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者與傾聽者的說說集錦70條
訴說者傾聽者的詩歌
等同于一種存在,
用一種等同于反復的語調說明。
一首侵入心脾的詩歌,
只是我的。
等同于一種夢想,
以一種等同于死去的方式離開。
一張滿是凌亂字句符號的文字,
不是我的。
你不是一個很好的說書人,
說我的故事,你的堅持。
我的耳朵被你叫醒,
你的語氣,等同于一種咆哮,
以一種等同于割痕的深刻,
我只是一個傾聽者,
在你零碎的`記憶里鮮血淋漓。
等同于一句修辭美妙絕倫的文案,
在六月沒有艷陽高照的日子里
烏云密布在屋頂上,這個文案只是啟迪。
等同于雨水灑下的城鎮(zhèn)都在故事里,
你喘息的聲音很沉重,
無法言語你那片段的記憶,無法。
我也許是一個寫作者,
等同于你是一個說書人。
我的詩句無意侵犯你的傷口,
因為你那么的執(zhí)著于訴說,
我便如此執(zhí)著于傾聽,記錄。
你的思想,等同于一種信仰,
就像詩歌等同于靈魂的存在,
那么,就會有太多靈魂受挫的讀者。
勸說者的角色-寫事作文
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扮演著勸說者和被勸說者的角色。相比之下,我們似乎更喜歡充當勸說者的角色,只因這個角色不需要什么實際行動,只需將腦袋里那些真理似的箴言生搬出來:當別人失敗了,你會說“太陽總有被烏云遮住的時候,但我們不能因為影子的消失而懷疑自己的存在。”但朋友時臨初三,想放棄了,你又會說“熬下去吧!黎明只屬于挨得過黑夜的人。”可當自己失敗了,想放棄了,為什么又會顯得那么的理所當然。難道是我們竟忘記了那些箴言了嗎?不那些話我們記的比誰都清楚,但可悲的是,那些真理我們只是為他人所記憶的!
記得有一次在網(wǎng)上,同網(wǎng)友聊起中考失敗后的遺憾,大片的“凄凄慘慘戚戚”之辭。網(wǎng)友見說服不了我,就拿我日志上的文案來頂我:“是誰說“我盡力,我無悔?”霎時,我語塞了。淚水不住地滴落。只有我知道那句話的分量,縱然我能欺騙了所有的人,可我仍舊騙不了自己。當初寫那些話時,只是為了讓自己心安,卻不想如今它竟猶如一把噬血的利刃,不斷的在我的'心房里磨擦——一滴,兩滴,黏黏的,紅紅的!!!還有一次,同朋友到商店里買東西,店主問:“你們都去一中了嗎?”我趕忙回答:“他們兩去了”“真有本事。”店主微笑的說。那一刻,失落,孤獨又加劇了不少。
更依稀記得,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結束,數(shù)學老師對我說:“第一次考好了,用不著這么高興。”我當時聽了既想哭又想笑。如果那成績就算好了,那么這次期末考,我是否要想范進一樣,高興到發(fā)瘋?人們通常總是習慣把面具看成面孔,卻從沒想到,在那張微笑的面具的背后,竟是一顆不斷淌血的心
楓葉紅透,黃葉落盡的時候,蟬在秋風中唱起了最后的飄零。夕陽西下,夜幕漸漸拉起,淚水又一次悄悄的從眼角流下,一切都是那么的協(xié)調,只有鏡中的自己嘴角開始上揚,上揚!!!
述說者愛情詩歌
我口中的寂寞
有種青春里的吶喊
像是夢里的小金魚
就自己在暢游
那是個小島嶼
沒有什么植被防曬
你卻獨愛那片荒地
自己反鎖于里
然后留我一人守著空房
一人睡醒再一個人躺下
接著,再安靜地點蠟燭
把回憶連同你一起燒掉
沒辦法,反正我不重要
就留我一人自生自滅
無所謂,反正你不在意
就放縱我再獨自買醉
反正你我都不怕黑
只是不愿出門
將臺詞都困在房間
學習自言自語
獨守著畫室的雕像
會孤獨到眨眼
擺放在學校的'鋼琴
會落魄到生銹
然后呢,罪過不敢超度
不過是被上帝不要的
所以啊,不過分手而已
還不至于要死神帶走
不過只是你的云淡風輕
不過我沒流淚你沒微笑
不過,我只是說了不過
你還會停下來聽我訴說
那個關于無數(shù)顆靈魂……
幾具軀體纏綿的故事……
訴語詩歌
(一)
愛你
卻不能長相廝守
因漂泊的我
撐起一份不甘的追求
拚棄平淡
駕駑無畏的方舟
再盛載你
依戀的溫柔
任憑風劣浪高
仍拽起人生的錨
敢于面對挫折
無所謂憂與愁
牽一縷真情
在我的心湖漂流
把思念放飛
同你夢中守候
(二)
鈴聲后的掛斷
隱藏著怎樣的難安
心情
于長夜中無眠
難言的痛楚
憔悴了多少情感
而思緒
牽纏幾縷祈盼
用羞澀
點綴單調的畫面
把寂寞的.心靈
溫柔點燃
(三)
多少回
夢里與你約會
那情景
寫滿了溫柔注滿了回味
多少次
電話里把往昔追隨
一語掛懷
就讓心田開滿愛的花卉
多少閑暇
因你而悄悄咽淚
幾許酸楚
在心靈深處默默的悵悔
多少無奈
把一晚的睡意扯碎
任憑思念
在有你的風景線里陶醉