,報告的結尾用“特此報告”,請示則一般用“妥否,請批示?!?/p>
【第18句】:函的標題:關于+事由+函編寫守則:開頭+正文+結尾開頭:簡潔寫明發函的緣由正文:逐一寫詢問、商洽、答復的具體事項及要求結尾:“特復”“特此函復”“特此函告”“盼復”“請研究函復”等。、、、、注意:擬寫函時要注意措辭,因為彼此的地位平等,語言要樸實謙恭,議論說理要適度。另外,撰寫復函時,要就別人在函中提出的問題回復,不是函中提出的不問題,盡可能不要在復函中出現,不然就有畫蛇添足的嫌疑。
【第19句】:決定的標題:關于+事由+決定編寫的守則:導言+主文+結尾導言:寫明決定的原因、目的、根據、意義,語言簡潔、概括。主文:闡明具體內容、落實措施、解決辦法、規定要求等。結尾:提出希望、號召、實施要求。
【第20句】:通報的標題:關于+事由+通報編寫的守則:導言+正文+結尾導言:介紹通報的事件或人物,將緣由、時間、地點、經過、后果等交待清楚。正文:分析闡明其性質、意義或提出引以為戒、需要注意的事項。結尾:寫明所做出的決定或指示性意見,及提出有關要求或發出號召。注意:通報只適用于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情況的通用公文。此公文有較強的典型性、針對性、準確性、真實性、時效性,因此,用詞要嚴謹,注重寫實,掌握分寸。
【第21句】:會議紀要的標題:關于召開+會議名稱+紀要編寫的守則:會議概況+會議內容+結束語會議概況:開會時間、會議名稱、會議議題、出席者、主持者、會議過程等。會議內容:會議的重要發言和決議。結束語:希望與要求。
【第22句】:備忘錄:和會議紀要非常相似,區別只在于會議紀要是決策性的事項,而備忘錄是非決策性事項,只是相關部門共同約定的事項。
【第23句】:工作聯系單:和函的撰寫相似,是部門之間工作聯系的一種公文,擬寫時要語氣平等、誠懇、尊重、商量而非命令、指揮。它需要及時回復、反饋辦理情況,并在工作有調整時要及時告知。
【第24句】:寫好公文要抓住“一個中心”和“三個基本點”,每份公文一般都只有一個中心思想,多中心難以成文。這就要求我們在提筆寫文之前,首先要確定中心,明確思路,然后據此去收集觀點和材料。中心思想從哪里來?從上級精神、領導意圖和客觀實際中來,而不要從我們個人的興趣喜好中來。如果在中心不明、思路不清時即著筆,公文就會越寫越難寫,最后只好廢掉重來。在明確了中心思想和基本思路的基礎上,抓好三個基本點,或是“三部曲”。對下布置工作的公文,在一般情況下,一要寫明“為什么要做”,即目的、意義或原因;二是“怎么做”,即方法、措施及注意事項;三是“做成什么樣”,即標準、要求以及附帶的考核、驗收、獎懲等。對上匯報工作的公文,一要寫明“我們做了什么”或“我們為什么要做”,二要寫明“怎樣做的”,三要寫明“做得怎么樣”及體會、效果和經驗。第一部曲的“我們做了什么”,多用于上級有布置,有要求的匯報,寫這樣的匯報,要少寫或不寫目的、意義和原因;“我們為什么要做”則常常是自發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是主動地對上匯報或對下發動,這就需要把開展工作和活動的目的、意義、原因敘述清楚。在《講話》寫作上,若是綜合性的,又是例行性,其第一部曲為截至目前的基本情況和經驗體會,第二部曲為下一步的目標和任務,第三部曲為完成任務、做好工作的主要措施。若是專題講話,其“三部曲”一般為意義、目標和措施。
公文寫作開頭的種方法
單位里的筆桿子們,公文寫作可能是大家最費力、最勞神的一個活了。下面給大家整理了公文寫作開頭的種方法,歡迎閱讀!
公文寫作開頭的種方法
【第1句】:概述式
概括簡單地敘述有關工作或事件的基本情況或基本過程,為下文的詳細敘述或具體分析張本。常用于通報、報告、調查報告、總結等。
【第2句】:引據式
以“根據”、“依據”、“遵循”、“遵照”、“按照”等介詞組成介詞結構發端,交代制文的法律、法規、政策、精神等等本源、依據的開頭方法,常用于規則、布告、報告、通知等文種。
【第3句】:原因式
以“由于”、“鑒于”、“基于”等介詞組成介詞結構發端,闡明制文的基本原因,報告、決定等文種常用。
【第4句】:結果式
是將事情的結果起先擺在公文最前面,以便吸引讀者探究追尋原因的開頭方法。
【第5句】:目的'式
用“為”、“為了”等介詞構成介詞詞組發端,交代闡明制文目的。
【第6句】:直入式
這是一種不用介詞結構而直接指明公文中心、點出公文主旨、闡述中心意義引出下文的方法。
【第7句】:說明式
這是首先說明背景情況或工作意義,然后敘述其他材料的開頭方法。
【第8句】:舉文式
這是批復、轉發、批轉、印發通知等文種慣常使用的開頭方法。其特點是先列舉出所要批復、轉發、批轉、印發的文件名稱(或某時來文,某號文件),緊接著表明態度,或者舉文表態合為一句。
【第9句】:起時式
這是從事情的開始寫起的開頭方法,亦即順時式結構的開頭方法。大事記、會議記錄、報告、通報、某些簡報常用此法。
【第10句】:直述式
這是在正文之首制文的背景,制文所針對的現狀,讓讀者首先明白公文撰制的現實出發點的開頭方法。
【第11句】:按語式
這種開頭方法事先對公文所反映的核心問題的緊迫性、重要性或社會意義進行強調作結論性的概括,以便使讀者先得要領。
【第12句】:綜合式
有許多公文的開頭,并非單獨使用上述諸種方法中的任何一種方法、而是結合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這種寫法即綜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